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秦國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輔助教學的頻率逐漸提高,然而大部分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還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有些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只是把一大堆文字搬到屏幕,以為這樣就是信息化教學,其實這樣學生還是不能從紛繁復雜的文字材料中領悟到什么。這種對信息化教學膚淺的認識舉不勝舉。如何把信息化教學與中職化學課程融合在一起,走出認識的誤區(qū),真正實現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信息化教學與中職化學專業(yè)課程的優(yōu)化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信息技術與化學專業(yè)課程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
信息化教學其實是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完成常規(guī)方法難以完成或者無法實現的教學任務,以此來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掛圖、模型、幻燈片等教具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運用廣泛,但無法適應當前的信息時代的感知效果。而信息技術不僅可用圖像、聲音、色彩、動畫、仿真以及視頻等方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也可以使用一個2D或3D圖像和動畫模擬,把抽象的文本材料具體化,把微觀世界宏觀化,把難以演示或者危險的實驗可視化。讓學生充分認識化學課程中的現象、概念、反應和規(guī)律。
選用信息化手段和多媒體課件時,教師要注意避免興趣主義,設計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脫離教學目標,單純從個人興趣出發(fā),而忽視學生的自覺能動性的作用,學習會有所偏廢。采用的多媒體課件應使學生在經過不困難的努力下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否則,運用不當,搞形式主義,可能適得其反。
二、信息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
如何利用多媒體課件上好課堂四十五分鐘呢?好多專業(yè)教師自始至終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自己站到一邊去。也有的專業(yè)教師認為利用多媒體課件好像太復雜,干脆不用。這兩種方法的教學效果都不理想。我認為,應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化結合起來進行。比如講解《氯氣》時,我就采用這種方法。關于氯氣的分子結構、性質和化學反應式等文字性內容制作成課件,其中氯氣的顏色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從網絡上調用氯氣泄漏的新聞視頻,而氯氣的特點等,則用傳統(tǒng)教學的板書進行總結。兩節(jié)課的內容,一節(jié)課就成功講授完,教學效果也不錯。
可以看出,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不是對立的,相互排斥的,兩者可以相互同時并存,取長補短,在教學中可以綜合使用,靈活變化。
三、信息化教學與化學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
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實驗,考慮到其危險性,在實際教學中不可實際操作,信息技術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這一缺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帶來的多樣性資源,可以模擬化學教學中的相關實驗過程。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展示一些難以使用傳統(tǒng)教學實現的微觀的、抽象的、危險的化學過程的虛擬仿真,讓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避免很多復雜的解釋過程。如化學分子結構、酸和堿中和反應實驗等,可以通過動畫仿真顯示。學生可以自己在計算機上進行化學模擬實驗,建立起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實現化學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四、信息技術與多元評價方式的優(yōu)化
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過程中,評價方式都重視總結性評價,忽視形成性評價。在信息化教學中,學生與計算機交互,利用信息技術實時、有效的評價學生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掌握情況,通過教學平臺來記錄相關情況,然后進行數據分析,了解每個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有目的地引導,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學平臺具有巨大的存儲容量和即時反饋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實現學生個體和整體多樣化的評價,彌補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的缺陷。在評價過程中,由于即時性的特點,學生將能夠立即明白自己學習薄弱的地方,積極實現自我提升,從內心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
五、信息技術與互動交流機制的優(yōu)化
在傳統(tǒng)的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在課堂實現,而作業(yè)反饋是在課后完成,教師不能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實現信息化教學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的交互界面功能,制作或下載練習,發(fā)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用,使學生參與教學。比如在學習《有機化合物的三維結構》時,利用自己準備好的練習課件發(fā)送給學生,這種集題目、游戲、解題分析、答案于一體。學生把解題過程當作游戲來做,當場核對結果。這種練習,既反饋了教學效果,又增強了趣味性,寓教于樂,很受學生歡迎。
總之,運用信息化教學上好化學專業(yè)課,要求教師不斷提高各方面素質,能嫻熟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使它們不游離于專業(yè)課程之外,使信息化教學與化學專業(yè)課達到相互依存、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效果。真正把枯燥無味、深奧難懂的專業(yè)課講得易懂、易學、要學。當然,實施過程中,信息技術只是一個輔助手段,不能完全以模擬操作代替實際操作。不顧實際教學需要,盲目使用各種信息化手段,使課堂中的信息泛濫,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將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劉緒剛. 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中職化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2] 韓春麗. 讓信息技術點亮中職政治課堂,《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