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義歌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版本分析及自我體會
黨義歌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陽簫鼓》,它是中國古代具有代表特色的琵琶曲,此曲不僅具有很高的創(chuàng)作價值,更具有極高的演唱價值,大量花腔的使用也成為此曲的一大特點。本文從這首歌曲的演唱版本來淺析此曲的演唱特點。
隨想曲;《春江花月夜》;徐景新;演唱;表演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古曲音樂的發(fā)展也頗有特色,聲樂曲《春江花月夜》是由徐景新老師創(chuàng)作的一首隨想曲,這首曲子由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編而成。這首曲子大量借鑒和運用了西洋聲樂技巧中的花腔唱法,演唱者在演唱這首隨想曲時,既要在唱法上進行科學的訓練,又要使嗓音賦予一種優(yōu)雅的神韻,并要求具有那種擺脫了固定聲樂訓練的條條框框,真正的從內心深處去體味它的意境,傾注全身心的投入、不要用音樂帶動聲音,而要用聲音帶動音樂,用聲音創(chuàng)造意境。
吳碧霞,湖南常德人,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作為中國歌唱界的代表人物,吳碧霞在歌唱領域開拓了別樣的演唱特點,她的聲音純凈、清澈、甜美,被譽為“中西合璧的夜鶯”。這首《春江花月夜》也在吳碧霞的演繹中熠熠生輝,在演唱《春江花月夜》這首歌曲的時候吳碧霞表現出了思想感情的動力感。如她在演唱“江上升明月,江花點美景,春潮隨波千萬里,夜色沁人心”這四句歌詞的時候。吳碧霞用她細膩的聲線描繪春、江、花、月、夜的樂句,并用一種緩慢且弱化的音色來表現,把聲樂的流動性表達的淋漓盡致。從開頭到結尾讓人聽起來她就是在贊美江上明月、江花美景,使聽著如夢如換,仿佛置身于江南畫卷中。源源不斷的氣息,娓娓道來的感覺能給人一種飄逸寧靜的美。在演唱歌曲中的花腔段落時,吳碧霞的演唱狀態(tài)達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讓人們聽的十分過癮。她在花腔的處理上的音色與她唱西洋歌劇的時候有所區(qū)分,她增加了民族化的演唱方式,把花腔演繹的歡快跳躍,聲音不失晶瑩透亮、輕盈飄逸。這首《春江花月夜》讓吳碧霞唱出了大氣的感覺,另外她在舞臺表演上穿上一身簡單的禮服裙,上面花朵點綴,使她增加了一些俏麗感。
常思思是又一位把西洋歌曲與中國歌曲相結合而唱出自己獨特特點的青年表演演員。常思思作為一名民歌新秀脫穎而出,她不僅在民歌演唱中集靈巧、明亮、清澈于一身,更積極的學習了西方美聲演唱中的一些發(fā)聲演唱表演技巧。她的演唱給我以深刻印象的是把《春江花月夜》中描寫到的景物與自己的感情相結合,表達了追求美的真諦和美好愿望,從而賦予了這些景物以新的含義,匯成了一種情、景、樂水乳交溶的幽遠而美好的情境。她在演唱“江上升明月,江花點美景,春潮隨波千萬里,夜色沁人心”這四句歌詞的時候氣息連貫且流暢,咬字靠前,音色柔美干凈,表現出了一種寧靜致遠的意境。她的演唱在這種美好情感的帶領下,讓聽眾眼前出現一副副畫面,仿佛身臨其境。這樣的聲音具有美聲的靈活技巧,又融入了濃郁的民族韻味,個性鮮明讓人眼前一亮。第二部分花腔的運用是整首歌曲的重點把握部分,常思思在花腔的演繹中融入了她慣用的跳躍性花腔唱法,唱的飽滿而富有顆粒性。情感表達與前段形成鮮明對比,跳躍的音符和動感的節(jié)奏彰顯了一種靈動、歡快的情緒。她在演唱這部分時,心情激動,用詼諧而活潑的演唱賦予江水、天空、花林等景物以鮮活的生命力。最后一部分也是全曲情緒高潮之所在,雖然是對第一段的重復,但其所賦予的情感內涵己經改變。常思思在整首歌的演唱中把《春江花月夜》中的感情變化、力度變化、思想變化都用自己的聲音表現的淋漓盡致,延續(xù)了她一貫的大氣唱功,賦予了歌曲靈動的活力。
歌唱是語言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甚至,歌唱比語言更能真切地表達人的情感。通過對《春江花月夜》這首歌的演唱,筆者從中體會出了一些演唱方法和音樂情感的表達技巧。字頭要唱得輕且靈活,接著馬上唱出字腹,然后把這個字韻母的發(fā)聲狀態(tài)保持下去。在演唱的時候必須注意眼口協調并用,這樣才更有助于演唱和表演,才能真正的投入與此首歌曲的演唱。《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充滿江南水鄉(xiāng)味道的一首美好寧靜而又充滿活力的歌曲,情緒的表達是重中之重,必須把唱構思好。用聲音和音色把觀眾吸引到要表現的情境中來,情緒融入音樂才能在發(fā)聲時抓住聽眾的心,唱第二段花腔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的是有感而發(fā),花腔也不是一味的提高聲音的音量,要根據歌曲所表達的情緒而去演繹花腔,這個時候花腔的發(fā)展是行云流水的,只要注意節(jié)奏和強弱,動作不用太大。值得強調的是,唱花腔時眼睛必須是靈活有神的,而不是在那兒一味的想聲音。聲樂演唱要求“起承轉合”,在鋼琴進行SOLO之時,隨著音樂推上自己的情緒,這就是所謂的“轉”,這個“轉”要與前者“承”在情緒上有明顯的區(qū)分,這樣才能突出音樂的美感才更能抓住情緒。所以在鋼琴SOLO的同時,需要借助實物加入動作來更加深入的演繹歌曲。最后對整首歌曲的結尾處理應該是寧靜的,這時就要回到最初的美好悠遠安靜的狀態(tài),并在這種狀態(tài)下結束演唱。
一首《春江花月夜》充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把民族音樂傳入世界,也吸收了外來音樂的精髓。隨著中西方各種文化的交流越來越深入,中國民族唱法與西洋美聲唱法也開始彼此滲透、彼此融合、互相借鑒?!洞航ㄔ乱埂纷鳛橐皇拙哂袠O大藝術性和思想性的歌曲,不僅鍛煉了演唱者的演唱技法,也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作為中華民族音樂藝術之瑰寶像無數個明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