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禎
(海西晨報,福建 廈門 361009)
負面新聞正能量化
謝 禎
(海西晨報,福建 廈門 361009)
生活需要正能量,時代呼吁正能量。但傳統(tǒng)媒體中吸引人的往往又是大量負面性質(zhì)的社會新聞。這些新聞或為調(diào)查新聞,或為追蹤新聞,甚至有可能是臥底報道或暗訪新聞。如何讓這類新聞符合時代要求,同時體現(xiàn)出正能量或盡量不那么負能量,這就非??简灻襟w記者的導向把握水平。
負面新聞;正能量化
是“寂寞堅守”,還是“后繼無人”,這就是導向問題,是新聞正面化還是負面化操作的問題。
筆者認為,負面新聞并非不可以正面化,只要注意采寫方向和行文方式,抓好導向意識,還是可以把負面新聞盡可能變?yōu)榫哂蟹招?、思考性的正能量新聞?/p>
“語不驚人死不休!”曾幾何時,案件越惡劣越吸引眼球,事件越離奇越有可讀性等這樣的觀點被媒體從業(yè)人員當做“真理”。于是,一批批惡性案件的報道,或者負責事件的調(diào)查追蹤,成了不少媒體吸引讀者的“子彈”。而暗訪、臥底類的報道,也給媒體增色不少,成為不少媒體的拳頭欄目或重點版面。但有一位老讀者曾致電筆者供職的媒體新聞熱線稱:不少報紙我們都不敢給孩子看,翻開報紙幾乎都是打打殺殺的新聞,負面影響實在太大了。
如今,時代呼吁正能量,那么,要如何在選題之初就讓方向帶著正能量走呢?
正如開篇所言,是以“寂寞堅守”為導向,還是以“后繼無人”為采寫規(guī)劃,是由采寫者最初的想法所決定的。筆者曾經(jīng)布置了一組選題“老手藝人”,目的是以懷舊的心態(tài),喚起市民對老手藝人的敬重。幾位記者的切入點都有所不同,一些以他們“后繼無人”為切入點,寫得非常悲涼;一些記者則以他們“寂寞堅守”為導向,把他們描寫得雖然有點悲壯但非常有力量。經(jīng)過專題討論后,我們一致把導向改為了“寂寞堅守”,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事實上,負面新聞正面化的理論探討,可以追溯到1942年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當時,毛澤東在講話中指出:許多小資產(chǎn)階級作家并沒有找到過光明,他們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稱為“暴露文學”,還有簡直是宣揚悲觀厭世的。相反,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學就是以寫光明為主。他們也寫工作中的缺點,也寫反面的人物,但是這種描寫只能成為整個光明的陪襯,并不是所謂“一半對一半”。毛澤東還指出:對于人民,這個人類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為什么不應該歌頌呢?無產(chǎn)階級,共產(chǎn)黨,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為什么不應該歌頌呢?
可見,不管是老一輩國家領導人還是如今的時代呼吁,都更需要正能量的報道,以此激勵人、鼓舞人。
行文方式的“正”與“負”,往往決定著稿件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而在這個方面,標題和導語的作用最為明顯。
來看一組標題:《“先把孩子接出去”——烈火中,消防隊員和圍觀群眾生命大接力》與《百間鐵皮屋起火違章棚居是禍首》。事實上,這兩個標題,講的是同一個火災現(xiàn)場,但因為取標題的方向不同,給讀者的感覺完全不同。前者,把人性中最光輝的一面,通過一句話給傳遞了出來;而后者,則是直擊新聞深處的東西并揪住責任不放。二者雖然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但從弘揚正能量的角度看,效果便一目了然。
導語、核心提示、編者按等,作為稿件的靈魂,往往更是直接給稿件本身定義了“正”還是“負”?!丁安戎业氖?,往下爬”——禾山所民警沖進火場一線,完成驚險救援》,2016年7月15日《海西晨報》A5版的這個標題,也很好地詮釋了負面新聞正面化的效果。此稿件的導語更是負面新聞正面化的典型:“咔嚓”一聲,架起的木梯斷了兩節(jié),原本就不夠長的梯子更不夠用了。“踩著我的手,往下爬?!焙躺脚沙鏊窬杂詈愫腿罕娨黄?,膝蓋當支柱,手臂當橫桿,把被大火困在樓頂?shù)娜罕姲敕霭氡Ь认拢渌窬诂F(xiàn)場疏散了500多名群眾?!白蛉?7時許,湖里區(qū)安兜社農(nóng)貿(mào)市場附近,載有煤氣罐的摩托車不慎側(cè)倒,導致液化氣泄漏,發(fā)生火災。趕到現(xiàn)場的禾山派出所民警,完成了多次驚險的救援……”
當然,在負面新聞的行文中,如何把握好細節(jié)的度,也非常關(guān)鍵。負面報道中,不宜過度強調(diào)細節(jié)或渲染某個刺激性畫面,也不能用場景重現(xiàn)的手法行文。這樣的行文,除了對當事人的不尊重,也會產(chǎn)生不良的傳播效果。
所謂“負面新聞”,就是對現(xiàn)實中負面事件的報道。負面事件包括自然性災害、社會性事故、人為因素造成的事件等,這些負面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突發(fā)性、異常性、危害性,影響社會的正常發(fā)展,但它們往往又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在自然性災害、社會性事故、人為因素造成的事件中,找到暖人心的線索,找到正能量的東西等,考驗著媒體的立場、記者的良知。
負面新聞正面化的例子,在各種重大災難性報道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翱拐鹁葹男∮⑿邸薄坝⒂碌乃丫热钡冗@樣的事件,在重大災難面前給了讀者一股暖流。這樣的暖流,是在災難性事件眾多報道中可以給大家思考和暖心的部分。難怪在發(fā)生重大災難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在最后往往都要播報此類正能量的事件,在給救援人員點贊的同時,也給關(guān)心此次災難的觀眾些許感動。
另外,作為一名媒體從業(yè)者,應當遵守職業(yè)操守,最基本的就是必須具有人文精神,尤其是在負面新聞報道中,更要體現(xiàn)人性的真與善。記者在報道過程中,要尊重每一個采訪對象,充分考慮到對方的感受,萬萬不可以給采訪對象造成二次傷害。如此,新聞媒體帶給這個社會的,才會是滿滿的正能量。
[1]黃妍,汪海彬.大學生負性生活事件與心理安全感的關(guān)系研究[J].衛(wèi)生軟科學,2011(01):50-52.
[2]裴西宏.負面新聞報道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影響[J].新聞戰(zhàn)線,2015(09):207-208.
[3]郭偉.讓負面新聞傳播出正能量——以食品安全報道為例[J].中國報業(yè),2013(14):109-110.
G212.2
A
1674-8883(2016)16-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