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紅
摘 要:“意外”是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小波折、小插曲,會打亂老師課前所準備和設計的教學安排,但是如果合理處理課堂教學中所出現(xiàn)的“意外”,將意外化險為夷,往往會四兩撥千斤,險中取勝,教學相長,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點燃學生思維火花之效。然而現(xiàn)階段,在現(xiàn)實教學中,部分老師往往無視“意外”,對突發(fā)事件置之不理,有時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威,寧愿放棄“意外”本身所具有的教學價值,造成課堂教學一成不變、黯然之色。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意外”插曲演繹課堂教學。
關鍵詞:意外;演繹;課堂教學
一、潛心研究文本——胸有成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預測課堂“意外”,優(yōu)化“意外”解決方案,將“意外”插曲演繹精彩、成功的重要舉措。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之一,筆者認為,要想快速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可能存在的“意外”事件,提高老師的應變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首當其沖的是做好課堂準備工作,潛心研究教學文本,做到成竹在胸、胸有成竹。對于文本教材的研究,老師要做到細讀、精讀、研讀,在一遍一遍通讀教材之后,反反復復地思索,品出文本所蘊藏的味兒,得出自我體會、心得之后,再考慮教學方法的選取及其教學安排的程序等。特別是對于教材中的重難點,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文本,深刻理解教材內(nèi)容,實現(xiàn)“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進而在課堂教學中游刃有余的引導學生學習,達到對課堂意外插曲處理的駕輕就熟。
二、全面了解學生——了如指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處理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睂W生是教學的主體,對教學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在演繹課堂教學“意外”事件,處理突發(fā)狀況時,如果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對學生狀況了如指掌,能夠促使課堂“意外”處理具有針對性,大大提高課堂意外處理的有效性,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這就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尊師重道的師生理念,要主動融入學生群體中,與學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特點、能力水平、思維方式、認知傾向等方面。在全面了解學生之后,多角度地預測課堂教學中可能會發(fā)生的“意外”,進而提前預備多套不同的教學方案,打破教學僵局,達到勝券在握的教學成效。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