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在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今天,教師必須具備高瞻遠矚的精神,注重英語的實用性、交際性功能,以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本文將結合我的一些實際教學經(jīng)驗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法,學生交際能力;培養(yǎng)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3-147-01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中明確了英語課程的性質:“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從其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了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本文將結合我的一些實際教學經(jīng)驗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呈現(xiàn)林料
呈現(xiàn)在英語課堂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語言材料及其主要語言結構,利用復習舊課或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材料,讓學生能直接感知語言信息,盡力少用母語或不用母語,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能力,為進一步交際打下良好基礎。初一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采用一些直觀教具、簡筆畫進行教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針對新句型Is this/that a…?教師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實物及簡筆畫進行教學,拿起學生的一本書提問?“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作出反應后即可導入新課?!癐s this a bag?”無需解釋,學生都能回答“No.”這時教師可補全回答:“No,it isn'tIt's a book.”關于“Is that a…?”句型,可在黑板上畫一個文具盒,然后教師指著黑板提問“Is that a pencil-box?”,學生白然明白句型的含義。同樣,可用圖片或簡筆畫讓學生進行有關食物的句型操練。
二、語言活動
英語課堂上的活動不是活躍課堂的調味品,而是有目的、有組織的行動。所以,教師精心組織和設計活動,這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要先進行充分的語言活動再進行交際活動。沒有一定的語言知識積累,交際只能是空談。在英語教學的基礎階段要特別重視語言活動,進行全而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
(1)結構操練。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聽力反應、句型轉換、對話練習等形式,盡快熟悉語言結構。例如:第一冊出現(xiàn)了Is this/that…?及其回答的新句型。教師呈現(xiàn)完畢后,可讓學生利用圖片或實物進行操練,大班、小組、對子都可進行。有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適當?shù)剡M行一些小競賽。另外,模擬對話,角色表演,復述對話或課文都是訓練語言的活動。
(2)情景操練。教師讓學生通過帶有各種情景的對話、故事、游戲等操練語言結構,置身于正確使用語言結構的場合,在情景中操練結構,實現(xiàn)語言內化。例如:學完了現(xiàn)在進行時后,出示一幅一家二口的圖畫,組織學生對圖畫上的動作進行問答,可讓學生一對一對進行,也可以組織學生講一個故事,根據(jù)圖畫的內容,用進行時態(tài)講述,還可以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動作表演,讓學生猜。這樣,既可以復習現(xiàn)在進行時的問句及其問答,也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交際活動。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讓學生能夠參與,引導學生樂于參與,真正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并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不是表而熱熱鬧鬧,事實上收效甚微。課前五分鐘的free talk,就是一個很好的交際活動,也算是一種熱身吧。如:學完過去時后,教師上課前可問“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也可讓學生進行free talk,但要有一個主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在此期間,教師不應該注重語言知識的錯誤,而應重在交流的信息或內容(這點已經(jīng)在本文“教師的角色”中講到)。否則,可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習英語興趣。
三、整合教材資源,拓展交際活動
相對于抽象的事物,學生對自己所熟悉的人或物往往表現(xiàn)出更強的好奇心,在英語教學中也不例外。所以,貼近生活的案例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還能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因此,教師在多層次、多角度解讀教材的過程中,應融入典型、生動、形象的生活案例,使英語課堂更加地“接地氣”。如在講解“現(xiàn)在完成時+for……”和“一般現(xiàn)在時+ for……”的過程中,教師雖反復強調兩者的區(qū)別,但仍有同學似懂非懂,一做題就糊涂。教師可以從學生所熟悉的事物人手造句。我在教學中使用了這樣的案例:首先向學生們,呈現(xiàn)極易混淆的兩個句子,“Mr Smith has lived in China for 5years./ Mr Smith lived in France for 10 years”然后讓學生先討論對比之間的區(qū)別,最后進行精確的翻譯。通過具體的生活事例,讓學生的理解更直觀,從而使其在交流中對時態(tài)的把握更加容易。
四、結束語
英語學習既是中西方不同語言習慣、不同文化歷史背景相互碰撞、融合的過程,也是以良好溝通、情感交流為基礎的交際能力的提高過程。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充分認識發(fā)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樹立交際意識,另一方而要積極探索交際法教學,以教材資源為素材,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際活動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莊雅仁.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4(5)
[2]雷術海.淺論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3).
[3]曾敏泉.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4(12)
[4]林候英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