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的基礎教育崩潰了嗎?
      ——社會福利視角下的“退出運動”與教育公平

      2016-02-27 12:46:22
      學習與探索 2016年7期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教育公平基礎教育

      張 彥 琛

      (中共中央編譯局 馬克思主義研究部, 北京 100032 )

      ?

      美國的基礎教育崩潰了嗎?
      ——社會福利視角下的“退出運動”與教育公平

      張彥琛

      (中共中央編譯局 馬克思主義研究部, 北京 100032 )

      摘要:當前,在美國基礎教育領域爆發(fā)的“退出運動”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美國全國性的新社會運動。美國民眾通過“退出”抵制以“州共同核心標準”考試為依據(jù)的教育評估體系,宣泄對公共教育改革的不滿,表達重構美國社會福利政策的訴求。實質(zhì)上,基礎教育領域現(xiàn)有評估體系以市場機制為主要手段,使公共政策衍生出巨大的私人市場;由于壟斷資本介入,市場機制進一步侵蝕了教育公平的基礎,引發(fā)民眾“退出”。市場機制并非完美,因此國家在福利政策中必須承擔一定責任。政府需要明確其在福利政策推行中的行為邊界;改變過分依賴市場調(diào)節(jié)等做法;并在基礎教育政策改革中更多關注弱勢群體,以促進社會整合。

      關鍵詞:基礎教育;“退出運動”;福利視角;新自由主義;教育公平;美國

      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一直是資本主義各國福利國家建設中的重要板塊。以美國為例,政府對基礎教育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并通過憲法確認了所有6~16歲的美國公民享受高質(zhì)量教育資源的權利。這種基于機會平等與公民權利的基礎教育,成為資本主義教育體制中的楷模??墒墙陙?,美國社會對基礎教育體制反對聲音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表現(xiàn)出對基礎教育現(xiàn)狀的不滿意乃至不信任。這種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形成大規(guī)模的“退出運動”(The opting out movement)。根據(jù)統(tǒng)計,2015年4月份的春季學期,紐約州“110萬有資格參加考試的學生中,18.4萬人選擇退出基于共同核心(州立)標準的考試,而一年前該數(shù)字僅為4.9萬人”[1]7。以家長、教師和學生為主體,針對基礎教育考試系統(tǒng)的“退出運動”折射出美國福利政策重構過程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因此,有必要在梳理近年來美國教育改革政策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隱藏在退出運動背后的利益矛盾,挖掘退出運動發(fā)生發(fā)展的深層次原因。在新自由主義原則指導下,美國公共教育政策重構取得了很多成果也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這些經(jīng)驗教訓可以為我國社會建設提供若干借鑒。

      一、效率原則指導下的教育政策重構

      以保持學生和教育體系競爭力為目標,歷屆美國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基礎教育發(fā)展。這些教育政策多以效率為導向,延續(xù)新自由主義風格,突出市場在調(diào)節(jié)教育資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從最近的退出運動中參與者的訴求來看,矛盾的焦點也正集中于此。以標準化考試數(shù)據(jù)為基礎的評價體系引入市場機制以強化效率,引發(fā)大量不滿。為此,回顧美國基礎教育評估體系的建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理解這一矛盾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

      (一)教育評價量化標準的確立

      2002年,《不讓一個孩子掉隊》(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獲得通過。該法案“基于美國教育系統(tǒng)不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觀點,極大地強化了政府在確保學校對所有學生學術進步方面負有責任的角色”[2]。該法案要求各州3~8年級以及高中1年級所有在校學生必須進行閱讀及數(shù)學測試,高中3年級學生進行科學測試;所有學生在2013—2014學年必須都達到“精通水準”。至于“精通水準”的具體量化標準以及測試題目,則由各州基于自身情況決定。各州不僅需要將各年級學生整體測試通過率反饋至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同時要將所有學生中的亞群體(如移民群體、特殊教育群體、少數(shù)民族群體、低收入家庭學生群體等)測試通過率進行細化分析。該法案的重點在于針對不達標學校實施一定的懲戒。對于被定義為“失敗”的學校,當?shù)卣畬⒏鶕?jù)連續(xù)不達標的年份,實施從限制經(jīng)費到“解雇‘失敗學校’中的大部分教師,關閉這類學?;蛘邔⒋祟悓W校轉為私人運營”[3]12-13的懲戒措施。盡管《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并未引發(fā)針對基礎教育的大規(guī)模退出運動,但是該法案確定了聯(lián)邦政府在公共教育政策上的新自由主義改革思路。政府運用行政權力在公立學校中引入競爭,允許資本介入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學校,為資本進一步影響聯(lián)邦教育政策打開大門。

      2009年,由于《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實施效果褒貶不一,國會并未對該法案繼續(xù)授權。奧巴馬政府隨即提出《力爭上游》(Race To The Top)教改計劃。該計劃旨在將“各級學校管理者(從教師到國家政府官員)連為一體來制定能夠幫助學生們在信息與革新驅動的勞動力市場勝出的計劃。在這種勞動力市場中,高質(zhì)量的教育對國民經(jīng)濟實力與個人機會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4]。與《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相比,《力爭上游》在肯定效率導向改革的基礎上,要求各州采納“州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作為全國統(tǒng)一評價標尺來獲得聯(lián)邦教育基金。這一做法,實際上是對各公立學校獲得政府撥款引入競爭機制,而競爭的標準正是全國統(tǒng)一的標準化測試。

      至此,基礎教育中量化評估標準最終確立。推行州共同核心標準后,客觀評判標準的自主權從州級政府上升到聯(lián)邦政府。同時,公立學校從經(jīng)費獲得、教師評估乃至學校能否繼續(xù)維系均參照州共同核心標準考試。聯(lián)邦政府認為,這種全國統(tǒng)一標準的測試和圍繞該標準形成的競爭機制,一方面能夠很好地檢驗基礎教育參與者的工作和學習狀況,另一方面會進一步促進基礎教育領域資源利用效率。

      (二)量化標準引發(fā)的抵制

      基礎教育行業(yè)的退出運動,主要是針對該標準而言的。這種考試基于企業(yè)化運營,頻率高、通過率低,從而導致大量教師、公立學校在評價體系中表現(xiàn)不佳。由于面向市場化運營,新教改計劃“所要求的標準化測試明顯不是按照適齡人群進行設計的,其通過率僅有30%或者更低。這種情況允許學校破產(chǎn),解雇教師等行為,最終導致更深層次的私有化”[1]6-9。通過懲戒那些在標準化測試中表現(xiàn)不佳的公立學校,新的教育改革將公共教育從專家、家長以及社區(qū)手中剝離。因此,州共同核心標準遭到了越來越多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抵制?!?013年,當學生、家長、老師加入抵制運動、退出運動或者游行活動時,反考試運動已初具形態(tài)。這些運動遍布西雅圖、波特蘭……丹佛、芝加哥、紐約并同時催生了遍布全國其他社區(qū)的小規(guī)模事件?!盵3]20隨著退出運動的不斷發(fā)展,原有的利益表達逐步演變成政治上的抗議。以統(tǒng)一標準的考試分數(shù)為基準強加給教師的嚴苛評估、大量位于低收入或有色人種社區(qū)內(nèi)公立學校的關閉或者私有化都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抗議行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州共同核心標準”以及聯(lián)邦政府對公共教育私有化的干涉已經(jīng)超出社會容忍限度。因此,退出運動的規(guī)模與影響力不斷擴大,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根據(jù)美國“公平考試”網(wǎng)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5全年考試季中,共有超過67.5萬來自公立學校的學生拒絕參加州標準測試(這一最新數(shù)據(jù)較2016年初公布的62萬人進一步上揚)。從運動分布區(qū)域來看,該運動影響范圍已經(jīng)輻射至全國,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5個州中,紐約州有24萬學生參與、新澤西州有超過13萬學生參與、科羅拉多州有超過10萬,而華盛頓州也有超過5萬學生參與該運動。*數(shù)據(jù)來源:http://fairtest.org/more-500000-refused-tests-2015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實施效果與預期相距甚遠,并且國會內(nèi)部對該法案重新授權存在廣泛爭議,美國教育部委婉地承認了該法案失敗?!氨M管出于好意,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作為中小學教育法案最新版本已經(jīng)遭到了長期破壞。我們已經(jīng)無法忍受該法律一刀切的做法、不平等的標準以及對教育系統(tǒng)的過低期望。”[5]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表達了對當前美國公共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不滿, 2015年12月份,奧巴馬政府推動通過了《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 Act),作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的替代品,新法案對原有法案的某些不足進行修補?!啊睹總€學生都成功》法案為各州提供了重新審視以及減輕標準化考試負擔的新資源,并將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方式來消除不必要的考試以保證教師能夠花更多的時間來確保學生一直處于學習狀態(tài)。同時,法案繼續(xù)要求追蹤學生每個學年內(nèi)的進步情況并向他們的家長提供孩子在校表現(xiàn)的關鍵信息?!盵5]盡管新法案取消了由過低考試成績而導致的解雇責任教師對落后學校進行處分等措施,但是并未取消標準化考試。借助新法案,各州政府獲得了更多的主動權與決定權來決定以何種方式、何種程度介入對在標準化考試表現(xiàn)不佳的學校進行干涉或援助??墒聦嵣?,新法案并未真正觸及教育改革私有化以及隱藏在這一過程背后的利益關系。因此,其能否扭轉全國范圍內(nèi)日益增長的退出運動,尚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從《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到《每個學生都成功》,教育政策延續(xù)了效率導向的風格??陀^上講,在機會公平前提下,基礎教育中的考試便于對考生進行分層,在承認考生間天生稟賦的差異基礎上為孩子們提供不同類型的教育。這種做法確實有助于提高教育質(zhì)量并選拔優(yōu)秀人才。但是隱藏在“州共同核心標準”背后的是資本對教育改革私有化的滲透與干預。過于強調(diào)“州共同核心標準”作為唯一標尺,引入市場力量對公立教育調(diào)節(jié),必然會造成教育不公。特別當市場力量被若干大型壟斷資本操縱的情況下,這種教育不公存在進一步加劇的危險。

      二、“退出運動”背后的利益分配

      “退出運動”是隨著美國基礎改革不斷深入而發(fā)展的。為什么標榜著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公平教育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的基礎教育改革會引發(fā)全國范圍內(nèi)的退出抵制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深入分析教育改革以及退出運動背后的利益分配。

      (一)由公共政策衍生的私人市場

      公用福利不應以營利為目的,這已經(jīng)成為共識。從美國基礎教育改革來看,盡管政府一直強調(diào)教育公平,但是基礎教育的評估體系已經(jīng)確定了市場化與私有化的原則。因此,圍繞政府基礎教育改革,形成了巨大的私人市場。

      從聯(lián)邦政府的官方宣傳中,歷次改革都認可教育公平對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重要作用。不論是強調(diào)提高美國基礎教育國際競爭力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還是突出為孩子們進入社會、選擇職業(yè)提供準備的《力爭上游》教改,官方都強調(diào)了通過測試來提升或者檢驗在校學生學習能力。以《力爭上游》教改計劃為例,該計劃“史無前例地向各州提供了高達40億美金的支持,用以確保各州重構教育系統(tǒng)并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夠從大學畢業(yè)并具備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能力而不論該學生殘疾與否、種族或家庭收入……該法案將保證每一個美國孩子,特別是那些最容易受到傷害的群體,能夠獲得成功”[4]。但是聯(lián)邦政府是要在新自由主義思想指導下繪制這種美好的藍圖,信奉效率至上,完全依賴市場力量。因此政府的巨大投入引來了資本進一步跟進,以分享政策紅利。州共同核心標準的推廣“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釋放了巨大的市場力量。這在歷史上第一次激發(fā)了大量客戶熱切希望購買能夠幫助每一個學生學習和幫助每一個老師提供更好教學的產(chǎn)品”[6]。

      圍繞州共同核心標準,壟斷資本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該標準主要由包括蓋茨基金、沃爾特基金、布蘭德基金以及戴爾基金在內(nèi)的四大私人基金以及其他幾家教育行業(yè)的機構共同推動。標準的運營管理由州首席教育官理事會(Council of Chief State Officers)和全國州長協(xié)會(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等半政府機構負責;但是由于壟斷資本介入,盡管它們都是由政府官員組成,卻又都在政治權限之外,以私人的或是非政府組織方式運作??荚嚇藴视缮鲜鲐撠焼挝晃谐删图瘓F(Achieve Inc.)組織團隊擬定。這個由24人組成的團隊中,“幾乎所有成員都來源于成就集團,考試公司(美國高等院??荚嚭兔绹髮W理事會)或者支持(考試)責任的團體(如美國的選擇、學生成功聯(lián)盟以及胡佛研究所)”[7],而該團隊中,教師的參與度非常低?!斑@24個人起草了最初的標準。當關于這一標準的草案展開聽證時,這24個人又被賦予了核心標準的最終決定權。但這個團隊中,僅有一名來自基礎教育領域的教師?!盵8]甚至,州共同核心標準的設計過程與培生集團(Pearson)及麥格勞希爾(McGraw-Hill)等以考試服務為主要業(yè)務謀取利益的商業(yè)化公司具有千絲萬縷關系,因此民眾接受程度較低。但該標準一經(jīng)確立為全國性的統(tǒng)一標尺,壟斷資本就依托公共政策控制了考試提供以及其他相關產(chǎn)品與服務的供給。根據(jù)《紐約時報》報道,該市場已經(jīng)得到諸多風險投資關注,市場容量與2005年相比已經(jīng)增長了80%,并于2012年達到超過63.2億美元[9]。

      可見,放任政策下,本應作為公共品的基礎教育從政策制定、方案設計到推行以及結果糾正都依賴于相關行業(yè)的專業(yè)公司。如果該行業(yè)處于充分競爭、國家監(jiān)管也十分到位,那么這不失為政府與市場協(xié)作建設福利國家的有效方式。可事實上,上述過程主要依賴4家壟斷財團支持,并由若干家專業(yè)考試公司運作。這種情況必然導致專業(yè)公司從中尋租,進而從公共服務中謀取私人利益。

      (二)由競爭機制引發(fā)的公平缺失

      公立學校是基礎教育中的中堅力量,承擔著向絕大多數(shù)孩子提供教育資源的責任。對公立學校教育結果進行適當評估,有助于促進其改善教育質(zhì)量,提高教育水平。但是如果無視全國各地發(fā)展程度,采取統(tǒng)一化的標準,任由市場競爭調(diào)節(jié)公立學校教育,必然侵蝕教育公平。

      政策結果也證明了競爭機制對教育公平的侵蝕。從布什政府到奧巴馬政府,越來越多來自于低收入家庭和社區(qū)的孩子們只能進入公立學校獲得教育資源?!?013年,在美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公立學校中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被認定為貧窮或者接近貧窮的家庭。而在1989年,公立學校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占比低于32%。該數(shù)字隨后一路攀升,2000年達到38%,2011年達到48%,2013年達到51%?!蓖瑫r,在以州共同核心標準考試結果為標尺的評估體系中,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被裁定為不合格。以《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為例,截至2010年,按照其規(guī)定標準,“被定義為‘失敗’的學校占比從2006年的29%增長至38%”[2]。這些被定義為失敗的學校大多位于低收入群體或非裔、拉丁裔群體聚居的社區(qū)[10]3。引入競爭機制后,公立學校原有依靠穩(wěn)定財政撥款的收入來源被切斷,進一步加劇了上述社區(qū)內(nèi)公立學校的運營困境。與此同時,由于部分公立學校被裁撤,孩子們不得不分散到周邊學校中獲得教育。結果是周邊學校班級規(guī)模擴大,學生人均享受的教育資源被稀釋。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遏制,必然進一步加大區(qū)域之間、階層之間享受教育資源不公現(xiàn)象。聯(lián)邦政府也已經(jīng)關注到由于市場調(diào)節(jié)而造成的教育不公擴大趨勢。為解決這一問題,《力爭上游》教改計劃在推行州共同核心標準考試基礎上,調(diào)整州政府介入“失敗”學校的范圍。根據(jù)教改計劃規(guī)定,各州政府對教育管理的介入由所有“失敗”學校轉向在標準化測試中表現(xiàn)墊底的5%學校。

      從福利國家建設來看,注重人力資本的投入已經(jīng)成為共識,并且長期以來國際國內(nèi)經(jīng)驗也已經(jīng)證明受教育程度與收入、社會地位等指標均有強烈的相關性。誠然,美國社會各界都對公共教育給予了大量關注。然而,當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由于在標準化測試中表現(xiàn)不佳而被迫關閉、遣散教師或者轉由私人經(jīng)營的特許學校時,就必然會影響更多來自低收入家庭和社區(qū)的孩子們接受基礎教育的機會及效果。如此一來,公共政策的結果似乎恰好與其促進教育公平的初衷背道而馳。

      三、“退出運動”背后的社會福利訴求

      從福利國家建設的目的來看,其至少包括了促進社會公平與社會整合的功能。在基礎教育領域,盡管歷次教育改革都倡導增進教育公平、提高美國學生及教育體系的國際競爭力等目標,但從政策內(nèi)容及實施效果來看,似乎更多具有了“效率”的特征而忽視了“公平”訴求。美國基礎教育領域內(nèi)的退出運動持續(xù)發(fā)酵,更體現(xiàn)出民眾對教育公平的渴求。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在揭露資本主義所謂的教育公平時,曾指出“平等的國民教育?他們怎樣理解這句話呢?是不是以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而所談到的只能是現(xiàn)代社會)教育對一切階級都可以是平等的呢?或者是要求用強制的方式使上層階級也降到國民學校這種很低的教育水平,即降到僅僅適合于雇傭工人甚至農(nóng)民的經(jīng)濟狀況的教育水平呢?”[11]可見,所謂的“公平”,其結果不過是權力與資本相結合后對弱勢民眾的又一次盤剝。由市場提供公共服務具有一定的風險,在此過程中,國家必須承擔起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因此退出運動反映了民眾對基礎教育市場化政策的不滿與擔憂,表達了民眾對重構社會福利政策訴求。

      (一)明確政府行為的邊界

      在安德森的福利體制理論中,美國被劃歸為自由主義類型。這種類型的福利國家相信市場力量,強調(diào)減少政府干預。公共教育政策改革中,一方面政府借助行政力量確定了對公立學校的考評標準及私有化路徑,干預基礎教育發(fā)展;另一方面又過分依賴市場力量對公立學校實行淘汰制,減少對基礎教育的責任。這種情況下,政府并未承擔起整合社會與促進教育公平的責任,日益引起社會不滿。

      聯(lián)邦政府以行政手段推行州共同核心標準考試作為依據(jù),要求對被列為“失敗”的學校進行裁撤或私有化改造。此舉被指責為對基礎公共教育的過分干涉。從聯(lián)邦政府公布文件來看,各項基礎教育改革都是為了提高美國基礎教育體系的競爭力以及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完備的知識以便他們做好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準備。從保證達成上述目的的措施來看,這些措施主要包括推行州共同核心標準測試,以便為政府評估學生、教師以及公立學校表現(xiàn)提供量化依據(jù)。這種“以評促建”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可以提高基礎教育效率,并且已經(jīng)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多領域的實踐中得到證明。但是由于美國國土面積遼闊,各區(qū)域資源稟賦、發(fā)展條件不同,因此也必然存在發(fā)展不平衡問題。這種不平衡表現(xiàn)在教育上,即是人均享受教育資源的不均等。左翼學者普遍認為,用全國統(tǒng)一的標準化測試方式對所有學生、教師以及公立學校搞一刀切式的改革,其實質(zhì)是用“效率”的名義掩蓋教育資源事實上的不平等?;氐缴鐣F(xiàn)實中,與收入、社會地位等相關的弱勢群體常常與種族及道德上的不平等重疊明顯。既然人力資本投入是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改變現(xiàn)有生存狀況的重要手段,那么州共同核心標準“增加了一個低收入孩子來自于先天弱勢及文化受到壓制的群體的可能性,從而為他在教育上取得成就設置進一步的障礙”[10]3。

      因此,政府的行為邊界應該在糾正這種事實上的不平等,而并非按照市場調(diào)節(jié)結果,粗暴地推行基礎教育中公立學校的私有化。

      (二)合理引入市場機制

      由聯(lián)邦政府著力推行的州共同核心標準被認為是壟斷資本左右政府政策的最顯著表現(xiàn)。圍繞該標準形成的巨大市場份額使得壟斷資本通過政府行為獲益良多。由于州共同核心標準通過率低、考試頻率高,因此,大量學生不得不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考試和圍繞考試而進行的培訓與咨詢上。這一情況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了考試市場的膨脹。結果是,“高風險”的標準化測試將原有的全能力型教育導向更多地關注英語能力運用與數(shù)學,“消除了學校里的批判性思維;為教育產(chǎn)業(yè)及信息公司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收益”[10]1。同時,標準化測試采取市場運作方式,并與學生、教師乃至學校評估相聯(lián)系,特別是評估結果與公立學??色@得的聯(lián)邦政府支持直接掛鉤,以促進公立學校間的競爭。聯(lián)邦政府設計新的考試以及針對標準化測試展開的技術升級擠占了大量原本流向學校的財政支持,也客觀上導致了部分公立學校的衰落。以芝加哥為例,該城市一年內(nèi)關閉了50家公立學校[3]19。學校數(shù)目減少的直接結果即是整個教學區(qū)內(nèi)班級規(guī)模的擴大,教學質(zhì)量的下降。一味追求效率的新自由主義福利國家改革,違背了公共政策內(nèi)在的“公平”理念。具體到基礎教育領域,當前政策“降低教育的民主角色的同時,提升了教育的企業(yè)作用”[10]1。市場作用下,來自低收入社區(qū)及其他弱勢群體享受教育資源的權利日益被市場運作所排擠,引發(fā)了越來越多左翼學者對福利政策的擔憂。

      不可否認,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具有相當?shù)膬?yōu)越性,有助于形成競爭性氛圍,促進行業(yè)的優(yōu)勝劣汰。但是,教育作為一種準公共品,能否完全交由市場調(diào)節(jié),長期以來各方爭論不斷,分歧多于共識。因此,對市場機制的運用須得限定在一定范圍內(nèi)。當基礎教育的周邊市場形成明顯壟斷時,政府應及時介入調(diào)節(jié),以便合理引導市場發(fā)展。

      (三)關注弱勢群體

      二戰(zhàn)后,福利國家作為資本主義各國的主要形態(tài),極大地緩和了各國階級矛盾,促進了社會發(fā)展。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各國一直很注意發(fā)揮福利國家在促進社會整合方面的作用。但是近年來,基礎教育行業(yè)的改革越來越削弱了這方面的職能。左翼學者對當前教育政策抨擊的一個主要方面即來源于其不僅未能彌補現(xiàn)有教育鴻溝,反而進一步加大了教育資源享受的不公平。從美國人均獲得教育支出來看,富裕區(qū)域與貧窮區(qū)域本來就有十分明顯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xiàn)在全國范圍內(nèi)經(jīng)濟發(fā)達州與經(jīng)濟落后州教育資源的投入上,甚至在同一地區(qū)內(nèi)部差距也十分明顯。從《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到《力爭上游》,公立學校私有化的思路與路徑日益清晰。“公立學校通常被看作是社區(qū)的中心,在擁有很多負責任、有思想的教師以及政府資助重組的基礎上,它構成了社區(qū)內(nèi)少有的可以部分彌補社會不公的地方?!盵10]4-5然而,全國范圍內(nèi)在州共同核心標準下,被定義為“失敗”的學校大多位于落后社區(qū)或者移民聚居社區(qū),直接影響了大量來自弱勢群體家庭的學生接受正常的基礎教育。也就是說,在政府投入差距基礎上,市場競爭進一步放大了這種資源配置不公。同時,這些被關閉的學校也造成了大量教師失業(yè),且其中很大部分是非洲裔人或拉丁裔的。從參與退出運動的構成來看,官方宣稱退出運動主要是郊區(qū)白人母親參與并主導。而事實上,到2015年,低收入及有色人種家庭的學生退出考試的比例已經(jīng)大大上升并超過普通白人家庭。退出運動已經(jīng)越來越多得到郊區(qū)中產(chǎn)階級、低收入群體以及種族群體的支持。這些支持已經(jīng)使得退出運動從單純的抗議活動演變?yōu)橛绊懜@麌艺咦呦虻男律鐣\動。該運動之所以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是因為基礎教育政策在幫助弱勢群體家庭的孩子們擺脫代際貧困的無力。但事實證明,新自由主義指導下的公共教育政策,有進一步加劇社會分化的風險。

      在全國范圍內(nèi)退出考試的壓力下,聯(lián)邦政府推行了《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該法案在不放棄州共同核心標準測試承諾基礎上,允許各州政府根據(jù)自身發(fā)展情況決定對基礎教育的干預程度。這事實上有助于彌合區(qū)域間已經(jīng)形成的教育不公。但是,不改變壟斷資本控制的教育考試市場,不觸及基礎教育私有化的根基,該法案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彌合區(qū)域內(nèi)的教育不公,尚有待于時間證明。

      四、小 結

      表面上,該運動主要是抵制以“州共同核心標準”考試為依據(jù)的基礎教育評估體系。民眾通過退出宣泄對新自由主義原則指導下美國公共教育改革的不滿,表達出重構美國社會福利政策的訴求。實質(zhì)上,該評估體系在基礎教育領域引入市場機制,由公共政策衍生了巨大的私人場。市場化的運行方式為壟斷資本控制教育行業(yè)大開方便之門,使得壟斷資本從公共服務中獲得大量利潤,進一步侵蝕了教育公平的基礎。由于市場機制的固有缺陷,國家在福利政策中必須承擔一定責任。政府需要明確其在福利政策推行中的行為邊界;改變過分依賴市場調(diào)節(jié)等做法;并在基礎教育政策改革中更多關注弱勢群體,以促進社會整合。

      回到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現(xiàn)實。當前階段,我國也處在對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進行改革與重構的重要時期。從教育發(fā)展水平來看,美國的基礎教育體系擁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體系也并非完美。因此,改革必須與現(xiàn)階段國情相適應,決不能照搬國外經(jīng)驗。從美國退出運動的教訓來看,新自由主義原則指導下的公共政策導致壟斷資本滲透至公共領域并呈現(xiàn)不斷加強的趨勢。但是,政府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角色的缺失,又使得民眾無法從正規(guī)渠道獲得補償。由此便引發(fā)了大量抗議、退出運動。面對我國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的現(xiàn)狀,必須堅持國家在提供教育資源中的主體責任,正確處理福利政策中國家與市場的關系。中共中央在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中指出,“加強義務教育、就業(yè)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yī)療和公共衛(wèi)生、公共文化、環(huán)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努力實現(xiàn)全覆蓋?!盵12]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要特別注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加大對落后地區(qū)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基本義務教育資源均等化。

      參考文獻:

      [1]Notes from the editors[J].Monthly Review,2015,67(6).

      [2]KLEIN.No Child Left Behind: An Overview[N]. Education week,2015-04-10(6).

      [3]MONTY N.The Testing Resistance and Reform Movement[J].Monthly Review,2016, 67(10).

      [4]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xecutive Summary of Fundamental Change: Innovation in America’s Schools Under Race to the Top[R/OL].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ov.2015. http://www2.ed.gov/programs/racetothetop/rttfinalrpt1115.pdf.

      [5]DUNCAN.Finally a Fix to No Child Left Behind[R/OL]. Cross-posted from the White House blog, Dec,2015. https://www.whitehouse.gov/blog/2015/12/03/secretary-arne-duncan-finally-fix-to-no-child-left-behind.

      [6]BILL GATES. Speech Delivered to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EB/OL].(2009-07-21)[2009-07-21].http://www.gatesfoundation.org/media-center/speeches/2009/07/bill-gates-national-conference-of-state-legislatures-ncsl.

      [7]MATHEIS. The “Common Core” Standards Initiative: An Effective Reform Tool?[EB/OL].(2010-07)[2010-07].http://greatlakescenter.org/docs/Policy_Briefs/Mathis_NationalStandards.pdf.

      [8]WAYNE, JESSLYN. Opting Out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Industry[J]. Monthly Review,2016,67(10):35.

      [9]MOTOKO. NewSchools Fund Attracts More Capital[N].New York Times, 2013-04-30(13).

      [10]FOSTER.The Opt Out Revolt:Democracy and Education[J].Monthly Review,2016,67(10).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6.

      [12]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2-33.

      [責任編輯:高云涌,張斐男]

      收稿日期:2016-05-24

      作者簡介:張彥琛(1987—),男,博士后研究人員,助理研究員,從事中共黨史、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462X(2016)07-0050-06

      猜你喜歡
      新自由主義教育公平基礎教育
      資本主義經(jīng)濟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黨政研究(2017年1期)2017-01-19 17:54:11
      西方新自由主義與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場
      高教探索(2016年11期)2017-01-11 19:02:46
      新自由主義對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文化信仰的影響分析
      青年時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6:57:22
      新自由主義對我國大學生思想的不良影響及對策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話語的遷嬗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5:04
      教育均衡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新境界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22:42
      對特殊學生的全納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0:58:38
      基于教育公平視角的少數(shù)民族義務教育發(fā)展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18:07
      赤水市| 晋城| 浠水县| 临汾市| 乐昌市| 靖宇县| 遵义县| 镇远县| 宁武县| 增城市| 托克逊县| 阿克| 瑞金市| 吉隆县| 石景山区| 常熟市| 城口县| 礼泉县| 台东市| 南昌县| 三台县| 白朗县| 衡山县| 仪陇县| 门头沟区| 蒙自县| 沙雅县| 报价| 元江| 万宁市| 陆川县| 广汉市| 商水县| 平原县| 思茅市| 东安县| 惠安县| 通榆县| 绥宁县| 宁阳县|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