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霞, 鄒先彪
2014年英國皮膚科醫(yī)師協(xié)會皮膚疣治療指南解讀
陳虹霞, 鄒先彪
[摘要]皮膚疣是門診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療法很多,療效也參差不齊,英國皮膚科醫(yī)師協(xié)會從循證醫(yī)學(xué)的角度制定了皮膚疣治療指南,該文歸納總結(jié)并簡要解讀。
[關(guān)鍵詞]皮膚疣;治療;指南
[中圖分類號]R7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93(2015)05-0360-03
DOI: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50513
作者簡介:陳虹霞,主治醫(yī)師,醫(yī)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光動力治療和皮膚病理,E-mail: chenhx1227@sina.com
通訊作者:鄒先彪,E-mail: xbzou@126.com
[Abstract]Cutaneous warts is a kind of common skin disease in clinics. There are numerous treatments for warts, but their efficacy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pprehension on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warts.
收稿日期(2015-04-02 修回日期 2015-05-10)
作者單位:100048 北京,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皮膚科( 陳虹霞,鄒先彪)
Interpretation of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warts 2014
CHEN Hong-xia,ZOU Xian-biao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48, China
[Key words]Cutaneous warts;Treatment;Guidline
[J Pract Dermatol, 2015, 8(5):360-362]
疣是由于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角質(zhì)形成細胞所致。病毒感染基底細胞層后導(dǎo)致表皮增厚、角化過度,經(jīng)數(shù)周或數(shù)月的增生即可產(chǎn)生肉眼可見的疣體。根據(jù)形態(tài)學(xué)或解剖學(xué),HPV相關(guān)性皮膚疣可分為尋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4種亞型。多數(shù)尋常疣是由HPV1、2、4、27或57型引起,而扁平疣則由HPV3、10型引起。
疣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常見皮膚病,常見于兒童,也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皮膚疣通常有自愈傾向,兒童皮膚疣僅數(shù)月即開始清除,而成年人皮膚疣很少自愈,常持續(xù)5~10年。當處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如患淋巴瘤、原發(fā)性CD4細胞缺乏癥或HIV感染者,疣常持續(xù)存在,故對于嚴重或持續(xù)存在的皮膚疣應(yīng)考慮存在免疫缺陷的可能性。疣狀表皮發(fā)育不良患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可能發(fā)展成為鱗狀細胞癌。
盡管目前治療皮膚疣的方法很多,但無論單用還是聯(lián)合使用,其循證醫(yī)學(xué)證據(jù)尚顯不足。2014年英國皮膚科醫(yī)師協(xié)會從循證醫(yī)學(xué)的角度制定了皮膚疣(不包括生殖器疣)治療指南及循證醫(yī)學(xué)證據(jù)水平、推薦分級依據(jù)(表1),本文歸納總結(jié)并簡要解讀如下。
1.1 破壞性治療
水楊酸(證據(jù)水平1+;建議強度A):是治療皮膚疣最常用的藥物,常用濃度為10%~26%,通常以火棉膠或聚丙烯酸為溶劑,主要通過促進表皮剝脫發(fā)揮治療作用,而誘導(dǎo)宿主免疫刺激效應(yīng)可能是其另一種治療機制。水楊酸在治療手部皮膚疣的療效低于冷凍治療,故臨床上常采用水楊酸與其他療法聯(lián)合治療皮膚疣。最常見的聯(lián)合治療是冷凍聯(lián)合水楊酸,其清除率為86%。0.1%二苯環(huán)丁烯酮(diphencyprone,DPC)聯(lián)合15%水楊酸軟膏可清除92%的疣體。水楊酸(濃度為17%或40%)聯(lián)合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xiàn)U)(濃度為0.5%或5%)治療跖疣具有100%清除率。水楊酸還可以聯(lián)合鬼臼毒素、斑蝥素治療跖疣,其清除率為95.8%,而單獨治療則為86.8%。
冷凍治療(證據(jù)水平1+;建議強度B):不同的操作者在冷凍時間、操作方法、治療間隔時間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一般單次冷凍持續(xù)5~30 s。每次1~2個凍融,每2~3周重復(fù)治療1次直至疣完全去除,通常最多治療次數(shù)≤6次。冷凍聯(lián)合水楊酸的療效高于或與單獨冷凍治療相似。每2~3周冷凍1次比每4周冷凍1次更為有效。冷凍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是疼痛或起水皰。
硝酸銀(證據(jù)水平2-):外用10%硝酸銀治療兒童
和成人手足皮膚疣6周后有63%的清除率,另有研究表明硝酸銀治療組可治愈43%的患者,而對照組為11%。
酚(證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D):80%苯酚溶液每周1次,治療時間≤6周。一項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表明冷凍治療具有70%的清除率,而酚治療組為83%。
斑蝥素、5%羥基乙酸、丙酮酸、三氯乙酸和一氯醋酸的外用治療及刮除術(shù)、燒灼術(shù)及CO2激光的循證醫(yī)學(xué)證據(jù)均不高(證據(jù)水平3;建議強度D);而50%檸檬酸、甲酸治療為證據(jù)水平2-。
溫?zé)岑煼ǎㄗC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D):溫?zé)岑煼?lián)合紅光(加熱疣體至40~44℃每次30 min,連續(xù)3~4 d)治療跖疣的治愈率為54%,而單純紅光對照組治愈率為12%。
脈沖染料激光(pulse dye laser,PDL)(證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C):一項RCT研究表明,激光、冷凍及斑蝥素治療皮膚疣無顯著性差異。 PDL激光的清除率為32%~75%。治療前預(yù)處理組(30%水楊酸預(yù)處理5 d)比單獨PDL治療清除疣體更快更徹底。博萊霉素局部封閉后使用PDL治療疣體清除率為60%~89%,對免疫抑制患者也可達到80%的清除率;手掌及甲周的疣體清除要遠優(yōu)于跖疣。對于兒童掌跖部位的疣體,PDL清除率為75%。
光動力治療(證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D):20%氨基酮戊酸(aminolaevulinic acid,ALA)(50 mW/cm2,治療23 min,治療次數(shù)≤6次)光動力治療14周后,75%跖疣可完全清除。光動力治療前使用促滲劑——氮酮,可使跖疣治愈率達到83%,面部疣清除率達94%。
1.2 殺病毒劑
甲醛、戊二醛(證據(jù)水平3;建議強度D):甲醛浸泡可用于治療疣,一般采用3%~4%溶液每天浸泡15~20 min治療跖疣,共8周,同時須用潤滑劑保護正常皮膚。有報道3%~10%的甲醛溶液治療皮膚疣的治愈率為80%。10%戊二醛涂劑與水楊酸涂劑治療跖疣的效果相似,但當其濃度>10%時應(yīng)格外警惕皮膚深層組織壞死。
1.3 抗增生劑
維生素D衍生物(證據(jù)水平3;建議強度D):維生素D衍生物疣體清除率為59%;地蒽酚(證據(jù)水平2-)的治愈率為60%~70%,每天外用2%地蒽酚,10個月即可消退;鬼臼樹脂和鬼臼毒素(證據(jù)水平3;建議強度D)3個月的疣體清除率為67%。
FU(證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C):外用可以阻斷病毒DNA的合成及基底細胞分裂,從而有效治療手足部扁平疣及尋常疣,5%乳膏每日封包,連續(xù)使用4~12周。有報道5% FU乳膏每日外用1次,連續(xù)使用4周,60%的疣體可以清除;治療成人跖疣12周,可以清除95%的疣體;每周采用4% FU局部封閉,封閉次數(shù)≤4次,清除率可達到65%。
博萊霉素(與國產(chǎn)平陽霉素成分相近)(證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C):用于治療皮膚疣已有40年的歷史。可以使用小針或注射器將博萊霉素溶液注射到疣體內(nèi),1 U/ml等同于1 mg/ml,但濃度<0.5 mg/ml甚至0.1 mg/ml似乎也可產(chǎn)生相似的效果。博萊霉素注射后會引起疼痛,一般持續(xù)1~2 d,然后病灶組織壞死形成黑色焦痂,數(shù)周后逐漸脫落。其疣體清除率為65%~96%。
維A酸類(外用:證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C;系統(tǒng)使用:證據(jù)水平3;建議強度D):可外用或口服治療皮膚疣。外用0.05%維A酸類乳膏治療兒童皮膚疣6~12周后可有85%的清除率,但對于器官移植患者,其清除率僅為29%。服用0.5~1 mg/(kg·d)的阿維A,連續(xù)服用3個月,可以清除80%的疣體;而服用0.5 mg/(kg·d)的阿維A,連續(xù)服用2個月,清除率為73%。
西多福韋(證據(jù)水平3;建議強度D):為一種核苷類似物,可完全抑制DNA聚合酶,進而阻止病毒復(fù)制。外用制劑有1%~3%的西多福韋乳膏,亦可局部封閉,一般平均使用2~3次,在一項開放性試驗中,疣體清除率為98%。
表1 循證醫(yī)學(xué)證據(jù)水平、推薦分級依據(jù)
膠帶封包治療(證據(jù)水平2-):方法為透明膠帶封包皮損1周,然后溫水浸泡5 min,磨石磨削疣體后第2天繼續(xù)封包。其療效較冷凍療法高,冷凍治療的清除率是60%,而封包治療則為85%。
1.4 免疫治療
咪喹莫特(證據(jù)水平3;建議強度D):用于治療生殖器及肛周疣,后沿用至皮膚疣,一般用5%乳膏治療手足部疣,每日2次,療程≤6個月,但咪喹莫特封包治療并不能提高療效。
接觸免疫治療(證據(jù)水平2+;建議強度C):使用DPC或二丁基酯角鯊烯酸(squaric acid dibuyl ester,SADBE)的接觸免疫治療可以誘發(fā)疣體局部的超敏反應(yīng),進而引起局部免疫應(yīng)答。開始每周2次治療,逐漸減少到每3周治療1次,持續(xù)3~6個月。DPC治療后疣體清除率為80% ,平均治療時間為5個月;SADBE治療10周,完全清除率可達86%;外用50%三氯乙酸聯(lián)合SADBE免疫治療可以提高清除率。
皮損內(nèi)免疫治療(國內(nèi)類似產(chǎn)品有卡介菌核酸多糖注射液)(證據(jù)水平1-):一般采用皮損內(nèi)注射念珠菌、腮腺炎病毒及結(jié)核菌素抗原等 ,主要是通過抗原刺激宿主免疫系統(tǒng)引起疣體的清除,其清除率為47%~87%。
組胺(H2)受體拮抗劑(證據(jù)水平1-):可以促進T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白細胞介素(IL)-2及干擾素(IFN)-γ表達增多,促進細胞介導(dǎo)的免疫反應(yīng)。高劑量西咪替丁[30~40 mg/(kg·d)]比低劑量[20~30 mg/(kg·d)]在清除疣體上更為有效。87%兒童患者在服用西咪替丁3個月后疣體可以得到完全清除。每天服用2次雷尼替丁300 mg連續(xù)4個月,49%多發(fā)性扁平疣或?qū)こp嗟幕颊呖梢缘玫酵耆徑狻?/p>
鋅制劑(證據(jù)水平1-):有口服和外用兩種,口服硫酸鋅對皮膚疣的清除率為78%~87%,外用10%硫酸鋅治療扁平疣或?qū)こp嘁嘤?6%的清除率。一項雙盲RCT試驗顯示,20%氧化鋅對皮膚疣的清除率為50%,而水楊酸/乳酸組則為42%。
2.1 手部皮膚疣
①水楊酸外用療法:建議強度為A,在去除厚的角質(zhì)層后,每日外用15%~26%的水楊酸制劑,必要時封包,連續(xù)3~4個月。②冷凍療法:建議強度為B,一個凍融在15~30 s,每2~4周重復(fù)1次,至少連續(xù)3個月或6次。③博萊霉素局封療法建議強度為C,在局麻后將0.1~1 U/ml或0.1~1 mg/ml的溶液注射或刺入疣體內(nèi),1~3次治療。④其他療法:建議強度為C級,主要包括接觸免疫治療、外用5% FU 乳膏、激光等。⑤建議強度D的方法:包括針刺(每周耳部針灸連續(xù)10周)、 甲醛、溫?zé)岑煼?、咪喹莫特、苯酚、光動力治療、丙酮酸(每?次70%丙酮酸,療程≤2個月)、維A酸類、外科手術(shù)(刮除術(shù)、燒灼術(shù)治療絲狀疣)、三氯乙酸(50%~80%溶液,每周1次,療程≤8周)、維生素D衍生物(馬沙骨化醇每日3次,使用2~6個月,使用或者不用水楊酸硬膏,卡泊三醇每日1次,使用2~3個月)等。
2.2 跖疣
該部位的治愈率要低于其他部位,可能原因是該部位的角質(zhì)層較厚,導(dǎo)致藥物穿透性較差而難以到達表皮深層。如果治療前磨削過厚皮膚,要注意避免損傷周圍皮膚以防感染擴散。也可以外用15%~40%的水楊酸涂劑或軟膏、冷凍治療(每兩周1次,治療3~4個月)、或其他治療包括地蒽酚、FU、甲醛、戊二醛、溫?zé)岑煼ā⒓す?、光動力治療、鬼臼毒素、局部免疫治療等?/p>
2.3 面部皮膚疣
扁平疣可以外用2%~10%水楊酸乳膏或軟膏或小心使用12%~17%水楊酸涂劑,不必封包,亦可使用冷凍治療、外用維A酸、針刺療法、斑蝥素、FU乳膏、甲醛凝膠、10%戊二醛溶液、咪喹莫特、光動力治療、局部免疫治療、氧化鋅、10%硫酸鋅溶液等。治療胡須部位的絲狀疣,應(yīng)避免損傷鄰近皮膚,以防刮胡須時感染擴散。兒童手足疣通常1~2年可消退,應(yīng)盡量避免疼痛性治療??赏庥?5%~40%水楊酸涂劑或軟膏、冷凍治療、西多福韋;甲醛溶液或凝膠;10%戊二醛溶液;激光;硝酸銀;系統(tǒng)使用維A酸;局部免疫治療等。
免疫抑制患者的皮膚疣往往很難治愈,但治療有助于減小疣體大小,解決功能及美容問題。使用磨削、磨蝕劑及水楊酸等破壞性治療有助于減少疣體體積。其他治療包括系統(tǒng)使用西多福韋,外用西多福韋,接觸免疫治療,咪喹莫特,激光(脈沖染料激光),激光+博萊霉素局部封閉,外科手術(shù),系統(tǒng)使用維A酸,外用維A酸。
皮膚疣是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我國廣大皮膚科醫(yī)生可借鑒2014年英國皮膚科醫(yī)師協(xié)會制定的皮膚疣治療指南。當然,具體的治療方案選擇,應(yīng)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及可行性來確定。
【參 考 文 獻】
[1]Sterling JC, Gibbs S, Haque Hussain SS, et al.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warts 2014 [J]. Br J Dermatol, 2014, 171(4):696-712.
(本文編輯 叢林,敖俊紅)
? 綜 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