趙俊芳,呂銀德
(河南食品職業(yè)學院食品工程系,河南漯河462300)
地溝油與醇類酯交換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
趙俊芳,呂銀德
(河南食品職業(yè)學院食品工程系,河南漯河462300)
以SrO-Al2O3為催化劑,甲醇、乙醇、異丙醇為酯交換試劑制備生物柴油,甲醇、乙醇、異丙醇酯交換的最佳反應時間為60、90、90 min;反應溫度為50、70、80℃;催化劑使用量都為5%;催化使用次數(shù)分別是3、3、4次。選擇酯試劑順序為甲醇>乙醇>異丙醇。
地溝油;酯交換;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與礦物柴油相比,它具有低含硫和低排放污染,可再生,優(yōu)良的生物可降解性等特點,利用地溝油制備生物柴油不但可以緩解能源危機、環(huán)境污染等社會問題,還提供了廢棄食用油脂的合理化利用方式、防止廢棄食用油脂再次返回餐桌,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與社會效益[1-2]。
地溝油制備生物柴油最常用的是化學酯交換法,即油脂與甲醇、乙醇、異丙醇等低碳醇在酸性(堿性)催化劑條件下進行酯交換反應,生產(chǎn)相應的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或脂肪酸異丙酯。堿催化酯交換易生成皂角,污染大、難分離;酸催化酯交換需要過量的甲醇、反應速度慢,污染大;酶催化反應雖然條件溫和、工藝簡單,但反應時間長,酶易失活[3-5]。本文采用SrOA12O3復合氧化物作為酯交換催化劑,分別以甲醇、乙醇、異丙醇為酯交換試劑,從而選擇更適宜的酯交換試劑。
1.1材料與儀器
經(jīng)初步凈化的地溝油,漯河地溝油加工廠;甲醇、95%乙醇、碘化鉀、硝酸銀、硝酸鋁(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濃硫酸、無水硫酸鈉、無水碳酸鈉、氫氧化鈉(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fā)中心);硫代硫酸鈉:(分析純,沈陽市新化試劑廠)。
氣相色譜儀(GC-2014):日本島津公司;三口燒瓶(500 mL):北京瑞澤康科技有限公司;電子恒溫不銹鋼水浴鍋(HH-2):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攪拌器(JJ-1A):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電光分析天平(PL203):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托盤天平(JPT-10C):上海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滴定管(50 mL):蘇州柏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溫度計(200℃):天津凱隆達儀表有限公司;分液漏斗(50mL):蘇州柏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地溝油的預處理
地溝油粗油→離心過濾除雜→酸催化甲酯化→中溫堿煉→水洗→靜置分層→干燥→精煉地溝油。
1.2.2SrO-Al2O3復合氧化物制備
按一定物質(zhì)的量配比分別稱取硝酸銀和硝酸鋁,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使硝酸鹽完全溶解制得混合硝酸鹽溶液,邊加熱邊攪拌直至蒸干,然后在130℃下烘至恒重,研磨均勻后置于管式爐中400℃~1 000℃下焙燒1 h~5 h,冷卻后保存于干燥器中備用[6]。
1.2.3氣相色譜法測生成率
分析條件:進樣器溫度220℃,柱溫180℃,檢測室溫度250℃,載氣N2,丙酮作溶劑,水楊酸甲酯、月桂酸乙酯作內(nèi)標。分別測定被測液體樣品和完全甲酯化后產(chǎn)品,根據(jù)色譜圖中各組分的峰面積計算生成率含量[7]。
2.1反應時間對生成率的影響
酯交換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時間短則來不及達到平衡,轉(zhuǎn)化率下降,導致產(chǎn)品收率降低;延長反應時間可使酯交換反應充分達到平衡,但同時增大發(fā)生副反應的可能性,也會導致轉(zhuǎn)化率和產(chǎn)品收率降低[8]。
圖1 反應時間對生成率的影響Fig.1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producing rate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生成率上升,其中甲醇、乙醇、異丙醇酯交換達到最大的反應時間為是60、90、90 min。甲醇酯交換在反應60 min后達到最大值90.2%,高于乙醇和異丙醇。
2.2反應溫度對生成率的影響
在反應時間60 min、醇油摩爾比為10∶1、催化劑用量為5%的條件下,甲醇、乙醇、異丙醇酯交換的生成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反應初始階段,隨著反應溫度的上升,生成率明顯上升,生成率達到最高后開始下降,甲醇、乙醇、異丙醇酯交換最佳溫度分別為50、70、80℃,甲醇最佳溫度低,制備生物柴油能耗低,節(jié)約成本。
2.3催化劑使用量對生成率的影響
圖2 反應溫度對生成率的影響Fig.2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在反應溫度60℃、醇油摩爾比為10∶1的條件下,考察了催化劑用量對生成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
圖3 催化劑使用量對生成率的影響Fig.3The influence of catalyst used for producing rate
從圖3可以看出,生成率隨催化劑用量的增加而明顯升高。當催化劑用量增加到5%,生成率上升到最高,之后繼續(xù)增加催化劑用量時生成率基本保持不變,表明甲醇、乙醇、異丙醇酯交換適宜的催化劑用量為5%。
2.4催化劑使用次數(shù)對生成率的影響
圖4為生成率隨催化劑循環(huán)使用次數(shù)的變化。
圖4 催化劑使用次數(shù)對生成率的影響Fig.4Catalyst Usage Effect on Yield
由圖4可見,前3次催化獲得的生成率降低幅度較小,之后生成率降低較大,但依然有活性。從下降幅度比較,異丙醇酯交換時前4次下降幅度最小。
1)甲醇、乙醇、異丙醇為酯交換試劑以SrO-A12O3為催化劑酯交換制備生物柴油,甲醇、乙醇、異丙醇酯交換的最佳反應時間為60、90、90 min;反應溫度為50、70、80℃;催化劑使用量都為5%;催化使用次數(shù)分別是3、3、4次。
2)以SrO-A12O3為催化劑酯交換制備生物柴油,最佳酯交換試劑為甲醇。
[1]蘇亞欣,毛玉如,趙敬德.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概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2]Zhang G,Hattori H,Tanabe K.Aldol addition of acetone,catalyzed by solid base catalysts;magnesium oxide,calcium oxide,strontium oxide,barium oxide,Lanthanum(Ⅲ)oxide and zironlum oxide[J].Appl catal,1988,36(1/2):189-197
[3]Akut K,Kabashima H,Seki T,et al.Nitroadol reaetion over solid base eatalysts[J].Appl Catal A:General,2003,247(1):65-74
[4]張倫,張無敵,尹芳,等.酶催化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進展[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9(5):1229-1231
[5]岳金方,左春麗,黃琴.地溝油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2010,38(12):84-85
[6]曾仁權(quán),龔成斌,傅相鍇,等.二甲胺乙基磷酸鋇新型固體堿催化劑的研究[J].分子催化,2000,14(1):60-64
[7]劉學軍,賀華陽,王玉軍,等.氧化鈣固體堿催化劑用于大豆油和甲醇酷交換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J].石油煉制與化工,2006,37(12):39-43
[8]Liu X,He H,Wang Y,et al.Transestorification of soybean oil to biodiesl using StO as a solid base catalyst[J].Commanications,2007,8:1107-1111
[9]Kusdiana D,Saka S.Effeets of water on 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by supercritial methanol treatment[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4,91:289-295
Study on Transesterification between Waste Oils and Methanol on Multiple Metal Oxides Catalyst
ZHAO Jun-fang,Lü Yin-de
(Luohe Products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Department Food Engineering,Luohe 462300,Henan,China)
The use of SrO-A12O3catalyzed preparation of biodiesel,methanol,ethanol,isopropanol transesterification exchange the optimal time of reaction 60,90,90 min;the temperature of reaction 50,70,80℃;the dosage of catalyst was 5%;times of catalyst 3,3,4 times.Transesterification was Selected methanol>ethanol>isopropanol.
waste oil;transesterification;multiple metal oxides
10.3969/j.issn.1005-6521.2015.10.019
2014-08-28
河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shù)研究重點項目(12B550011)
趙俊芳(1979—),女(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農(nóng)副產(chǎn)品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