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忠
【關鍵詞】課題研究 課題選擇
教學實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A-
0012-01
強校必先強教,強教必先興科研,然而,在目前的課題研究工作中,卻存在“假、大、空”的問題。“假”,表現(xiàn)為照本抄襲別人的課題,脫離教學實際;“大”,表現(xiàn)為選擇的課題研究范圍過大,泛泛而談,缺乏針對性;“空”,表現(xiàn)為所選課題偏離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缺乏現(xiàn)實意義。學校課題研究之所以存在“假、大、空”的問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教師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沒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或學科特點來選擇課題、開展研究。下面筆者結合本校開展課題研究的實例,談談學校應如何指導教師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地選擇課題,扎實地開展課題研究。
一、重點關注薄弱學科
“重癥須用重藥”,學校幾個學科中,哪些學科教學力量較薄弱,教學質量較差,影響了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在人力和物力上就應優(yōu)先考慮支持該學科開展課題研究,平時要加強對該學科課題的管理與支持,讓該學科課題的負責人、參與者感受到學校的關心與幫助,從而結合教學情況開展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切實提高教學能力。
例如,我校英語科教學質量一直以來比較差,為此學校鼓勵英語教師們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英語科的課題研究,在學校的支持下,林旭芬老師的課題《農(nóng)村中學生英語音標教學法研究》、周桂清老師的課題《農(nóng)村中學生英語交際實驗》先后獲得立項。通過開展課題研究,整個英語學科組的教師一起探尋教學改革道路,一起提高教學質量。
二、引導教師科學選擇課題
(一)引導教師選擇與任教科目相一致的課題
我校是一所農(nóng)村初中學校,開設的教學科目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等。每一名教師一般情況下?lián)我婚T學科教學。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比較清楚,對該學科的知識比較熟悉。讓教師選擇與自己任教科目相一致的課題,教師容易輕車熟路,加強針對性,減少盲目性。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教師為了評職稱,脫離自己所教學科,去研究與任教學科不一致的課題。如有的教師是任教思想品德學科的,卻去研究化學科的課題。筆者認為這種行為很浪費個人時間與精力,對提高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幫助不大。在自己所教學科還沒研究好的情況下去研究其他學科,這很難獲得很好的研究成果。所以,學校要引導教師選擇與自己任教的學科相關聯(lián)的課題,使課題研究與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教學即研究”“研究教學化”的理念。
(二)引導教師選擇感興趣的課題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泵棵處煻加凶约旱膶I(yè)興趣點,有了興趣點,就有了研究的動力。課題研究若能反映教師個人的興趣愛好,研究起來則會事半功倍。例如,我校語文教師歐世曉對高效課堂感興趣,撰寫了課題論文《農(nóng)村初中高效課堂教學研究策略》。在開展課題研究時,她雖然遇到了很多困惑,但因為感興趣,堅持不懈地研究下去,終于出色地完成了課題研究。
(三)引導教師選擇小而精的課題
初中各學科特點不同,教學要求也不同。比如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等。在課題研究中,語文教師就可以緊緊圍繞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行研究,但是,是不是4個方面的能力都要同時進行研究呢?筆者認為,學校可以引導教師只選擇其中一個能力的培養(yǎng)來研究,做到小而精,“小題大做”,以點帶面,以其中一個能力的突破帶動其他能力的提高。我們來看下面幾個課題:“初中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初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初中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最后一個課題研究范圍縮小了,研究的內容變得具體了。教師精力有限,只有選擇類似這樣的“小”課題,一個一個去攻克、完成,才能一步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四)引導教師選擇有價值的課題
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多如牛毛,但并非所有問題都能成為我們研究的課題。什么樣的問題可以作為研究的課題呢?筆者認為要具備三個特點:首先,有科研價值。教學問題與課題研究緊密相連,課題研究以教學問題為載體。那些有助于揭示教學規(guī)律,有助于深化教學認識,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問題,就是我們應該挖掘的科研課題。如課題“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策略”等。其次,具備實用性。那些對教育教學起指導作用的課題,值得我們去研究。最后,具備創(chuàng)新性。那些立意新穎、對教學起到積極作用的課題,是我們應重點關注的的課題?!皢栴}”是構成研究活動的核心因素,學校要引導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細心觀察、挖掘有研究價值、實用、新穎的課題,并對教師所選的課題進行評估,以提升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
開展課題研究,需要科學的指導,需要創(chuàng)新意識,更需要腳踏實地。通往成果的路上充滿荊棘,但是,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積極奮進的心態(tài),就會開拓出一條光明大道。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