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詠梅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曹詠梅
新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真正統(tǒng)一起來,使每一位學生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在新課程標準體系下,教材容量大,在課時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如何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有效教學是解決此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以下是本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新課標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以期能與大家共同探討。
教學是一種責任,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我不僅平時訂閱了《中學語文》等大量的專業(yè)教學雜志,還經常瀏覽關于中學語文教學的網站,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鉆研新教材、新教法。
在課堂教學前,教師應該有明晰的目標,明確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還要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和已有的學習經驗,預見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問題和反應,教師用什么樣的方法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后讓學生干什么等等,都要心中有數。比如在教《荊軻刺秦王》時,重點是學習荊軻那種剛毅不屈,慷慨赴難的精神,但是我預設了 “怎樣認識荊軻和荊軻刺秦王這一行動”?從而在課堂上有效的指導學生認識到作者的局限性:從荊軻刺秦王的做法來看,這種個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圖憑借個人的拼殺來改變歷史的進程更是不可能的。
新課標要求課堂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但并不是不需要老師,實踐證明,要想使課堂教學有效進行,必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只有在課前明確教學目標,精心準備,有的放矢,才能在課堂上收放自如,讓課堂活而不亂,也才能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切準備都是為了課堂上的實際操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效課堂首先要導入得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很快帶進課堂。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快沉浸在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中來。比如我在教《燭之武退秦師》中,就運用了情趣導入法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學們,從某種角度看,人類的發(fā)展史可以說是一部軍事外交的發(fā)展史,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軍事外交家,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既保國家人民安全,又為中國歷史寫下一篇篇瑰麗詩章。燭之武就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導語之后自然而然的進入到課文的學習。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內容堅決不講,學生通過討論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堅決不講,可講可不講的內容堅決不講,語文課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教師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循序漸進,分清主次,精講精練,有舍有得,突出重點,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再次利用多種資源,實現信息化教學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教學手段也日益更新,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上不僅能過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情境,而且能夠多渠道傳播信息、增加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得更輕松,更愉快,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提高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在教羅森塔爾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時,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從而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奧斯維辛是一座人間地獄,也更容易認清納粹的罪行。
課前明確目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準備,抓住課堂是高效課堂的主戰(zhàn)場,而課后有針對性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有效延伸,學生能不能把課本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僅僅看課堂上的表現并不夠,還要看他能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活學活用。因此,教師在課后要給學生針對性很強的練習,使學生在課后更好地鞏固、加深課堂所學內容。
比如給高三授課時,在課堂上我詳盡的給學生復習了古文中的特殊句式,也做了一定量的相應練習,課堂上,學生掌握情況很好,但為了達到鞏固的目的,我又布置了一些課后相應的練習,事實表明這種遷移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高效課堂的有效延伸。
在高效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能夠做到重視課前準備和精心安排教學設計以及布置很好的延伸練習,但往往忽視教師自己的教學反思與總結。事實上,教師在毎上完一節(jié)課后,認真的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回顧和總結,寫好教學后記,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促進自我成長的有效手段,也是新課標下,持續(xù)不斷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有人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教師可以在教學后記中記錄教學過程中的困惑、成功與失敗,記錄課堂上對教學目標的實施和完成情況,尤其可以記錄教學過程中閃光點。這些教學靈感突如其來、稍縱即逝,通過教學后記可以捕捉到,這是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可遇而不可求,可以適當的彌補課堂上的教學遺憾。因此,教師寫好教學后記,時時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審視自己教學時所走過的心路不僅是拓寬教學思路,及時補充教學內容的新鮮血液,而且是提高高效課堂教學有效性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之一。
★作者單位:甘肅蘭州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