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 亮
打造《一人食》,刷新生活觀
■文/小 亮
蔡雅妮最早是《第一財經(jīng)周刊》的編輯。2012年3月她辭職“宅”在家后發(fā)現(xiàn),困擾自己的煩惱竟然是——吃。以前工作時要么點外賣,要么和工作伙伴聚餐。“那時食物在我的生活當(dāng)中就只是經(jīng)過,并沒有去跟它對話??墒钱?dāng)你一個人每天要考慮吃什么的時候,食物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p>
和身邊的單身人士聊起此事,多有同感:“一個人吃飯,孤單乏味。對付一下就行了……”殊不知,時間長了既傷胃又毀身體。
“其實,一個人吃飯,更不能隨便,不能將就,它是靜靜享受、慢慢品味的最佳時光?!痹诓萄拍菘磥恚澄镉谐跸胂蟮闹斡α?,能填飽肚子,更能治愈孤獨。
網(wǎng)上的菜譜無法讓人滿意,雅妮覺得自己應(yīng)該做這樣一個視頻,能讓大家都看得懂,畫面和音樂非常美,而且又很好學(xué)。于是就產(chǎn)生了拍《一人食》系列美食劇的想法。
雅妮和她的攝影師好友組成一個小小的拍攝團隊,像“玩兒”一樣地開始拍攝一個人做飯的短片。不追求勾人食欲的“完美”視覺效果,不使用虛假的道具,做完的食物可以當(dāng)場吃掉,是最為親切的“一個人”的生活細節(jié)。
拍的那些人,一開始都是蔡雅妮的熟人或朋友。這些人其實都不算會做飯,他們傳授的菜式相當(dāng)簡單,比如咖喱拌面、皮蛋豆腐,甚至還有些奇怪的原創(chuàng)菜式,比如“牛油果拌飯”。而所有菜式都“難度很低,每個人都能上手做出來”,大家也有興趣去嘗試,且適合一個人坐下來慢慢品嘗。
當(dāng)這些片子被放到網(wǎng)上后,就有人主動找過來了。一位人在北京的外企高管,看到《一人食》后非常激動,主動聯(lián)系蔡雅妮想做飯,還專門跑到上海讓她“面試”。
也逐漸有一些達人相繼在《一人食》中出現(xiàn)?!堵槠哦垢防锏闹魅斯?,漫畫家林竹曾在日本留學(xué)的那段日子幾乎天天“一人食”,做出帶著家的味道,又充滿變化的麻婆豆腐,被林竹稱作“刷新了同學(xué)們的人生觀”。
從事多年媒體工作的雅妮,視線最后總是情不自禁地落到人本身。邊看片子邊學(xué)做菜的過程中,她忽然想到:“做飯不是切切弄弄、瓶瓶罐罐這些表層的技術(shù)問題。它是一種表達個人觀點的介質(zhì)。哪怕是使用一樣的食材,遵循同樣的步驟,不同人做出的同一道菜的風(fēng)味都完全不同。食物與人之間的故事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我們不拍專業(yè)的人,不拍廚師,只拍愛好者,拍那些把食物當(dāng)作美妙生活中一部分的人?!辈萄拍菡f。
找人是第一步。蔡雅妮要求“有氣質(zhì),一看就知道有趣”。找到人后討論拍什么菜,怎么拍,在哪兒拍,這就需要創(chuàng)意了。拍攝過程其實很簡單,一位攝像師,最多再加一位助理就行。甚至沒有燈光,因為蔡雅妮覺得用好自然光就夠了。
剪輯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一人食》的關(guān)鍵所在。素材拍好了選擇哪些,怎么用,決定著作品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樣子。
最開始的10周里,蔡雅妮強迫自己以每周一集的頻率發(fā)布視頻,就發(fā)布在自己的個人微博,10集發(fā)完她就擁有了大批粉絲。一旦有人喜歡,整件事就像雪球一樣兀自滾起來?!耙粋€人也要好好吃飯”的主張,很快成為微博、微信、豆瓣上超過2000萬網(wǎng)友熱議的話題,《一人食》的微博、微信現(xiàn)在有40多萬粉絲,且還在不斷快速增長。《一人食》被部分網(wǎng)友譽為另一部《舌尖上的中國》。
2014年夏天,雅妮將《一人食》做成了一本書,用文字與手繪黑白圖畫去講述片中20個主角與食物的故事。很多人買書送給朋友時,都會附上一句“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哦。”
嗅覺靈敏的時髦人,仿佛一夜之間都悟到了微視頻是作為未來內(nèi)容載體的大趨勢。無數(shù)“商機”對著《一人食》紛至沓來。雅妮發(fā)現(xiàn),原來機會太多也并非好事, “有野心的人想要搭平臺,而我只想好好地做內(nèi)容?!彼恢卑选兑蝗耸场放南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