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蒲陽鎮(zhèn)中學 蘇紅梅
淺談如何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蒲陽鎮(zhèn)中學 蘇紅梅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可以采用幾種方法:教師范讀;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共鳴;品讀與評讀結(jié)合;注重教師的評價;指導學生讀好重點詞語;恰當?shù)剡\用各種朗讀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
感情朗讀 語文教學 朗讀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讀,在學習語文中有著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課文語言、內(nèi)容的功能,又有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激發(fā)朗讀者情感的功能,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充分表明了朗讀的重要性。
要想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首先應該做到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只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生才能有語氣、有感情地讀好課文,如果字音還讀不準,還不知道在哪里斷句,學生就不會讀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體會。在訓練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時,首先教給學生劃分停頓、重音的方法。比如:朗讀中的停頓主要分語法停頓和語意停頓,即知道各種標點符號所表示的不同時間的停頓,還要使學生掌握沒有標點符號的一句話之間的短暫停頓。一句話的表意重點,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詞或句子,在朗讀上要作重音處理,以示強調(diào)。
我認為教給學生劃分停頓、重音的方法還不夠,還應該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教師范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而且為學生樹立了樣板,對于課文中難理解的句段,教師可以分析,講解,但對于朗讀時語言的輕重緩息,光靠講解,學生仍不明白,而范讀則可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聽到了正確的聲音形象,學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朗讀出來。范讀,最好是在課堂上面對面地使學生聽到聲音,看到神情,較之聽錄音效果強得多了。比如:我在講《鄉(xiāng)愁》這一課時,我先給學生范讀,并且配上音樂。學生很受感染,整堂課學生都能讀出濃濃的鄉(xiāng)愁。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文內(nèi)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diào)動起他們的想象,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可以用教師的語言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擬情境,用音樂烘托渲染情境……學生進入情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fā)”而讀出情感。
自讀品味,聽讀評議。自讀時,品味意境,找到感覺從而讀出感情;聽別人朗讀時,可以與自己的體會相比較,指出理解上的正誤與表達上的得失,從而找到朗讀的正確形象。比如:我在講《鄉(xiāng)愁》時,讓學生掌握朗誦技巧后,讓學生自由朗讀,讓后互評;接著進入品讀階段,讓學生思考“詩歌中的四個意象,你最喜歡哪一個?說出理由?!彼伎纪旰?,小組討論,學生展示的過程中穿插朗讀,學生做到了聲情并茂。
教師在學生朗讀時給予適時適當?shù)脑u價是很重要的,一句肯定可以建立學生的信心,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讀的更好,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學生學到他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比如:老師可以一句一句地教那些朗讀非常差的學生,給讀的差的學生第二次機會或更多的機會,讓他進步,同學們把鼓勵的掌聲送給他;對于讀的好的學生大張旗鼓地表揚,讓他感受成功。
課文中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中有含義較深的詞語,讀懂并讀好這些詞語才能讀好整句話。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一些方法幫助學生,方法(一)借助動作,方法(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方法(三)借助圖片,當然,在教學實際中,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朗讀,把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落實在實處,落實在每一節(jié)課,這樣,學生的朗讀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比如:《鄉(xiāng)愁》中的“小小、窄窄、矮矮、淺淺”重讀時,引導學生,讀的時候,把聲音拖長一些,這樣就讀出了鄉(xiāng)愁。
師生對讀,問答讀是一種效益較高的朗讀方式,教師可與全班學生對讀或問答讀,也可以和一個學生、幾個學生對讀、問答讀。問答讀,由教師提問,學生用朗讀方式回答教師的問題,既練習了朗讀,又了解了文章成段落的層次,結(jié)構(gòu)。師生對讀,可由教師讀文中的解釋語,學生讀描寫人物語言的句段,由教師讀總起句,總括句,學生讀分述,具體描寫部分,在這種朗讀方式中,教師的讀,起到提示,創(chuàng)設情境的作用,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啟發(fā)、指導。
分角色讀,是指導有感情朗讀的常用的方式。特別是在寫人、敘事為主的課文中。分角色朗讀,既可在指導的初始階段,體會和把握各人物的思想感情,語氣語調(diào),又可展示和檢查學生朗讀的效果。分角色朗讀,可以由一個人或一組同學或男女同學集體朗讀某個角色的語氣,教師也可參與充當某個角色,并可互換角色,反復練習,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朗讀興趣。比如:我在講《鄉(xiāng)愁》一課中,我讓一個女生領(lǐng)讀每一小節(jié)的一二小分句,男生讀第三小分句,女生讀第四小分句,全班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不僅都出了感情,而且讀出了音樂美。
總而言之,只有在讀正確的基礎(chǔ)上做到流利地讀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讀。無論指導正確地讀還是流利地讀,都需要反復練習,因此課堂上要多讀,才會使學生熟悉課文的內(nèi)容,從語言文字入手,才有可能深入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進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