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義
(湄潭縣求是高級中學 貴州 遵義 564100)
摘 要:通用技術課是一門很接近生活的課程,學生都比較容易接受書中的觀點,但要上好這門課不容易,它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技術術語比較多,老師要恰到好處地把這些術語講清楚,就要想辦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用例子來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說明,這樣才有說服力,學生才知道學這門課有作用,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通用技術;融入;現(xiàn)實生活;事例;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94-01
通用技術課是一門很接近生活的課程,學生都比較容易接受書中的觀點,但要上好這門課不容易,它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技術術語比較多,老師要恰到好處地把這些術語講清楚,就不能照本宣科,要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用例子來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說明,這樣才有說服力,學生才知道學這門課有作用。我在講“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的時候,學生比較陌生,不知道學習這個知識點有什么用。為了使學生明白,我舉出了“屠呦呦的故事”。我在網(wǎng)上下載了屠呦呦獲獎的照片及文字說明:屠呦呦2015年10月5日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獎,她是中國唯一一位在本土工作獲諾獎的科學家,這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驕傲,我們應該表示祝賀。他們研究的藥物“青蒿素”對治療瘧疾有特殊的療效,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這項由中國科學家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從中草藥“菁蒿”中提取出來的“青蒿素”,本應獨占知識產(chǎn)權(quán)、獨享研究成果的技術,卻因為缺少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意識,沒有進行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申請,就把技術資料以論文的形式發(fā)表公諸于眾,這些“聰明”的外國人就拿著這些資料進行研究,提取出藥物“菁蒿素”并申請專利,把“菁蒿素”銷往世界各地,每年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價值大約15億美元,而中國僅占收入的1%,這1%卻是買原料“菁蒿”的收入,同學們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缺乏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意識的例子,給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上了一課,老師希望在你們這一代再也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每一位同學的表情都很木然,有的嘆氣,有的表達不滿。老師再回到“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這一節(jié),學生自然印象深刻,對這一名詞不再陌生了,也知道學習這個知識點的用處了,學生對“通用技術”這門課也漸漸的開始感興趣了。
我在講“技術的關健——設計”這一課時,概念性的名詞解釋比較多,如果教師不注重教學方法,死板地灌輸,學生就不會聽你的課,本來在現(xiàn)在高中課程中“通用技術”不屬于高考科目,學生學習的興趣就不大,一切圍繞高考指揮棒轉(zhuǎn),就作為可有可無的課程,這是現(xiàn)實的存在。但老師心中明白,這門課要上好,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用。因此,還得認真?zhèn)浜谜n,想辦法吸引學生喜歡這門課。我在講“技術設計”、“藝術設計”的這一節(jié)時,用貼近同學們身邊的的事例來進行講解,并通過一定的方式來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技術設計”側(cè)重于功能、材料、結(jié)構(gòu)、程序、工藝等圍繞技術的目的而展開。我就把電飯煲外部、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照片以PPT的形式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并且提來一個電飯煲讓學生親自看一看它的結(jié)構(gòu),看看工程師是如何設計煮飯和保溫自動化的。同學們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電飯煲上了,課堂氣氛下子活躍進來。我就把電飯煲的設計和控制原理講給同學們聽,它是如何實現(xiàn)煮飯和保溫的,由于和自己的生活貼近,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問同學們:家里的電飯煲有沒有煮不熟飯或煮夾生飯的時候?很多同學說有,這就是電飯煲壞了,老師教同學們修電飯煲如何?這下更熱鬧了,同學們熱情高漲,一雙雙興奮渴求的眼睛盯著老師,有了前面圖片和實物的認識,我就開始講電飯煲內(nèi)部各個控制件的名稱、作用,然后我拿出萬用表讓學生認識,教學生如何用萬用表來測量電源的通斷,零件的好壞,電飯煲不通電怎樣測量,煮夾生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該怎樣換零件等等。學生沒有一個不專心的,覺得學習通用技術這門課不是那么無味,而是很有趣,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如果能夠?qū)嶋H操作,學生很有成就感。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和動手、動腦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我覺得這樣的上課方式不但能夠完成教學上的內(nèi)容,而且能夠增強學生動手創(chuàng)新的能力,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