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華舉
【摘要】在新課改要求中,明確提出了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理念,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加強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接下來在本文中主要從多個方面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真正踐行新課改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是衡量學校教學實力的重要標準,而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保證。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忽略了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將新課改的要求落實到基層。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做出怎樣的調整,從而快速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加強指導,強化課前預習
在學習一門課程前,課前預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引導。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效縮短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首先,教師要制定課前預習制度,要能總結出正確的預習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前以布置語文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重視起課前預習,教師需要巧妙設置幾個語文問題,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過程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并且要對課文進行仔細閱讀,標出課文的重點內容,要做好預習記錄,這樣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學生就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做好預習監(jiān)督及檢查工作。由于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許多小學生存在畏難心理,在預習課文時只是流于形式,所以教師有必要對學生加強監(jiān)督工作,要做好課上預習檢查,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及塑造。
二、激發(fā)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對于外界新鮮事物都十分好奇,教師就要有效把握住這點。教師要結合外界事物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的激發(fā)。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心理需求的了解,要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尋找情境教學的素材,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同時教師要加強對情境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要有效利用身邊的一切素材開展生活情境、音樂情境、問題情境等,從而讓學生在真實、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掌握語文知識。另外,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產物,它的神秘性與多功能性是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最好“誘餌”。通過畫面和視頻、音頻的結合,讓學生能夠置身語文情境之中,為閱讀教學的順利展開提供有力的前提條件。比如在學習《龍的傳人》一文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不同時期文物古跡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通過圖案展示把學生們帶入一種神秘情境之中,以此來勾起學生們對閱讀的熱情和欲望。
(二)合理設計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喜愛游戲,因此教師就可以在語文課堂上加強對游戲活動的設計,讓學生能在游戲中既能有效學習語文知識,又能活躍語文課堂氛圍,可謂一舉兩得。例如在學習《狼和小羊》一文時,可通過“編童話”游戲來與課堂進行銜接,老師可準備一些卡片,在每張卡片上寫一個角色名,如:小白兔、小羊、變形金剛、孫悟空等。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從老師那里隨機抽取3張卡,看看上面寫的是什么角色,思考3分鐘,以這些角色為主人公,構思一則有趣的童話故事,再講給大家聽,將課堂氛圍演繹的更為濃烈,此時老師在將狼和小羊的故事進行穿插引導,進而步入課堂正軌來高效展開文本學習。
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加強對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但是教師要加強對提問形式和內容的選擇與設計。
(一)注意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想象力是孕育知識、開拓思維的最佳源泉。因而在語文閱讀中要把控好問題的寬度與深度,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想象空間,放飛他們的想象力。比如說在學習《跳水》的時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試想船長逼兒子跳水的時候可能會有哪幾種結果,如果換做自己又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呢?通過學生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將自己置身于閱讀的情境中并尋求最適合自己當時的處理方法,讓閱讀更賦予真實感和情境感,那么學生們的思維之門也會隨之打開。
(二)注意問題的鼓勵作用和質疑效果
孔子有“不恥下問”一說,而韓愈認為教師就是為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教育的目的就是利用現有的知識來教育學生,解答他們的疑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通過提問多鼓勵學生質疑,從質疑的過程中來加深對文本知識的理解。比如在學習《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先問問孩子們對中國的四大名著有了解么?孩子們可能會質疑季羨林爺爺說的那幾本書有那么神奇嗎?有的同學可能會說看《水滸傳》還不如看《連環(huán)畫》吧?這時老師不要否定孩子們的回答,并鼓勵孩子們通過自己的閱讀談談自己的收獲和見解,老師在從《水滸傳》中挑出幾個人物進行簡單的描述和分析,以此來撥動學生們的心弦,讓學生主動完成文中所提及的幾本書的閱讀與學習,這樣不僅能增加學生自信心、拓展學生思維能力,還有利于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俊權.有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4(17)
[2]谷開發(fā).試論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胡榮裕.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