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紅蓮
跨越三重門 成就語文夢
——關于中考語文復習的幾點思考
牛紅蓮
中考語文命題以其廣闊的視野、豐厚的積淀、典雅的文化引領著語文教師去拓寬語文復習的廣度與深度,去挖掘語言運用的詩意與張力,去思考語文素養(yǎng)的溫度與遠度。還語文復習以本來面目,讓學生跨過積累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三重門,必能使語文復習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佳的復習效果。
語言積累是語文學習之母,是語文復習之源,抓好源頭,語文復習才能源遠流長。
首先是字詞的音形義的積累?!墩n程標準》中對初中漢字教學的規(guī)定是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若語文復習中把這三千多的漢字一一過關,既無時間,也無效率。不如教給學生漢字的造字方法,讓學生通過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去判斷、辨別。如“染”字的書寫,教學中讓學生思其源,知其是會意字,再輔之以拆字法引導學生,“染”的本義是用取自草木的汁浸泡絲帛絹布使之著色?!熬拧笔俏难晕闹刑撝付啻危挥卸啻沃?,才能使其染色,這樣就能避免學生寫錯別字。再如辨析形近字 “崇”、“祟”,兩個字都屬于上下結構,“崇”是形聲字,上形下聲,“宗”指“祖宗”,“祖宗如山一般偉大”就不得不令人“崇拜”了?!八睢睍庾?,“示”指“祭祀臺”,本義是名詞,指祭祀、占卜時出現(xiàn)的災禍跡象,如暗中作祟。讓學生了解這些原理,教師再將課文中出現(xiàn)的漢字給學生進行梳理,學生自然能在枯燥的積累中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
我在復習中嘗試從三個方面進行梳理,一是分冊積累一些字音易錯、字形易混的漢字進行音形互譯;二是將一些四字詞語進行默寫填空;三是找出音近形似字進行比較鑒別。在復習中,我為學生遴選了百來對詞語,讓學生通過追溯漢字的來源,品悟文字的樂趣。
其次是積累經(jīng)典古詩文。初中語文必學古詩文共73篇,附錄古詩文60篇。引導學生涉獵經(jīng)典,親近歷史,就是引導學生去發(fā)掘我們民族的語言之根、情感之根。
在教學中,可以從各個時期的文化特點入手,引領學生站在一個高瞻遠矚的角度去積累古詩文:四書五經(jīng)知真善美,先秦諸子散文思治國,漢賦魏晉文化品風骨,唐詩宋詞元曲明特色,明清小說辯時弊。站在更高的角度,學生定能豐富經(jīng)典詩文的積累。
只有穿過字詞的大門,才能找到理解語言的回廊曲欄,嗅到語言的異樣芬芳。
中考復習中,有教師將所有的語言訓練都落到了“題海戰(zhàn)術”中,認為試卷中沒考到課內(nèi)閱讀文,全部文題都取材于課外,教材可有可無??v觀這幾年的中考命題,你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命題都源自于書本,自閉卷考試以來每年的音漢互譯都源自書本,2009年《德化白瓷》中稱謂的雅俗之別,2010年《智慧的美麗》中人物對話的間接引用與直接引用的轉(zhuǎn)化;2011年《尾》的準確定義;2012年《亦慈亦讓沈從文》中的讀書卡片,無不能在課文中找到命題的影子。所以,復習中請讓學生走進教材,讀出美味,品出詩意。
當然,不是放任學生漫無目的的讀書,而是有的放矢的指導,將只可意會的中考復習變成既可意會又可言傳的語文知識技能。如針對七年級上冊中《春》、《濟南的冬天》、《綠色蟈蟈》和《夏感》、《郭沫若詩兩首》等多篇課文的“研討與練習”,進行“修辭手法的理解與運用”的專題復習。既讓學生理解語文學習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又讓學生能抓住修辭進行仿寫與描寫。針對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爸爸的花兒落了》《丑小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等課文后的“研討與練習”,進行“揣摩文中關鍵句子的含義和作用”的專題復習,教給學生把握中心明情感,結合文體理思路,注重結構攝全文的方法。授之以漁,必能讓學生遇到無路之境柳暗花明。再如八年級上冊可進行“體會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提高語言欣賞品味”的專題復習,八年級下冊可進行“結合語境,揣摩關鍵詞語的含義”的專題復習。九年級上冊可進行“梳理文章表達思路與要點”的專題,九年級下冊可進行“提取信息,表達心得”的專題復習。
這些復習既以書本為例,又能以點及面統(tǒng)攝所有文章,若組織得法,可以撥云見霧,柳暗花明。
巧妙的運用語言,才能打造一枝生花妙筆。中考試卷中不管是10分的漢字、60分的閱讀、50分的寫作,都需要學生靈活運用語言。有了之前的語言積累與理解的文化積淀,再讓學生跨過語言運用的門檻,就顯得輕松靈活了。在這里,我想就重頭戲“作文”來談談我的一些嘗試。
首先是以教材去指導寫作。
讓學生在《羚羊木雕》、《故鄉(xiāng)》、《我的叔叔于勒》中認識到插敘這種記敘順序的運用能讓波瀾不驚的湖面激起美麗的浪花;讓學生在《背影》、《老王》、《孔乙己》中感悟到細節(jié)描寫能讓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你面前;讓學生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品讀出文章結尾如豹尾一樣有力,必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讓學生在《蘆花蕩》、《故鄉(xiāng)》中感悟環(huán)境描寫能渲染氣氛;讓學生在《散步》中感悟樸實平凡的小事能領悟心靈的感動……
通過這些內(nèi)引外聯(lián),讓學生走進教材,又外聯(lián)生活,將語文的實踐落實到寫作中去。
其次是以習作去指導習作。
以學生的美文、病文去指導學生的習作。讓學生美文中品味生動的語言,抓住寫作的素材,把握文章的立意,擇其善者而從之;讓學生在病文中推敲修改,棄其糟粕,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在作文教學中始終以“寫真話訴真情”去選擇素材,采取了集體備課、分類作文、好文共展等多種方式去作文練筆。
妙筆在學生不斷的演繹中變成一個傳奇,去打造語言文字運用的傳奇,去采得百花釀造甜蜜。
★作者單位:湖北當陽市玉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