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摘 要:在對中學歷史課程的教授當中,為了完成更高的教學要求和培養(yǎng)學生更好的教育教學素質,需要中學歷史教師在教學當中選擇最適當的教學方法來完成基本的中學歷史課程教學。問題教學法由于其優(yōu)秀的教學成效成為現階段中學歷史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方法。一般執(zhí)行過程是教師通過設置歷史問題來引導學生完成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和分析,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到中學歷史的相關內容,讓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變得更高。通過對中學歷史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旨在為以后的中學歷史教學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問題教學法;心理特征
隨著現代新課標的不斷發(fā)展和推進,中學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具體表現在許多中學歷史教師在前人教學的基礎之上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中所得的經驗來完成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常見的中學歷史教學方法包括情景式歷史教學方法、探究式歷史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和問題式教學方法等。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為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中學歷史知識,更好地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通過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的教學模式來完成對中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以求能夠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一、問題教學法的概念分析
在中學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課程問題的設計需要中學歷史教師圍繞著教學內容展開,有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中學教師在對中學歷史課堂問題的設置中需要發(fā)揮一定的想象空間。問題教學法,在中學歷史的教學中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教學方法,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綜合和積極轉化,在傳統(tǒng)的教學基礎之上,運用問題教學法,使中學歷史的教學活動得到全面而積極地開展。
問題教學法是中學歷史教師通過設計教學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產生疑惑并提出解答方法,使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能夠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動性,讓
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中學歷史的教學內容,進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根據學生心理特征設計問題
中學歷史教師在對中學歷史課程的教授當中,想要合理使用問題教學法,需要完成好對中學歷史課程的問題設計工作,其中需要考量的不僅是教學內容中的問題,還有學生本身對設計問題是否能夠充分理解等。因此,中學歷史教師在平時的歷史教學問題設計中要充分針對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特點,讓設計的問題對學生產生誘惑心理,在問題的懸念中傾注較大功力,進而達到誘發(fā)學生圍繞著中學歷史課程問題展開積極思考和解答的過程,從而巧妙地引發(fā)學習任務,創(chuàng)造出最佳的中學歷史課堂學習環(huán)境。
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問題
中學歷史教師在對歷史課程的問題設計當中還要考慮到的因素是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包括學生當下的學習和理解分析能力,根據這些能力來完成中學歷史課程問題的設計,避免問題設計過于簡單或過于困難帶來教學方法的困擾。同時,教師在問題的設計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是否達到了解決問題的要求,在某些歷史課程問題的設計當中需要根據前后知識相結合的方法才能完成解答,教師要對這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讓學生在解決歷史課程設計的問題當中不會因為問題過難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除此之外,教師在對歷史課程問題的設計中還要注意,在設計的歷史問題當中,對課程的理解和學生的啟發(fā)是否有著足夠的作用,在某些歷史問題的解答當中,由于某些歷史遺留問題尚且還存在一定的疑惑,并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對學生的教育啟發(fā)當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有限。教師需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并且盡量避免該類問題的出現。
四、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問題
中學歷史教師在設計相關歷史課程教學問題時需要圍繞歷史課程的教學重點來完成對問題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要充分理解在歷史課程背后究竟需要中學學生學習哪些內容。例如,在“走上世界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課程當中,教師通過提問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歐洲經濟的發(fā)展有什么必然的聯系,讓學生充分領會到商業(yè)資本對于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發(fā)展具有的重大意義。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和解答明白背后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聯想和思考,這樣既讓學生充分發(fā)展了自身的思考能力,還突出了歷史課程教學的重點。
綜上所述,歷史課程中的問題教學法需要教師從多方面的原因著手進行考量。要重視問題教學法對于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在中學歷史教學當中要進行充分利用,讓這種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結合和發(fā)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陸光平.問題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中,2013(12):14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