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
摘要:變聲期是人類成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年齡的增長,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與兒童時期有了很大的不同。體現(xiàn)在生理方面最大的變化就是嗓音的變化。在這個時期大多數(shù)青少年由于缺乏對嗓音的保健意識以及科學的用嗓方法。傷害了聲帶。所以及時的了解變聲期嗓音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學的進行聲樂訓練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著重分析了變聲期青少年嗓音保健的重要性及保健方法,科學的提出了變聲期青少年聲樂訓練的幾點建議,為青少年順利度過變聲期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變聲期 聲樂訓練 嗓音保護
一、變聲期的嗓音保健
青少年在變聲期前的喉頭位置要比成年人的高,聲帶要比成年人的短,所以兒童的聲音位置普遍偏高,唱高音也不費勁。但進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成長導致喉頭位置下降,聲帶變長致使說話和唱歌時的聲音與幼年時代明顯不同:聲音變的低沉,唱高音也不那么輕松了。這時的發(fā)聲器官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稍不留意便會出現(xiàn)聲音沙啞、疲勞、破聲、音等癥狀。這一尷尬期便被稱做“變聲期”。變聲期是青少年喉部組織結構變化、聲帶發(fā)育生長的關鍵時期,聲帶容易受到生理、心里、環(huán)境、飲食作息習慣的影響,進而影響成年之后的發(fā)聲,因此變聲期的青少年應當注意做好嗓音保健工作。
(一)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很多成年人的嗓音沙啞,極易破音原因是之一便是變聲期時沒有樹立良好的保護意識:經(jīng)常大喊大叫,用嗓過度,對聲帶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所以在青少年變聲期時對其樹立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家長對孩子講述青春期生理發(fā)育的基本常識以及嗓音保護的基本原則,是青少年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我保護。如,在平時盡量小聲說話,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應盡量克制情緒,避免激烈的爭論或高聲的吶喊等。
(二)要注意飲食的保健。變聲期要注意飲食的多樣性和保健性以保證營養(yǎng)的全面吸收,所以即要多吃瓜果蔬菜這些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要吃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如豆類、肉類等食品。因為營養(yǎng)的全面吸收有利于身體發(fā)育所需同時對發(fā)聲器官組織的成長和損傷能起到修復的作用。要注意多以柔軟、精細的清淡食物為主。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因為吃飯速度過快、食物質地過硬都會對聲帶造成機械性的損傷,應該盡量少吃過燙的食物如火鍋、麻辣燙或剛出鍋的食品以免燙傷聲帶,切勿過多的食用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蔥等以引起聲帶發(fā)炎,此外還要注意多飲用溫開水保持喉部的濕潤,同時青少年尤其是男孩要以青少年行為準則要求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也盡量避免去煙酒味重的場合,只有像這樣通過飲食的保健才會促進發(fā)聲器官的發(fā)育,保證青少年順利度過“變聲期”。
(三)變聲期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做到作息有規(guī)律,堅持早睡早起以保證睡眠充足。切勿貪玩熬夜,充足的睡眠是聲帶恢復重要的途徑,變聲期兒青少年還應多避免傷風感冒以及咽喉發(fā)炎等呼吸道疾病,所以要多參加戶外運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并根據(jù)天氣及時增減衣服,尤其是女生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美麗而成為“美麗凍人”的典范。
二、變聲期的聲樂訓練方法
(一)制定適當?shù)穆晿肪毩曈媱?/p>
處于變聲期的青少年,聲帶正在發(fā)育。長時間、密集型地進行聲樂訓練會對聲帶造成嚴重的損傷。所以青少年在制定聲樂練習計劃的時候可以將當天的練習計劃分數(shù)次完成,切勿貪多、貪難。同時在聲樂練習時難度不宜過大,建議采用輕聲、高位的方式來練習歌唱,以減少對聲帶的損傷,聲樂老師也應當注意對于聲樂課的上課計劃的安排也切勿貪多、貪難,要注意引導學生多進行氣息練習,要降低教學目標層次,減慢教學進度的速度。
(二)選擇適合的發(fā)聲練習
選擇適合的發(fā)聲練習對青少年養(yǎng)成科學的發(fā)生習慣,建立正確的演唱方法非常重要,針對變聲期青少年的嗓音狀況應該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發(fā)聲練習。
1.抖唇練習,讓學生明白聲音是靠氣息強有力的支撐是很關鍵的,抖唇練習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口腔肌肉放松,使學生清楚的感覺到氣息在體內的流動,在做此練習的時候切記口腔內外的肌肉要自然放松,要充分依靠氣息的流動達到嘴唇抖動的效果。
2.哼鳴練習,青春期青少年科學用嗓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演唱時將聲音放置高位置。當聲音完全放置在高位置時,就會避開過度用嗓哼鳴練習就是通過簡單的哼唱,讓學生清楚的感受到高位置共鳴的最好練習方法,學生通過哼鳴練習能切身的感覺到聲音集中在鼻腔的感覺,為日后建立高位者演唱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啊”的練習。“啊”屬于開口音,能夠充分調動口腔、咽喉肌肉群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演唱時不會出現(xiàn)夾嗓子的情況。
4.氣息練習,教師和變聲期的青少年應該多注重對于氣息的訓練,如練習有控制且均勻的吐氣方式和快速的換氣等技巧。
(三)以情帶聲。教師在教授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唱歌的時候,應著重對學生進行樂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富有情感的條件下進行作品的演唱往往會使其放下技術沉重的包袱變得輕松自在,反而會達到出其不意的演唱效果。
(四)選擇適合的歌曲。變聲期青少年的聲樂訓練中要根據(jù)學生歌唱能力的情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布置歌曲,歌曲音域不宜過寬,旋律線條要舒緩平和,節(jié)奏變化不宜過多。如《長城謠》、《大海啊,故鄉(xiāng)》、《小小少年》:外國歌曲可選用《送別》、《搖籃曲》、《可愛的家》等。
變聲期對于青少年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在此期間如果對聲帶造成傷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所以無論是青少年、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要重視變聲期的聲帶保護,青少年要自覺的建立保護意識,糾正不良的習慣、遠離不良的環(huán)境,積極與教師和家長溝通,教師要正確引導青少年學生多了解生理知識,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還幫助青少年建立科學的發(fā)聲習慣,家長要負起責任鼓勵孩子勇于面對變聲期的種種尷尬,陪伴孩子度過難關,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使青少年順利度過變聲期,擁有美妙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