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湯可改善濕疹等10則
紅棗20枚、黑豆50克、黃芪30克,水煎分兩次飲用,每天或隔天1次。有益氣斂汗等功效,可用于自汗者。
金橘皮營養(yǎng)豐富,含維生素C及鈣,有消除扁桃體發(fā)炎的作用,而金橘的果實則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鈣等,有利扁桃體黏膜的修復(fù)。
茴香可以作為一種驅(qū)風(fēng)劑,排出胃腸道中的氣體,從而緩解與消化不良、腹脹、惡心、打嗝、脹氣相關(guān)的胃腸道疼痛和不適癥狀。
對付濕疹,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脾胃調(diào)理,才能避免濕邪。薏仁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的功效,是祛除濕氣的食療藥方,濕疹患者常喝薏仁湯可改善癥狀。但是由于薏仁會造成子宮收縮,恐影響胎氣,因此不建議孕婦食用。
中醫(yī)認為,白蘿卜汁辛甘、性涼,在治療因鼻塞、鼻竇炎以及外感風(fēng)寒等引起的偏頭痛方面有一定效果。取白蘿卜一個,搗爛擠汁,滴鼻。滴液中可溶入1.5克冰片再用。滴后應(yīng)保持20分鐘內(nèi)汁不外流,1日兩次。患者取汁時要注意衛(wèi)生,以免因蘿卜汁受到污染而引起鼻腔、鼻竇感染。
取雞肝l副,雞湯80毫升,大米60克,醬油、研碎的熟芝麻各少許。將雞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污后再換水煮10分鐘后撈起,放入碗內(nèi)研碎。將雞湯放入鍋內(nèi),加入研碎的雞肝,煮成糊狀。大米煮成粥后,將雞肝糊加入,再放少許醬油和熟芝麻,攪勻即成。每日1次,隨量服食。
選取新鮮的核桃7個,砸去外殼取出仁,然后切碎,在砂鍋內(nèi)溫火炒至淡黃色,再放入5克紅糖拌幾下即可出鍋,趁熱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半小時后再吃飯喝水,此方需要持續(xù)服用12天,不可中斷。
葛根50克,黑豆30克,生牡蠣20克,煮水服用即可。葛根能解肌,是解除頸部肌肉痙攣的關(guān)鍵藥物,而且葛根能升清陽,促使人體陽氣上升。牡蠣能把頸部的濁水往下引,再用黑豆把濁水通過小便排出來。黑豆還兼補腎益陰的作用。
去核大棗及山楂各125克,桂圓肉125克,冰糖100克,清水適量。將上述各種材料放在砂鍋內(nèi)用文火煮爛——必須用砂鍋,鐵鍋容易摻入雜質(zhì),使藥性中和。然后每次取汁125克,最好睡前喝,每天1次,一周7次即可。
中醫(y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jīng),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qū)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便秘等?,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南瓜含有豐富的烯酸類物質(zhì),能覆蓋受損傷的呼吸道上皮細胞,不僅能增強上皮細胞的再生能力,還能降低其敏感性,從而止咳。蜂蜜也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能祛痰。因此,二者配合起來補中益氣,能夠治療感冒引起的痰喘咳嗽。
(本版內(nèi)容僅供參考,請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