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探索

      2016-02-12 23:11:32任孝瑜
      太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外來文化中西文化跨文化

      任孝瑜

      (山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現(xiàn)象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燦爛與輝煌。因此,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深藏著一個中國夢、一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但是,正如史學家、國學大師兼教育家錢穆先生所言:“中華民族之復興,必然將建立在中國民族意識之復興,以及對于中國民族以往歷史文化傳統(tǒng)自信心復活之基礎上。我們認為,要發(fā)揚此一信念,獲得國人之共信,其重要的工作在教育?!苯陙恚瑖鴥?nèi)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社會上也出現(xiàn)了 “國學熱”,從電視媒體到紙質書籍,很多節(jié)目和書籍都冠以 “國學”之名。對這種 “國學熱”的現(xiàn)象,上海師范大學陳衛(wèi)平教授認為,“社會層面的 ‘國學熱’,映照出當代學校教育的一大明顯缺失,即缺少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彼J為,學校應該成為有效普及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F(xiàn)實也確實如此,不少的高校對大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并沒有足夠的重視,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設置、師資匱乏以及缺乏相應的教材等方面。很多人認為 “國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然而要真正領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并將其內(nèi)化、生活化、發(fā)揚光大,則要靠當代大學生,他們更應該承擔起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重任。

      在文化交流、碰撞日益頻繁激烈的今天,我們的教育自然不能固步自封,拒絕外來的先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從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當中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本,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并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正如費孝通所言:“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觸的多種文化,才有條件在這個已經(jīng)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p>

      2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與英語教學的關系

      2.1 “外來文化”一邊倒現(xiàn)象的根源

      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的。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也不可能繞過文化這一背景而單獨進行,它既是語言教學,也是文化教學,其核心就是讓學生掌握目的語語言,并用目的語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已為廣大外語老師所接受。因此,大多數(shù)英語老師都會 “不遺余力”地在語言教學中傳播著目的語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課也成為學生了解世界文化的途徑之一。這種做法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由于大學生還處在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思維活躍,樂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到外在的影響,同時又缺乏正確的辨別能力;再加之傳統(tǒng)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就導致了外來文化在大學生中 “一邊倒”的奇怪現(xiàn)象,西方文化充斥著我們的大學校園,真可謂無處不在,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影視劇、服飾、建筑、餐飲,年輕的大學生們似乎更熱衷于過洋節(jié)、吃西餐,而對于我們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卻敬而遠之,西方文化已經(jīng)對中華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顯然是不利的,這種文化傾向對大學生的民族價值觀的培養(yǎng)更是不利的。而且,脫離了我們自己的文化基礎,對外來文化的理解也只能是片面的,大學生首先要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才會有辨識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的愛國情操和民族情感。

      2.2 “中國文化失語”

      語言是傳播文化最有效的媒介,而文化的交流應該是雙向的。 “跨文化交流絕不能僅局限于對交流對象的 ‘理解’方面,而且還有與交際對象的‘文化共享’和對交際對象的 ‘文化影響’方面”。也就是說,既然語言是一種跨文化交流的工具,那就不應該只是讓外來文化走進來,也應該讓中華文化走出去,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正確地認識中國,體驗中華文明的魅力,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倍覀兊拇髮W生或者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正是我國對外交流的主體,因此大學生應該具備表達、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并肩負起這一艱巨的歷史使命。大家可能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不正是學英語的人的任務嗎?”但是事實上,由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缺失,我們的大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缺乏信仰,缺乏全面的了解,更不用說掌握其精髓,也就談不上能向別人、向世界去傳播了,這一 “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多學者和老師們的關注。 “當西方同行懷著敬意探詢Confucianism/Taoism (儒 /道)的真諦時,我們的學者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顧左右而言他”,這怎么能完成文化傳承和文化傳播的重大使命呢?

      3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大學英語教學既然非常重視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那么對于文化的理解和傳授就不應該是單向的、只是外來文化的傳播而完全忽視中國本土文化的傳授,這一點必須得到所有英語老師的共識,而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又不至于喧賓奪主,則還需要廣大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

      3.1 教師自身的提升

      3.1.1 英語教師需具備堅定的文化立場,不斷加強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

      “打鐵先得自身硬”,要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信,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老師的影響力是不容低估的。想想中國近代史上教授英文的大師們,哪個不是國學大師,又是貫通中西的大家?說起來真是慚愧,我們現(xiàn)代的英語老師也只能望其項背了!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先增強自己的民族自信,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加強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深刻理解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只有這樣才能帶給學生積極的影響。

      3.1.2 尋求途徑改革英語教學,探索中國傳統(tǒng)文化滲透新模式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英語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積極探索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新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講內(nèi)容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可以流暢地傳播中國文化;增加中西文化對比、討論;也可以開拓課外活動,鼓勵學生通過網(wǎng)絡、圖書館等多種渠道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中西文化對比的信息資源;也可以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專題研討等方式來學習、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

      3.2 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通過中西文化對比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

      3.2.1 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文化觀

      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并能夠用英語流利地表達我們的優(yōu)秀文化,以加深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每一種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優(yōu)勢和長處,學習外來文化可以取長補短,促進本土文化的發(fā)展和完善。因此,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外來文化的目的是促進自身發(fā)展,幫助學生樹立文化交流的平等觀念,不要盲目崇拜西方,不加選擇,簡單模仿。

      3.2.2 通過中西文化對比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中西文化的比較學習無疑是一種比較全面、恰當?shù)姆椒?,通過中西文化對比幫助學生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鑒賞能力。例如在介紹西方節(jié)日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從節(jié)日的歷史來源、慶祝方式、經(jīng)典食物、聚會活動等角度來分析比較中西文化的相同相異之處,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文化的共性與個性,啟發(fā)學生思考如何借鑒外來文化發(fā)展提升我們自己的文化。

      4 結束語

      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和責任,向全世界介紹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和基本國情,不斷提高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同時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取長補短,兼收并蓄,我們才能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大學生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主力軍,在大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上,英語教師是有文章可做的,但是,英語課的主要任務畢竟是學習語言,不能本末倒置;而大文章還得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各大高校來做,例如組織人員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和梳理、編寫傳統(tǒng)文化教材集、傳統(tǒng)文化師資培訓、傳統(tǒng)文化必修、選修課課程設置等等。弘揚中華文化,任重而道遠,革命尚未成功,同仁們還需努力!

      猜你喜歡
      外來文化中西文化跨文化
      書介:《中西文化關系通史》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02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如何克服語言教學中中西文化差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探討外來文化對中國陶瓷藝術的影響
      淺談外來文化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
      亞太教育(2016年36期)2017-01-17 18:16:59
      唐代女性妝飾中使用的外來材料
      淺析日本動漫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從電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望城县| 福贡县| 顺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岳池县| 濉溪县| 建水县| 黄浦区| 宾阳县| 玛纳斯县| 石景山区| 四平市| 舒城县| 潮州市| 西昌市| 吉木萨尔县| 望江县| 独山县| 九龙城区| 山东| 香港| 洛隆县| 鞍山市| 永平县| 灵宝市| 崇义县| 来凤县| 襄樊市| 金寨县| 靖远县| 新绛县| 孝义市| 通化市| 焉耆| 龙海市| 宜黄县| 锡林浩特市| 洮南市| 基隆市| 南川市| 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