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天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體驗式教學理論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王曉天*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300387
摘要:體驗式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親身的體驗,通過創(chuàng)建一些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本文闡述了體驗式教學的研究背景,介紹了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體驗式教學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并且以建構主義理論和新課程標準為基礎,采用比較分析法,分析比較體驗式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的不同之處,體驗式教學的研究幫助教師和學生更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同時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以及促進新課程的教學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體驗;中學物理;體驗式教學
目前,物理教學方式中學者們對于講授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合作式教學研究的比較多,論述體驗式教學的書籍也有一些。例如在鄭金州的《體驗教學》這本書本中,論述了“體驗”是以體驗者的自身需要,認知結構,價值取向,情感結構和已有經(jīng)歷的自我去感受體驗的,一種個性化,生命化的學習方式[1]。辛繼湘的《體驗教學研究》一書中,他重視人的生命發(fā)展,也時刻注視著當下的教學思想,提倡以人為本,有利于良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2]。
但是國內外對于體驗式教學在物理教學的研究仍處于起步的階段,但是學者們對此也有一些研究書籍和期刊。雖然他們研究的側重點不一樣,但是都強調了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學生體驗,適時評價反饋的重要性。有的學者注重情感體驗,使課堂富有個性和生命,有的學者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展開活動,有的對于活動及時得以進行反饋評價,對課堂及時作出調整。本文使體驗式教學進入中學課堂,根據(jù)體驗式教學上的教育學和心理學基礎,分析具體的案例,分析討論體驗式教學在不同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用效果,并做出教學設計。
一、什么是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造實際的或重復經(jīng)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體驗式教學以人的生命發(fā)展為依歸,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它所關心的不僅是人可以經(jīng)由教學而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事物,還在于人的生命意義可以經(jīng)由教學而獲得彰顯和擴展。
二、建構主義在物理教學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案例分析1平拋運動教學案例分析
1.平拋運動教學案例
2.平拋運動案例分析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一般教學中用一個小實驗引出新課,創(chuàng)設類似的情境去探究解決問題,理解事物的建構主義教學觀.但是沒有親身體會,沒有體驗式教學更加深刻。而體驗式教學中也符合創(chuàng)設類似情境的建構主義教學觀,而且符合當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在學生面前時,學生也會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做出初步判斷,作出解釋的建構主義學生觀。通過參與小游戲,屬于感官體驗,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讓學生進入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體檢式教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帶著問題,到底應該提前多遠投放子彈?進入課堂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兩個案例都創(chuàng)設情境,但是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參與游戲,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能初步的做出判斷和解釋,體現(xiàn)了手的體驗比視覺體驗更加容易被學生理解,效果更好。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用平拋演示儀再現(xiàn)平拋運動,定量的研究平拋運動水平和豎直方向運動特點。體驗教學根據(jù)之前的情境,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容,讓學生親身參與活動,在心理上和行為上感受體驗,符合體驗式在親身參與過程中理解知識并且建構知識的親歷性。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本身應該自己去感受,去體驗,在親歷過程中理解知識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符合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并且把剛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另一個情境中,能對他進行解釋說明,體驗著成功的喜悅。在一般教學在引入的小實驗室的基礎上得出平拋運動的特點,符合新課程標準中從生活走向物理。
第三環(huán)節(jié),一般導入教學中應用書本上實驗,播放多媒體視頻再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符合對剛剛的實驗回顧加深印象,符合學生從真實的或者類似的情境中,獲得完整深刻、靈活運用的知識,培養(yǎng)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能力的教學觀。體驗教學在生活實際中運用新授的知識來解答,把學生帶到室外真正體驗平拋運動,比一比誰推得更遠,符合知識不能抽象存在,而要在具體的可感知的情境中,概念知識也不能單獨存在,要在一定是實際情境中被理解消化的建構主義學習觀。而且在推出比以前更遠距離時,實現(xiàn)了成功體驗,讓學生學習產生愉悅感,對學習更加有信心。最后還符合新課標讓學生體驗到物理來源于生活,而且加深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三、結論
本論文是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展開,基于建構主義理論,采用比較探究的研究方法,分析前人的期刊文獻,總結歸納體驗的分類及各自的功能。尋找中學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和教學策略,對于概念的教學可以采用模型法,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變的具體,規(guī)律教學可以將實驗和體驗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實驗之前先安排一個類似情景體驗,或者在實驗之后再重現(xiàn)體驗剛剛做的實驗。本論文針對體驗式教學如何在概念教學,規(guī)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有一定的可參考性,達到了以學生為根本的原則,體驗物理科學的能力,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增強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本篇文章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本文是對物理概念教學,物理規(guī)律教學和增強物理精神教學進行策略探討,還可以對整堂課的流程進行教學策略探討。
[參考文獻]
[1]鄭金洲.體驗教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
[2]辛繼湘.體驗教學研究[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5).
** 作者簡介:王曉天(1992-),男,河北邢臺人,天津師范大學研究生,主要從事學科教學(物理)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0-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