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洪
(黑龍江省寧安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黑龍江 寧安157400)
?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診斷與治療
朱一洪
(黑龍江省寧安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黑龍江 寧安157400)
摘要: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于感染病毒而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主要特征是腹瀉、嘔吐。該病通常在冬春寒冷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因此養(yǎng)豬戶也將其稱為“冬季拉稀病”。該病通常是2周齡內的哺乳仔豬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而超過5周齡的病豬很少發(fā)生死亡。通過多年的基層實踐經驗,現總結該病的臨床癥狀與治療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豬;傳染性胃腸炎;診斷;治療
1流行病學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為RNA型病毒,能夠存在于病豬的體液、所有器官以及排泄物中,其中在腸系腸淋巴結、十二指腸組織、空腸中含有最多的病毒。該病毒對陽光非常敏感,經過6h的陽光曝曬就能夠被滅活,紫外線能夠迅速滅活該病毒,一定濃度日常使用的消毒藥也能夠將該病毒殺滅。
各種日齡的豬只都能夠感染該病,但是豬只日齡越小,感染后的病情更嚴重,造成的死亡率也更高,一般仔豬2周齡內感染該病的死亡率能夠高達90%~100%。該病在深秋、冬季、早春氣候寒冷時容易發(fā)生。該病主要是由于豬只采食被病毒污染的飼料,通過消化道使其被感染;還能夠通過空氣進入呼吸道而傳播,尤其是豬舍完全封閉,濕度過高,飼養(yǎng)密度過大,更容易使該病傳播。老疫區(qū)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者間歇性的地方流行性發(fā)生,主要是6日齡至斷奶后2星期的仔豬容易發(fā)病,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低于新疫區(qū)。
2臨床癥狀
仔豬:患病仔豬中大約50%表現出短暫的體溫升高,一般達到40.2~40.6℃,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發(fā)生嘔吐以及明顯的水樣腹瀉,排出呈灰白色、淡綠色或者黃色的糞便,且混有凝乳塊,散發(fā)腥臭味,但沒有血液,對糞便進行酸堿度檢驗,結果呈酸性。病豬發(fā)病后,經過2~7天出現死亡,及時病豬能夠耐過,也導致生長比較緩慢。
母豬:少數妊娠母豬患病后會發(fā)生流產,哺乳母豬往往和仔豬同時發(fā)病。患病母豬表現食欲減退,出現嘔吐,接著發(fā)生腹瀉,有些病豬體溫有所升高。哺乳母豬患病后會導致乳房收縮,減少或者停止泌乳,導致仔豬由于饑餓和脫水出現嚴重的死亡現象,且尸體極其瘦弱。
育肥豬:隨著豬只日齡的增長,對該病的抵抗力不斷增強。病豬精神較差,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體溫基本正常或者稍微偏低,出現水樣腹瀉,排出呈茶褐色、灰色、黃綠色不等的糞便,其中含有少量的沒有消化的食物或者氣泡。正常情況下,病豬經過7天能夠耐過,只要停止腹瀉,往往不會再出現復發(fā),且?guī)缀醪粫l(fā)生死亡。
3病理變化
病死豬尸體嚴重脫水,體表被糞便污染。主要在胃和小腸內出現病變。病豬胃內被凝乳塊填滿,胃底黏膜發(fā)生充血、出血;小腸內被灰白色或者黃綠色液狀物充滿,且含有泡沫和沒有完全消化的小乳塊,小腸壁明顯變薄,彈性變差,導致腸管明顯擴張,甚至呈半透明狀,腸系膜血管擴張充血,腸系膜淋巴管內沒有乳糜存在,淋巴結發(fā)生腫脹;沿縱向剪開空腸,并將腸內容物用生理鹽水沖掉,平鋪在玻璃平皿內,在加入適量的生理鹽水,放于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發(fā)現空腸絨毛明顯變短,這也是該病主要的病理特征。
4診斷
根據該病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能夠進行初步診斷。必要時可對空腸絨毛萎縮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出現彌漫性無邊際性的萎縮,就基本能夠診斷患有該病。確診還需要通過血清學方法,一般是采取免疫熒光抗體試驗。
5治療
哺乳仔豬:由于仔豬發(fā)病時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盡可能減少死亡數量。對整個豬群緊急接種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二聯弱毒苗,妊娠母豬一般在分娩前30天進行接種,而所有育肥豬、仔豬也都進行接種,通過在后海穴注射疫苗,通常能夠持續(xù)6個月免疫期。每頭公、母豬的注射用量為2~4mL,每頭哺乳仔豬和保育仔豬為1 mL,每頭生長育成豬為2 mL,沒有發(fā)病的1~2日齡仔豬也要注射0.5 mL。給全部豬只飲用口服補液鹽,一般按1000 mL飲用水中添加20g葡萄糖、2.5g碳酸氫鈉、1.5g氯化鉀、3.5g氯化鈉進行配制,同時還要添加適量的抗生素,任其自由飲用,用于避免發(fā)生細菌性繼發(fā)感染,同時糾正體內出現的電解質紊亂,預防仔豬由于脫水酸中毒而引起死亡,有效降低死亡率。另外,還可在1000 mL口服補液鹽中添加50g“加康”(主要成分是微囊化的氟甲砜霉素、免疫增強劑、抗耐藥因子等),混合均勻,給每頭豬喂服5~10 mL,每天3~5次,連續(xù)使用5~7天,也能夠防止發(fā)生死亡。病豬腹腔注射20 mL葡萄糖甘氨酸溶液,在2000 mL蒸餾水中添加9.26g氯化鈉、43.2g葡萄糖、0.13g檸檬酸鉀、4.35g無水磷酸鉀、6.6g甘氨酸以及0.52g檸檬酸配制?;疾∝i因腹瀉排出水樣糞便,或者在母豬乳頭上噴灑或涂抹主要成分為溶菌酶的環(huán)境調節(jié)劑,讓仔豬食用。
肥豬及生長肥育豬:飼喂容易消化的飼料,且將飼喂量降低為正常喂量的1/3,供給足夠的飲水,還可在溫水中添加恩諾沙星和口服補液鹽,任其自由飲用。當病豬精神萎靡、食欲廢絕、出現嘔吐、嚴重脫水時,采取靜脈滴注,分別注射250~500 mL濃度為50g/L葡萄糖鹽水,10~40 mL濃度為50g/L的碳酸氫鈉,20 mL維生素C,50~200mg維生素B6,連續(xù)使用3天。另外,按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0.2 mL病毒瘟立克注射液,每天2次,連續(xù)使用3天。
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2-0104-01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作者簡介:朱一洪(1980-),女,大專。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