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晶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在課堂上實現(xiàn)與學生的高效溝通、交流,成了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所面臨的共同難題。本文在此背景下,應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探究了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我們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提高自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有效交流,進而推動初中語文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提問;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提問方式過于單一,這種枯燥的提問方式降低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阻礙了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養(yǎng)成。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在掌握了提問藝術和原則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措施。
一、初中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不足
(一)不恰當?shù)奶釂柗绞?/p>
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主要形式之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習慣于一次性向學生拋出許多問題,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的分層、整理,進而造成了學生學習的混亂,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例如,在講解《七顆鉆石》這篇文章時,教師會一下子向學生提出許多的問題:這七顆鉆石是怎么形成的?這七顆鉆石是由什么形成的?這七顆鉆石是因為誰而形成的等等?學生一下子面對如此多的問題時,在抓不到任何頭緒的情況下逐漸降低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想去思考也不愿意去思考這些問題。
(二)缺乏趣味性的回答方式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短,甚至沒有留下時間供學生思考。這種錯誤的、缺乏趣味性的回答方式極大地滋生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阻礙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例如,在講解《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時,許多教師會提出一些與“皇帝與大臣為何會上騙子的當?”相關的問題,但是教師在面對學生無法準確回答這一問題時,要么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要么在自己說出問題的同時告訴學生答案,要求學生進行背誦、記憶。這種回答方式沒有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養(yǎng)成。
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意義
(一)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在根本上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教材知識的學習、探究。在僅有45分鐘的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科學、有效的提問能夠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注意力的提升
相對于小學生,初中生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自覺性,但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現(xiàn)象。而教師有效的提問則能夠瞬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究,進而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
(三)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
初中語文的教學目的除了教會學生一定量的教材知識,更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通過教師有效的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欲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措施
(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契合學生的心理,我們應該避免一些過于復雜、難度過高的問題,盡量在結合教材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通過這些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學習。例如,我們在講解《背影》這篇文章時,我們就可以在學生預習之后對學生提問“父親的背影有什么特點?”然后引導學生對朱自清筆下父親的背影進行探究。在這一問題的引導下,能夠為學生對這篇文章的思考打開一條思路。這種具有探究性的問題與傳統(tǒng)的問題相比,更能夠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二)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在初中語文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我們要明確所提出問題的目的性。在充分了解了教材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進行問題的設計。例如,我在講解《木蘭詩》這篇文章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這些內容時,就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木蘭在替父從軍之前做了哪些準備?”而為了引導學生理解“阿姊聞妹來……”這些話語時,我們就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木蘭凱旋之后,家人的表現(xiàn)是怎么樣的?”等等。通過這些富有目的性題目的拋出,降低了學生對課文的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深刻理解。
(三)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情境性
語文,作為一門感性學科,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與教材內容達到共鳴。例如,我們在講解《范進中舉》這篇文章時,我們就可以設置這樣一個情境:邀請一個學生上臺表演范進中舉之后的種種表現(xiàn),逐漸將學生帶入這一情境之中。然后在對學生進行提問—“范進中舉之后為何會出現(xiàn)如此反常的反應呢?”在觀看了學生表演的基礎上,學生更愿意去挖掘課文的深層含義,進而提高這篇文章的講解效果。
四、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高效的課堂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本文論述了初中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不足:不恰當?shù)奶釂柗绞?、缺乏趣味性的回答方式;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意義: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生注意力的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措施: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希望這些論述能夠給廣大的初中語文教師一點啟發(fā),進而為初中教育的發(fā)展付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劉純赟.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1(49).
[2]胡順卿.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教師,2011(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