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琴
(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 300350)
?
談高職院?!端刭|(zhì)修養(yǎng)與心理健康課》信念的滲透力
田慧琴
(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300350)
摘要:高職院校大學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直接參與者,且必將全過程參與。培養(yǎng)他們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德、嫻熟的技能、過硬的本領,實現(xiàn)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將“中國夢”融入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引領他們確立正確的信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zhì)修養(yǎng)與心理健康課;信念;滲透力
我國要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其深刻內(nèi)涵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有著重要指導作用。因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直接參與者和重要力量。學生們?nèi)绾卫斫狻爸袊鴫簟保繉W校如何將“中國夢”融入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植入學生的內(nèi)心,引領學生確立正確的信仰,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任務。
一、信念教育是高職院校重要任務之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边@個表述進一步體現(xiàn)了黨對教育的殷切期望。我們必須站在對黨和國家前途與命運負責的高度,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切實做好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引領學生確立正確的信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每個高職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實現(xiàn)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作為心理課教師必須了解高職學生的基本情況,特別在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學習動力、家庭環(huán)境等方面的實際情況,為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教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目前,高職院校招生渠道不同,有秋季招生、春季招生、自主招生,還有中高職“三二分段”招生等,不同入學渠道的學生構(gòu)成了高職院校??茖哟蔚拇髮W生群體。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不僅地域不同,家境不同,受教育的學校師資水平不同,乃至所在地區(qū)的教育資源也不同,考入高職院校的動機和原因也都不盡相同。這個群體中有報考志愿失誤的、有三本不愿意去的;有高考時生病了、還有高考時出現(xiàn)了焦慮沒發(fā)揮出自己正常水平的;有上高職院校就為畢業(yè)后好找工作的,也有學生本人高考成績只能上高職院校的,等等。在諸多情況中,其問題學生或是因為青春期叛逆、或是因為父母離異、或是因為父母離異后又再婚重組新家庭產(chǎn)生了新的矛盾等家庭問題,或是因為中學時段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是因為不適應中學教育管理問題等造成了中學輟學一年、二年,時間均不同。日后,當他們想重返學校時,靠自學、家教輔導、重讀等方式,再考入中職、職高、私立高中層次的學校,而后考入了高職院校。這些學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了學習方法欠缺,學習興趣不濃,職業(yè)意識尚未建立、職業(yè)素養(yǎng)尚未養(yǎng)成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要把引領高職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形成一定的職業(yè)意識、提升其綜合素質(zhì)作為重要任務,且列入院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并在教育教學中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真抓實干,引導培養(yǎng),使他們這個群體濃重正能量,逐步養(yǎng)成良好習慣、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為之而奮斗的信心。
二、《素質(zhì)修養(yǎng)與心理健康課》是信念教育的載體之一
(一)信念的形成
1.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良知是生命之根,根深才能葉茂?!洞髮W》中提到:要“明明德”、要“止于至善”,此含義就是讓人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修心養(yǎng)性。提示人們只有種下善念,才能收獲良知;種下良知,才能收獲道德;種下道德,才能收獲習慣;種下習慣,才能收獲性格;種下性格,才能收獲人生。
2.總書記對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2014年到北京大學考察,在師生座談會的講話中提到:“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扒嗄甑膬r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習總書記的這段話飽含深情。他不僅是對青年大學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時也對教育工作者重申了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必須遵循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規(guī)律,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fā)展”實施素質(zhì)教育三大途徑,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履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職責,完成好立德樹人的任務。
3.心理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效應
在心理學領域,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共同研究提出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英文為Pygmalion Effect,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或“期待效應”)說的是,你期望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所期待的。人的觀念通過不斷革新,可以促進思維、品格、身體、成就等方面的感悟。觀念改變,命運便隨之改變。當人的精神和欲求達成一致時,便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基于以上三點,結(jié)合我學院“崇實、求精、致良知”的校訓,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與教學實踐形成了“真正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念,旨在要求學生從心源入手,真實待己,真誠待人,正心、正念、正言、正行,在實踐中磨練明辨善惡是非的能力,善思善行,腳踏實地,精益求精地做最好的自己,以達到知行統(tǒng)一,德能兼?zhèn)涞呐囵B(yǎng)目標。
(二)信念的播種
在教學實踐中,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入手,充分發(fā)揮信念的力量;讓“真正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這個信念伴隨教學始終,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心里,影響和轉(zhuǎn)變學生思想,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克服自卑,解決自信心不足等問題,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較好效果。
1.發(fā)揮好“冥想”作用
所謂冥想,其字面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人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個人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它不是要消失意識,而是在意識十分清醒的狀態(tài)下,讓潛在意識的活動更加敏銳與活躍。冥想有提高個體幸福感和情緒平衡的作用,是個體通過身心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建立的一種特殊的注意機制。為此,筆者在第一堂課上,就嘗試自編冥想詞,利用集體冥想的形式引導和幫助學生了解高職院校的性質(zhì)與培養(yǎng)目標,認識自己學校的辦學實力、文化、傳統(tǒng)和就業(yè)方向,使其充滿期待地投入到高職學習和生活中來,同時將“真正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念植入他們心田。
2.利用好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在對方無意識或意識恍惚的狀態(tài)下輸入嵌入式催眠指令的語言,以達到某種特定的行為效果。筆者堅持在每堂課開始,讓學生全體起立,首先做心理保健操,隨后大聲說出“真正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實踐證明,這種形式起到了讓信念滲透到學生的潛意識、使其潛移默化發(fā)揮作用的目的。
3.組織好互動和體驗
本課程的授課離不開團體互動和體驗,互動和體驗環(huán)節(jié)是深受高職學生喜愛的環(huán)節(jié)。筆者通過心理測試以及自我開發(fā)的“幸福家園”、“成長樹”、“中德好舍友、”、“信任之旅”、“心繩”等室內(nèi)外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發(fā)現(xiàn)朋輩身上亮點,漸漸地開始“真正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之旅。
三、《素質(zhì)修養(yǎng)與心理健康課》中信念滲透的力量
在教學實踐中,深刻地領悟到:要想達到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健全人格、重拾自信的教學目的,教師必須了解授課學生的需求,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流程,深入淺出地將知識點串成知識鏈條傳授給學生,在不同的授課形式和授課內(nèi)容中滲透“真正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念。
很多同學在課程結(jié)課時都寫到自己由心理的變化,進而產(chǎn)生了行動或行為上的轉(zhuǎn)變與進步。對于學生的這種變化,作為教師是可以觸摸到的,比如課堂出勤率的提升,遲到率的降低,專注率、互動率和參與率的提高等等,無不給教師以教育教學的成就感。一學生課后感言:“開始上課的時候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只是帶著一絲好奇,但是每次上課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始,心理慢慢已經(jīng)開始變化,好像在心里丟下了一粒種子,隨著種子的扎根發(fā)芽,“真正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念已在心里烙印,沒事的時候,時常會出現(xiàn)這句話的影子。一句話,影響了我們的心性?!惫P者認為,這就是信念的力量,這就是信念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力。
總之,鑒于高職院校學生入學背景較之復雜的情況,開設《素質(zhì)素養(yǎng)和心理健康課》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做到課堂有效,教師必須做到有教無類,要用信念引領學生、行動示范學生,在學生的心田播種下正能量的種子并不斷給與養(yǎng)料,相信學生的內(nèi)心定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意志變得越來越頑強,生命成長變得越來越健康。
參考文獻:
[1]奧里森,斯威特,馬登.信念力[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1.
[2]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約翰·貝曼.薩提亞冥想[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
[4]列納德·蒙洛迪諾.潛意識[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A Brief Talk about the Penetration of the Belief in the Course of the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IAN Hui-qin
(TianjinSino-Germa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Tianjin300350)
Abstract: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e direct participants in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and they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hina dream. Through cultivating their persistent belief, good morality, adept skills and excellent ability, they can realize the goal that has belief, dream, struggle and dedication. We should integrate China dream into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so as to help them establish the correct faith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graduate; the Course of the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Faith; Penetration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82X(2016)03-0125-04
作者簡介:田慧琴(1965-),女,天津市人,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副研究員,學士學位,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及心理健康教學與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