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華,李 健,周麗娟
3歲~5歲兒童父母合理用藥的主動意識與依從性調查
李雪華,李 健,周麗娟
[目的]探索3歲~5歲患兒父母合理用藥的主動意識與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為迅速鎖定焦點人群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單盲實驗調查法,對100名患兒家長進行調查,確定與主動意識、依從性相關的影響因素。[結果]100位患兒家長中合理用藥主動意識缺如者69人,依從性差者23人;不同學歷、職業(yè)、收入的患兒家長用藥主動意識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不同性別、職業(yè)、收入以及用藥種類的患兒家長用藥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影響合理用藥主動意識的因素包括低學歷、低收入、體力勞動性職業(yè),影響依從性的因素有男性、低學歷、低收入以及較多的用藥種類。
兒童;家長;合理用藥;主動意識;依從性;單盲實驗
2006年國家藥品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兒童用藥不良反應隨兒童年齡減小呈上升趨勢,平均發(fā)生率12.9%[1]。3歲~5歲兒童不合理用藥發(fā)生率最高,且與不合理用藥有關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較高[2]。引導家長合理使用兒童藥物,并提高用藥的依從性是促進患兒合理用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用藥依從性指的是在正確的時間,通過正確的途徑使用準確計量的藥物,不自行停、改醫(yī)囑[2]。合理用藥意識是提高依從性的保護因素[3]。明確與用藥主動意識、用藥依從性有關的影響因素,有助于早期確定焦點人群,為制定個體化、針對性的用藥宣教提供依據。本研究通過前瞻性單盲實驗研究,調查2014年4月—8月我科3歲~5歲住院患兒家長合理用藥主動意識、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8月收入我科3歲~5歲患兒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入選家長需為患兒的固定照護者;②為避免既往用藥健康教育的影響,參與本研究的患兒均為初次用藥或經醫(yī)生詢問確定屬于初次使用新藥者;③每名患兒僅有1名照護者參與研究。最終入選家長男43人,女57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方法及內容 本研究為單盲性研究,對入選的患兒家長、醫(yī)生暫時不進行用藥宣教。①合理用藥意識調查:家長合理用藥主動意識的評價是以家長有無主動詢問用藥相關事項的行為標準。服藥護士在用藥前10 min將準確劑量的安慰劑送至患兒床頭,告知家長10min后服用。若10min內患兒家長主動詢問用藥注意事項,即視為合理用藥意識合格,否則視為合理用藥意識缺如。10 min后由同一名護士回病房告知家長正確用藥方法。②用藥依從性調查:用藥依從性調查采用田野觀察法,在規(guī)定的用藥時間后10 min護士再次回患兒床頭,檢查是否已在正確的時間用藥,用藥的劑量與方法是否正確,有無漏服等行為。若有一項不符合標準即視為不合格,3次以上則評為依從性差。
1.2.2 相關指標收集 入選家長的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學歷、職業(yè)、收入等,從入院病人登記本獲得。其他相關資料包括用藥種類、用藥途徑查詢醫(yī)囑獲得。
1.2.3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9.0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類別患兒家長合理用藥主動意識比較(見表1)
2.2 不同類別患兒家長用藥依從性比較(見表2)
用藥管理是護士的基本工作,能否促進患兒家長合理用藥也是考驗護士溝通能力、拓展護理工作范疇、展現(xiàn)護理專業(yè)特色的一項重要內容。
3.1 研究的科學性與可靠性 研究指標的獲?。耗壳吧袥]有對合理用藥意識、用藥依從性的權威性指標,現(xiàn)有的研究均是采用自制調查問卷由家長進行自評。采用問卷自評方式進行調查時被調查者常常會有回避或隱瞞行為,使得研究結果準確性受到質疑。本次研究采用行為學田野觀察法的單盲實驗,最大限度避免了家長的隱瞞等行為,研究結果較為準確。
3.2 高學歷、高收入以及腦力勞動是合理用藥主動性意識的保護性因素 學歷越高、收入越高患兒家長的主動性意識越強。不同性別、不同用藥種類的患兒家長用藥主動意識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患兒用藥種類數(shù)增多并不能促進患兒家長提高主動意識。根據冰山理論,合理用藥的主動性意識是一個隱在指標,同時也是成功預測患兒家長合理用藥依從性的關鍵因素[4]。調查主動性意識的影響因素有助于快速鎖定依從性不佳患兒家長群體,從而制定個體化的教育措施。
表1 不同類別患兒家長合理用藥主動意識比較 人(%)
表2 不同類別患兒家長用藥依從性比較 人(%)
在患兒家長用藥依從性的調查中,不同學歷的家長用藥依從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盡管高學歷的家長會主動詢問用藥方法,但用藥依從性并不高。根據知信行理論的解釋,這是因為合理用藥從理念到行動的轉變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必須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加以干預[5]。同時女性家長的依從性高于男性家長,腦力勞動者高于體力勞動者。與主動意識不同的是,在依從性影響因素的調查中,不同用藥種類是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用藥種類越多,患兒家長越容易出現(xiàn)用藥時間不正確,甚至漏用的現(xiàn)象。兒科由于病人群體特殊的生理與解剖特點,是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的科室[6]。同時兒科病人具有邏輯思考力差,不易溝通的特點[6],所以用藥宣教一般是針對患兒家長進行,同時部分的服藥活動也需要與患兒家長合作進行。以往研究顯示,兒科用藥依從性通常為70%[7],本次研究的依從性為77%,較以往研究略高。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本次研究選擇的均為3歲~5歲患兒的家長,此期患兒通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溝通能力,因此較容易說服。另一方面,由于我院是一所軍區(qū)醫(yī)院,所選擇的家長有一部分的職業(yè)是軍人。這部分家長本身就從事高度要求執(zhí)行力的職業(yè),因此對本次較高的依從率有一定的貢獻因素。
本研究通過單盲實驗,對3歲~5歲患兒家長合理用藥的主動意識與依從性進行調查。研究結果提示,低學歷、低收入以及從事體力勞動的職業(yè)是用藥主動意識的危險性因素。在患兒入院后應迅速對此類患兒家長進行針對性的用藥宣教。而女性家長、腦力勞動職業(yè)以及高收入是用藥依從性的保護因素,同時,較多的用藥種類是依從性的危險因素。在護理工作中需要加以干預。
[1]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管理辦法[EB/OL].[2014-08-25].http://www.sda.gov.cn/ WS01/ CL0053/24477.html.2004-3-4/2010-1-16.
[2] Bronstein AC.2011 Annu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NP.DS):29th Annual report[J].Clin Toxicol(Phila ),2012,50(10):911-1164.
[3] 江慶華,探討兒童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5):170-171.
[4] McClelland L.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 14.
[5] 顧瑜琦,劉克儉.中華現(xiàn)代行為醫(yī)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51-152.
[6] Mehndiratta S.Strategies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in pediatric ambulatory settings[J].Journal of Postgraduate Medicine January,2012,58(1): 50-53.
[7] 詹海容,陳燕飛,史道華.兒童家長安全用藥知識認知現(xiàn)狀調查分析[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3,13(6):470-473.
(本文編輯范秋霞)
Survey of active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of parents of three to five years old children for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Li Xuehua,Li Jian,Zhou Lijuan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of PLA,Liaoning 110000 China)
2012年遼寧省第一批科學技術計劃項目,編號:2012225019。
李雪華,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110000,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李健、周麗娟(通訊作者)單位:110000,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
R471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5.20.023
1009-6493(2015)07B-2494-02
2014-09-25;
201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