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紅果王 會(.中共湖州市委黨校,浙江 湖州 33004;.中國石油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66580)
?
讓導師成為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
閆紅果1王會2
(1.中共湖州市委黨校,浙江湖州313004;2.中國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青島266580)
摘要:固有的育人職責、當今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以及“導學關系”的存在,讓導師作為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成為必然和可能,導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及自身的道德情操是一部可供碩士研究生學習、觀摩的“活教材”。然導師隊伍的異質性、多樣性以及師生關系異質化的現(xiàn)象影響了導師的育人效果。發(fā)揮“活教材”的育人作用既需要完善導師隊伍建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應該根據(jù)碩士生的身心特點不斷探索新的教育內(nèi)容與教育方法。
關鍵詞:導師;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教材
“活教育”的倡導者陳鶴琴先生認為:所謂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會的“直接的書”,即讓學生在與自然、社會的直接接觸中,在親身觀察中獲取經(jīng)驗和知識。[1]陳先生對“活教材”的提法在不否定書本的同時,更多的是強調教育要從尊重人的主體性出發(fā),讓受教育者在親身的實踐和經(jīng)驗中獲取不斷變化、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活”的知識。活教育的思想啟示我們,在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要重視課堂的教育作用,更要運用好導師這部日臻變化、發(fā)展、濃厚的“活教材”。
(一)導師育人是貫徹黨和政府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針、政策的客觀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鮮明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并且明確要求廣大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履行好自己的育人職責,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也明確提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核心任務,這主要體現(xiàn)在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上,而高校人才質量的高低又由人的知識、能力、思想政治品質等綜合因素來衡量。因此,作為主要負責人的導師,在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承擔相應的教育責任,履行一定的教育義務。
(二)導師育人是目前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所決定的
在市場經(jīng)濟主體化的今天,多元化的文化、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及多元化的人生追求正悄悄地影響著碩士研究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處在社會主義轉型關鍵時期的中國社會,凸顯出前所未有的多種矛盾和尖銳問題,這些社會矛盾與社會危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碩士研究生價值觀念和人生選擇。尤其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受上述因素影響,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觀念顯得參差不齊、日趨多元化甚至出現(xiàn)價值觀扭曲的現(xiàn)象。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發(fā)揮導師的育人作用,在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及時地予以必要引導成為必然。
(三)特殊的“導學關系”為發(fā)揮導師活教材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
導師之所以稱之為導師,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導師具有高深的學術造詣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導師本身就是一部難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導師的思想、觀念、舉止等潛移默化地熏陶著自己的學生。這是因為導師與碩士研究生之間存在著一種“導學關系”,無論是在碩士生的學習和科學研究中,還是在日常生活里,導師與碩士研究生接觸相對較多,是其學習和生活中較為親密的人。這讓碩士研究生一方面對導師佩服與敬仰,另一方面對導師的日常教導與囑咐言聽計從。獨有的導學關系為導師育人提供了便利與條件,這讓導師作為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成為可能。
導師在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但這部“活教材”作用的發(fā)揮仍受一定因素的制約,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導師的育人作用。
(一)導師的異質性與碩士生的個性化
導師的異質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導師類型的多元化、導師追求的多樣化、導師思想政治素養(yǎng)水平參差不齊等方面。有研究者依據(jù)對經(jīng)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的重視程度,將導師分為奮斗拼搏型、經(jīng)濟實利型、順其自然型和學術至上型四類;也有學者依據(jù)不同的追求將導師分為:工作務實型、學術理想型和中庸型三類。[3]不同類型、不同追求的導師本身在學術水平、思想觀念、道德情操以及如何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的觀點上是不同的。同時,由于碩士研究生個性突出,獨立性強,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其價值取向趨于現(xiàn)實化,其讀研動機也變得多種多樣,這些讓導師在塑造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方面收效甚微。
(二)導師隊伍結構的多樣性
導師隊伍結構的多樣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導師的年齡、導師和所帶學生的比例等方面。目前高校中存在相當一部分年輕的導師,與老教師相比他們思想活躍,崇尚民主與自由,追求個性與多元化,但自身的育人經(jīng)驗相對不足;師生的比例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活教材”的育人功能,一對多的師生比例可能會導致“放羊式”的教育,達不到應有的育人效果,而一對一或一對少的師生關系相對來說有利于取得不錯的育人效果,但這可能使導師的育人潛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不利于優(yōu)化導師育人的資源配置。在發(fā)揮“活教材”教育作用的時候不可忽略導師隊伍多樣性的狀況。
(三)師生關系的異質化
在高等教育領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之間的師生關系在整體上是密切聯(lián)系的、健康發(fā)展的,既存在學術上的授受,又體現(xiàn)出人格上的平等,而在社會道德上主要是由導師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多元化思想與觀念的盛行、物質崇拜顯現(xiàn),一小部分導師和碩士研究生間的師生關系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比如近些年來高校研究生稱導師為老板已見怪不怪。[4]師生關系既有師傅與學徒關系,也有老板與員工間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在高等教育日趨世俗化的今天,這種異化了的師生關系也影響著導師育人作用的發(fā)揮。
發(fā)揮“活教材”的教育作用既要堅持導師在育人中的主導作用,又要調動碩士研究生在生活、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這就需要導師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根據(jù)碩士生的年齡特點與階段特征,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與形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與特點,并在處理師生關系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注重導師隊伍建設和碩士生全程式教育
首先,要完善對導師的遴選,將是否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是否具備堅定政治立場作為選擇導師評審的一個條件,而非單單看其學術水平,將學術能力與育人能力同時作為導師的準入門檻,從源頭上選好“活教材”。其次,要建立和搭配科學合理的導師隊伍結構,形成男女性別平衡、年齡結構適宜的導師格局。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不同年齡階段導師間的座談與交流,形成相互學習、彼此借鑒、揚長避短的良好局面,在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形成教育的合力。再次,對現(xiàn)有的導師和新上崗的導師要進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這樣做一方面是加強導師的育人意識,強化其育人觀念,另一方面是讓他們及時掌握最新的育人知識理論,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領域與社會動態(tài),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保證“活教材”擁有源頭活水。最后,導師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的全程教育,并將思政教育的內(nèi)容融入其中。尤其是在碩士研究生入學時要指導他們做好學習計劃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培養(yǎng)其良好的合作觀念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在前期的課程學習中要引導他們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踐中培養(yǎng)其敢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后期的課題研究和畢業(yè)論文撰寫中要循序漸進地引領他們了解科研、參與科研,直至其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維并能勝任一定的科研任務;在擇業(yè)過程中要適時了解其思想動向,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盡可能地做好就業(yè)推薦,讓其所學能夠有用武之地,能夠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結合起來。
(二)針對教育對象豐富教育內(nèi)容
“活教材”育人作用的發(fā)揮必須遵循碩士研究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考慮其個性化特征,但并不意味著導師要遷就其發(fā)展。一方面,大多數(shù)碩士研究生處于青年階段,他們活力四射、精力充沛,樂于追隨社會潮流。導師要根據(jù)這一特點,揣摩其內(nèi)心世界,聯(lián)系近期社會潮流,融入新的教育內(nèi)容。具體到現(xiàn)階段,導師要巧妙地選取以下內(nèi)容做好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的講話”精神為契機,與自己的學生及時約談,探討應如何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為偉大“中國夢”的早日實現(xiàn)而努力,讓這種不畏艱難、敢于擔當?shù)恼芰吭谄渌枷胝谓逃械靡约皶r傳遞;二是為學習實踐“中央八條規(guī)定”的精神,導師要恰當?shù)倪x擇時機帶領自己的學生參加校內(nèi)外的“光盤行動”,并定期交流心得與體會,做好活動總結,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的節(jié)約意識與樸素觀念,使其形成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三是導師要根據(jù)最近社會中重燃“向雷鋒學習”之風,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學生一起參觀“雷鋒紀念館”,并與學生討論當代雷鋒郭明義的先進事跡,讓碩士研究生近距離地感知雷鋒、熱愛雷鋒、學習雷鋒,在“雷鋒精神”的熏陶下增強其在思政教育中的集體觀念和奉獻精神。同時,碩士研究生自主意識強烈,獨立性較強,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同。對此就需要導師在育人中加以靈活地處理和引導,既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育人,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而進行因材施教,還要根據(jù)碩士研究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其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師生攜手共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發(fā)揮活教材的育人作用,師生必須攜手共建“以人為本、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換位思考”的新型師生關系。古代社會“天、地、君、親、師”思想的提出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名言的流傳,不僅指出了教師崇高的地位,也反映了尤為親密的師徒關系。曾經(jīng)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演繹到現(xiàn)代社會更多地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即師生之間要學會換位思考,遇事多從對方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到對方的需要,既做師生,亦為益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為導師育人作用的發(fā)揮提供一個優(yōu)良的環(huán)境氛圍,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的日常行為,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提供必要保障。具體表現(xiàn)為:一方面導師要發(fā)揮“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作用,以精湛的學術造詣來引導碩士研究生,以高尚的人格來熏陶碩士研究生,要給其無微不至的關愛,關注他們的身心成長,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及個人想法并加以引導和教育;另一方面作為碩士研究生要尊敬自己的導師,善于聽取導師的意見,虛心接受導師的指導和教育,以真誠的態(tài)度向導師學習其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同時,導師與碩士生之間要打破上下尊卑的觀念,善于交流并暢所欲言,表達個人的思想觀念,敢于堅持多樣化的學術觀點,樂于互相借鑒與學習,讓師生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氛圍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總言之,在思想觀念多元化的今天,加強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日益重要和尤為緊迫。他們作為未來國家發(fā)展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高層次儲備人才,更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我們既要充分看到導師在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較優(yōu)勢與重要作用,又要找出制約導師育人的各種因素,分析探究相關問題,權衡利弊得失,進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與對策,才能更好地讓導師這部“活教材”在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465.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
[3]戴雪飛,蔡茂華.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與發(fā)揮[J].思想教育研究,2011(4):107.
[4]劉懷玉.老板文化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6):50.
作者簡介:閆紅果,男(漢族),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成人教育與德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