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因素及其與行為的關系研究*
張猛1,王鳳2
(1.合肥師范學院 體育科學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學 體育軍事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安徽省高校的1600名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理分析,分析女大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活動參與的限制因素及與行為存在何種關系.研究表明:無論參與休閑體育活動與否,其都會受限制因素的影響,限制因素不是女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開關因子,但是不參與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在四個方面的受限得分比較高.女大學生受體驗限制水平較高,其次是自身限制、人際限制、結構限制.限制因素與休閑體育行為之間呈顯著的負相關的關系,但對于女大學生來說只有體驗限制對行為的預測作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關鍵詞: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因素;行為
當下休閑限制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學者也開始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休閑限制經相關學者研究認為其是對休閑的參與和享受具有影響和阻礙作用的因素.最初國外學者將限制因素歸納為自身、人際、結構三類[1],國內學者經過研究又增加一類體驗限制.邱亞君對女性與休閑限制與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2],但是國內沒有關于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和行為等相關的研究,本研究針對女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進行了相關研究,旨在探尋影響女大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核心限制因素,以及限制因素與休閑體育行為的關系,從而有利于探尋促進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的方法,促進女大學生的健康和幸福.
1研究方法
1.1問卷的設計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的設計之初,訪談了相關的專家六位,在專家的指導和建議下,對問卷進行初步的編制,并小范圍發(fā)放進行試調查,對調查的問卷進行分析,在專家的幫助下進行增刪、修改,最終制訂女大學生休閑體育行為問卷(見表1).問卷分結構限制(1-4)、自身限制(5-9)、體驗限制(10-13)、人際限制(14-18)四個維度,18個題目.問卷的每一題分五個等級,1為本題目與自身情況完全不符合,5是題目所說明的情況與自身完全符合,2、3、4為中間的級別.
1.2問卷的效度與信度
通過提取因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轉方法、四次最大正交旋轉法[3],一系列地分析后發(fā)現(xiàn)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65.013%,從表1可知,各因子載荷均在0.435以上,說明本研究設計的問卷具有非常好的結構效度.
表1 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問卷以及相關分析
本研究通過內在一次性信度Crongbach系數(shù)a值進行信度檢驗,通過表2可知,問卷的各個變量內在一致性系數(shù)在0.792~0.875之間,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
表2 設計的問卷變量的一致性數(shù)據(jù)
1.3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本研究主要采用現(xiàn)場發(fā)放的形式,在教學樓、圖書館、田徑場、學校公園等場所隨機發(fā)放問卷1500份,回收1466份,回收率為97.73%,有效問卷1396份,有效率為95.23%.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女大學生為642人,其中754份問卷為不參加體育運動的女大學生填寫的.
2研究結果
2.1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特點
(1)女大學生不同參與水平的限制因素特點.分析表3 可知,無論參加還是不參加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都能主觀地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限制,這充分證明存在限制因素并不能終止休閑體育運動的發(fā)生.對數(shù)據(jù)進行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數(shù)據(jù)顯示,四個限制因素水平對比都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說明不參與的女大學生感受到的限制要非常顯著地高于參與的女大學生.不參與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中,體驗限制因素影響最強烈,主要原因是大多數(shù)女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鍛煉都有減肥、塑型等目的[4],如果進行一段時期的鍛煉之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體驗限制將成為最大的限制因素.參與休閑體育鍛煉的女大學生其人際限制最強,因為調查中發(fā)現(xiàn),女大學生的活動88%為群體活動,一般至少兩人一起進行休閑體育活動[5],同伴的中途放棄成為阻礙女大學生參加休閑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
表3 不同參與水平休閑體育限制因素t檢驗
(2)不同年級的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特點.分析表4可知,在不參與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中,大一學生受自身限制最明顯,大一學生貪玩但是存在較大的運動惰性.總體觀察大一學生在四個限制因素方面均高于其他年級;大四結構限制最明顯,主要是缺乏時間這一因素;除了結構限制,其他因素均在不同年級出現(xiàn)了非常顯著的差異,主要原因是現(xiàn)在大學各種體育硬件設施和運動環(huán)境的配套都比較好,學生受到的結構限制較少[6].參與的女大學生也是大一學生體驗到的限制均高于其他年級,四個方面不同年級均不存在顯著的差異.
表4 不同年級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特點方差分析
注:**代表p<0.01,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3)不同生活費水平的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的特點.由表5可知,在不參與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組,除了體驗限制,其他各因素在不同的生活費水平不存在顯著的差異,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這部分女大學生生活費較少,沒有多余的財力改善和選擇舒適的休閑體育鍛煉的環(huán)境,影響了休閑體育的參與動機和體驗[7].而參與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則沒有因為生活費的高低在不同限制因素方面出現(xiàn)顯著差異.
表5 不同生活費水平的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特點的方差分析
注:1代表生活費600/月以下;2代表生活費在600~1000/月;3代表生活費1000~1600/月;4代表生活費1600/月以上.
2.2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因素與行為的關系
由表6可知,為了更深入地探索女大學生休閑體育行為和限制因素的關系,對經常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女大學生進行研究.對行為變量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各限制因素與行為之間呈負相關.以行為為因變量,以限制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到表7的數(shù)據(jù)可知,只有體驗限制作為女大學生休閑體育行為的預測指標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6 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因素與行為的相關分析
注:**表示p<0.01.
表7 女大學生休閑體育限制因素對休閑體育行為的回歸分析
注:因變量為“行為”.
3結論和建議
無論參與休閑體育活動與否,其都會受限制因素的影響,限制因素不是女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開關因子,但是不參與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在四個方面的受限得分比較高,與參與休閑體育的女大學生的限制因素相比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女大學生受體驗限制水平較高,其次是自身限制、人際限制、結構限制.對不同年級的女大學生進行分析,大一女生受各方面的限制因素影響較大,結構限制對不同年級的女大學生影響不明顯.生活費水平不同導致不參加休閑體育鍛煉的女大學生受體驗限制的影響存在統(tǒng)計學上顯著影響.限制因素與休閑體育行為之間呈顯著的負相關的關系,但對于女大學生來說只有體驗限制對行為的預測作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校體育教師應加強對女大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運動專長,形成以體育運動為休閑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學生的體育休閑運動進行指導,幫助女大學生科學地鍛煉,形成良好的運動體驗,能夠科學地運用體育運動實現(xiàn)減肥、塑身等各種目的,并在整個過程中有幸福愉悅的感受[8-9].
參考文獻:
[1]邱雅君.女性休閑體育限制因素特點及其與行為的關系研究[J].體育科學,2014,34(1):75-82.
[2]邱亞君.女性休閑體育行為與限制因素的質性研究——基于社會性別的視角[J].體育科學,2012,32(8):25-33.
[3]陳建國,袁繼芳.影響女性休閑運動的因素[J].安徽體育科技,2005,26(2):74-75.
[4]盧峰.休閑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5]苗大培.論體育生活方式[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15(3):6-8.
[6]孫泊.上海大學生體育價值觀特征和培養(yǎng)途徑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2):85-87.
[7]涂偉仕.體育與女性人格養(yǎng)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8]馬衛(wèi)平.體育與人-學校體育文化重構[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
[9]鄒德敏.高中學生肥胖現(xiàn)象的干預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4(04).
(責任編輯:王前)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7974(2015)06-0124-03
作者簡介:張猛,男,山東滕州人,講師.
收稿日期:*2015-08-15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