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瑾
摘 要: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就必須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閱讀技巧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于平時的學習與積累;而閱讀技巧的獲得則須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訓練、不斷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閱讀技巧;培養(yǎng)探討
在新課程理念下,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學生閱讀量的增加、閱讀興趣、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的意義已超出了學生考試的范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對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本篇論文提出了研究的問題,探討解決的策略。
一、初中生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
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當中最困難的不是單詞、語法,而是如何適應英語的語境和表達,這些反應最主要的就是英語閱讀,所以教師就要找到學生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相關積累太少
對于英語閱讀的積累接觸太少,積累太少成為了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欠缺的主要問題,因為英語在語境上、文化上、表達上與漢語存在非常多的不同,所以,很多學生不能馬上適應,對于英語文章有懼怕心理,沒有興趣去閱讀,除了課堂上的一小部分內容,自身去了解、看到的也自然很少。
2.英語學習習慣差
英語學習習慣的問題絕大多數學生都有,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需要大聲朗讀,連續(xù)記憶才能掌握,但是大多數學生都對英語的表達存在膽怯的心理,小聲讀、默讀,效果往往很差,尤其是在做英語閱讀的時候,只是單純的一遍一遍的讀,完全不能理解文章意思,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
3.教師教學單一
一般教師在教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時候,都把教學重點放在生詞以及難句還有句子段落的語法上,這樣單純的語言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很難把握文章的主線,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如果沒有人引導,就很難自己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的。
二、英語閱讀技巧的探討
1.精選閱讀材料,有目的、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讀
新課標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中談到了“除合理、有效的使用教科書外,還應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所選用的語言材料“應做到語言真實,內容廣泛,題材多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充分利用教材進行閱讀訓練。教材內容豐富,體裁各異,是進行閱讀訓練的好材料。新目標英語七年級開始就有諸如身份證信息、失物招領信息、信件等各種體裁的任務型閱讀,也有介紹人物、景點紀事、科普知識的文章,篇幅長短適中,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在閱讀前有興趣,閱讀時有目標,閱讀后有收獲。我在利用教材進行閱讀訓練時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歸納自己所讀材料的類型,總結閱讀方法;②通過報刊雜志和時文選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感到閱讀不是令人畏懼的,而是一個愉快而輕松的過程,這樣能逐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與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學生的這些閱讀量的獲取,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愿學、樂學。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的同時也能夠接受到一定的教育,對于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的培養(yǎng)具有促進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
教學中堅持限時閱讀,對難易程度不同的文章,應給出不同的閱讀時間,記下起始時間,在讀的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定時定量完成。這樣做的優(yōu)點在于能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并在有限的時間內理解內容,增強時間觀念,養(yǎng)成快速閱讀的習慣。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理解文章意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時應注意:①習慣的養(yǎng)成應該有利于學生的閱讀效率的提高;②閱讀習慣應該因文體的不同而各有所異;③教師對學生的閱讀習慣應該予以科學指導。
3.提高教師閱讀教學素養(yǎng),全面規(guī)劃,保障閱讀教學順利實施
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閱讀教學的理論素養(yǎng),更新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實際作用,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閱讀水平和課本閱讀材料、校本課程閱讀材料的難易,制定教學計劃,確立閱讀訓練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根據閱讀課程的計劃、目標,每周確定閱讀課時間(不一定是整節(jié)課或45分鐘),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強閱讀訓練。從而在師資、課時、組織上對英語閱讀的訓練提供有利保障。
4.加強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促進教師閱讀教學能力的提高
一般來說,在高中、大學里,對英語教學方法有著很多研究。但在初中,針對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不夠。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教育、教學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教師自身應積極參加新的英語課程改革和實踐,教師和學生都充分認識到了學生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并積極加強研究和實踐。
在以上策略的基礎上,根據多年學習和教學實踐,我在英語日常閱讀課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本人持續(xù)實施了“問題情景教學法”的嘗試,形成了以下的體會:
(1)“語言點問題”的設計與作用。根據閱讀課文材料,老師精心設計部分“小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一些要點(key words)的展現,這些問題淺而易懂,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或聽力訓練),了解材料內容,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
(2)“整體理解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隨著詞匯、語言點的處理,老師再精心設計部分“大問題”,促使學生加強對段落的理解,理順事件發(fā)生的順序,人物行為,加深對文章整體(main ideas)的把握,獲取中心意思。同時,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老師可精選幾個重點段落,篇章,引導學生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猜測生詞、難句的意思,加深對句子章節(jié)、文章的理解,體驗作者意圖、態(tài)度、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整體認識后,老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激發(fā)學生興趣問題,有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tài)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預測事件情節(jié)發(fā)展或后果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而這些問題往往也是平時考試中常出現的難度較大的問題。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教會他們英語閱讀的技巧是他們在英語學習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它不是說一下子就可以有很大提高的,而是需要方方面面的積累,所以就更需要教師作為一個領路人,教會學生英語學習的方法,真正愛上英語,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