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煥君
(衡水學院應用化學系,河北 衡水 053000)
?
慕課影響下分析化學教學的改革初探
高煥君
(衡水學院應用化學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現(xiàn)階段我國慕課的情況及慕課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對于分析化學理論和實驗課的教學現(xiàn)狀,我國各高校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內容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并提出了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對于慕課內容、形式教師要理性選擇不可盲目。
關鍵詞:慕課(MOOCs);分析化學;教學改革
“慕課”是新近涌現(xiàn)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澳秸n”是英文MOOCs的音譯,其中,“M”代表Massive(大規(guī)模),與傳統(tǒng)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MOOCs課程注冊學習的人數(shù)可以有上萬人,最多達16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只要想學習的、有條件的,都可以進來學習,不分國籍地域;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學習、評價、討論互動在網上即可完成,不受時空限制。 “C”則代表Course(課程)。
“慕課”始于2011年秋天,興起于美國。2012年,被《紐約時報》稱為“慕課元年”。
繼國外幾大慕課平臺之后,為順應“潮流”,國內很多高校正在積極建設慕課課程及慕課網站。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北京大學的 “北大公開課”網站、教育部、財政部共同啟動實施的—“愛課程”網等中文慕課平臺相繼上線。其中復旦大學在2014年4月1日正式登陸全球MOOCs平臺Coursera,首門課程是程士安教授的《大數(shù)據與信息傳播》。這預示著中國的大學將直面MOOC帶來的機會與挑戰(zhàn),開啟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探索。
目前,慕課課程雖不少,但是受技術、內容等制約,到目前慕課還只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影響還不太大。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曾提出警告:“在線課程不可能取代傳統(tǒng)課堂,但會倒逼大學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否則,我們的大學容易淪為一流大學的教學實驗室和輔導教室?!蹦秸n來襲,高校教師需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推動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升教學質量進行教學改革。兼顧課程本身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在其影響下分析化學教師也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主要是從理論和實驗課兩方面進行了探究。[1-2]
1化學理論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
分析化學理論課的特點“散”、誤差理論貫穿其中。分析化學不同于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其主線不似前者明顯;知識點多而散,且每一部分有每部分的特點要求及注意事項。學生難以全面掌握,而且大量簡單的知識點的綜合運用就更加困難。因此分析化學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基礎上可以引進慕課教學法??梢宰约褐谱髂秸n或引進其他院校的。筆者認為可以以傳統(tǒng)課堂教學形式為主,有機引入慕課課程的一些形式和內容,二者相互補充,形成適于本校特色的離線+在線的混合式教學形式。
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的認知水平、自學能力、自制能力、學習動機及目的性不強。而且本校學生是住宿制比較集中。如果學習是在慕課平臺上觀看視頻學習、完成作業(yè)、分享作業(yè)、完成考核,有慕課平臺記錄、收集學習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數(shù)據。這樣老師的監(jiān)控往往處于缺失狀態(tài),敘述視頻學習不認真、作業(yè)抄襲、師生互動不是本人等情況難以避免。
為避免以上情況可以采用混合式學習法。離線+在線兩者并行。離線部分主要是課堂教學、集中答疑等,課堂教學內容講解知識點以、知識點之間、練習題的思路;對于學生作業(yè)、在線練習、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一些共性問題和疑難問題需要總結歸納的內容等仍可以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
理論課中引入慕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綜合素質及水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注重動手能力較強,要求學生反復練習,對學生的基本操作要求比較嚴格。但實際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反復照本宣科,正確操作和終點顏色的判斷與標準有一定差距,易使學生產生急躁心理。
在實驗課的改革中,我們引入了視頻教學。嚴鈺鋒等[3-4]引入了虛擬實驗,通過網絡技術虛擬實驗環(huán)境,學生可以通過在線操作,來完成整個實驗的過程。從而克服了時間、空間、實驗設備數(shù)量不足等諸多限制,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及時與標準比較,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改正。目前,虛擬實驗仍然在發(fā)展探索中。張永春等也在網絡教學平臺和開放實驗室進行了探究。
虛擬實驗、網絡教學應輔助傳統(tǒng)的實驗課堂教學,二者不可替代且以實際實驗課堂教學為中心。在實驗中會有各種因素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程度,而這些因素往往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或實驗者本身操作的錯誤慣性,學生最終還是要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通過具體實驗來熟練掌握正確的操作及處理遇到的各種影響,教學更直觀形象,而學生的是感性知識也是在實驗過程中獲得的。只有二者進行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3結語
MOOCs對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是顯而易見,不僅在于提供給校外學習者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更在于通過MOOCs促進大學優(yōu)質課程資源建設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我們應當積極引進慕課使學生享受到一流大學的課程及先進理念。但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也不能取代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由于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yǎng),還包括德育素質的養(yǎng)成,包括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校園生活和文化的熏陶與感染,包括團結協(xié)作、交流溝通協(xié)調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這些慕課是無法完成的。
慕課還處在起步階段,還需要不斷的探索發(fā)展。所以我們對于慕課不能采取拿來主義,教師應理性選擇,不能為了使用而使用。同時根據國情堅持主流文化,建設中文平臺,建設適于我國高校的慕課資源,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
參考文獻:
[1]辛永濤. 慕課(MOOC)視野下高校教學改革初探. 教育理論;2015(9):25-27.
[2]溫艷梅.慕課時代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廣東化工;2014,(18):180-181.
[3]張亞東,王見之,張慧琴,等.慕課時代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究.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 17(8): 723-725.
[4]嚴鈺鋒,張慧琴,等.虛擬實驗在功能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2,(12):1-3
[5]張永春;楊文華;賈振偉;等.開放式實驗教學與網絡化平臺建設;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4,(2):51-52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