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佩瑯
(汕頭市東廈中學)
校辦讀書節(jié)對學生課外閱讀認知與行為的影響
——以汕頭市東廈中學為例
◆姚佩瑯
(汕頭市東廈中學)
通過問卷形式,對已參與多屆“校辦讀書節(jié)”活動的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進行調研,得出結論如下: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普遍認為,讀一些課外書對語文成績的提高有利;多數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讀些課外書與備考之間“有點矛盾,但能協(xié)調好”;從動機來看,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讀課外書的實用目的較為突出;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近半年里“不讀課外書”的只占少數;初、高中畢業(yè)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校辦讀書節(jié)”對他們的課外閱讀有促進作用,也對他們的學習成績或成長有幫助。學校應在初中階段加大課外閱讀教育的力度,以免錯過終身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臨界期,而在高中階段,則應注重“查漏補缺”,盡力召回課外閱讀的落伍者。
中學生 課外閱讀 校辦讀書節(jié) 綜合實踐活動 認知與行為
從2010年開始,汕頭市東廈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完全中學)便舉辦一年一屆的讀書節(jié),至今已有六屆。校辦讀書節(jié)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對其研究可有不同的角度。這里,主要探討中學生在課外閱讀問題上的認知與行為。
1.調研時間:問卷調查時間為2015年5月至6月。
2.調研對象:調研對象主要為汕頭市東廈中學初三級學生234人和高三級學生198人。
3.調研內容:調研內容為“校辦讀書節(jié)對中學生課外閱讀認知與行為的影響”,問卷的設計為封閉式。
4.調研方法:調研方法主要為(1)問卷法;(2)分析法;(3)文獻法。
先后發(fā)放問卷432份,全部收回,經核查,全部為有效問卷。問卷調查的具體數據見下表。
統(tǒng)計表顯示,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讀一些課外書對于語文成績的提高“很有利”的占30.32%,“有利”的占51.62%,“不利”的占0.69%,“很不利”的占1.39%,“難說”的占15.51%,。其中,初三級學生認為“很有利”的占33.33%,認為“有利”的占55.56%;而高三級學生認為“很有利”的占26.77%,認為“有利”的占46.97%。由此可知,絕大多數的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有利于語文成績的提高”,其中,初中畢業(yè)班學生比高中畢業(yè)班學生的認同比例更高。
統(tǒng)計表表明,在讀課外書與備考的關系問題上,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矛盾很大,無法協(xié)調”的占13.66%,認為“有點矛盾,但能協(xié)調”的占65.05%,認為“不僅沒有矛盾,而且前者對后者很有益”的占20.37%。其中,初三級學生認為“無法協(xié)調”的僅占8.55%,認為“能協(xié)調”的占67.95%,認為“沒有矛盾且有益”的則占有23.93%;而高三級學生剛好相反——“無法協(xié)調”占19.70%,“能協(xié)調”占61.62%,“沒有矛盾且有益”僅占16.16%。由此可知,第一,絕大部分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能夠協(xié)調好課外閱讀與備考之間的矛盾;第二,初中畢業(yè)班學生自認“能協(xié)調好”的比例相對高些。
統(tǒng)計表顯示,在中、高考前畢業(yè)班學生讀課外書的目的主要為“休息,消遣”的占27.31%,“拓展視野,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占32.18%,“積累素材,以便寫好作文”的占41.44%,“其它”的占3.47%。其中,目的主要是“拓展視野,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初三級女生33.90%,男生42.24%;高三級女生22.47%,男生27.52%。而目的主要是“積累素材,以便寫好作文”的,初三級女生48.31%,男生30.17%;高三級女生46.07%,男生42.20%。由此可知,第一,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目的多數是“為寫好作文積累素材”,這或許可以用來解釋他們何以多數認為“讀一些課外書有利于語文成績提高”的原因;第二,在讀課外書的目的有更多的實用成分方面,高中畢業(yè)班比初中畢業(yè)班明顯,女生比男生突出。
統(tǒng)計表表明,畢業(yè)班學生在中、高考前幾個月“買過課外書”的占41.67%,“沒買過課外書”的占55.09%。其中,初中畢業(yè)班學生“買過”的比例(47.86%)略高于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買過”的比例(34.34%)。這或許可以看作是中考壓力低于高考壓力的結果。
統(tǒng)計表顯示,畢業(yè)班學生在中、高考前半年里每天讀課外書的時間平均“0分鐘”的占17.36%,“1-10分鐘”的占28.47%,“11-20分鐘”的占25.23%,“21-30分鐘”的占16.44%,“31-60分鐘”的占6.02%,“61分鐘以上”的占5.79%。其中,讀課外書“0分鐘”的,初三級學生為12.82%,高三級學生為22.73%;而讀課外書“31分鐘以上”的,初三級學生為17.52%,高三級學生為4.55%。由此可知,第一,雖然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普遍有課外閱讀,但時間非常有限——約有一半在1-20分鐘之間;第二,從部分學生完全沒有課外閱讀以及部分學生課外閱讀時間稍長的情況來看,高中畢業(yè)班學生遠不如初中畢業(yè)班學生。
統(tǒng)計表表明,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打算升學后“多讀經典書籍”的占18.06%,“多讀流行書籍”的占18.52%,“都多讀”的占53.94%,“都不讀”的占6.71%。其中,“多讀經典書籍”的,初三級17.09%,高三級19.19%;“都不讀”的,初三級4.70%,高三級9.09%。由此可知,第一,大部分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打算升學后無論經典書籍還是流行書籍“都多讀”,只有少數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打算“都不讀”;第二,在書籍類別的價值取向上,高中畢業(yè)班學生略優(yōu)于初中畢業(yè)班學生;第三,已經厭倦讀課外書的學生的比例,初中畢業(yè)班低于高中畢業(yè)班。
統(tǒng)計表顯示,在“目前制約著學生多讀課外書的主要因素”問題上,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是“考試制度”的占62.73%,認為是“教師指導、引導不夠”的占15.97%,認為是“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的占24.31%,認為是“少有好書可讀”的占9.49%,認為是“沒有良好的社會閱讀氛圍”的占24.31%,認為是“互聯網普及”的占23.61%,認為是“其它”的占6.02%。由此可知,在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眼里,“考試制度”是“目前制約著學生多讀課外書的首因”。而這一點,與一些學者的研究結論相一致。
統(tǒng)計表表明,在“讀書節(jié)各項比賽活動的獎品都是書籍”問題上,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很好”的占30.79%,認為“可以”的占53.01%,認為“不好”的占15.28%。其中,認為“不好”的,初三級女生6.78%,男生17.24%;高三級女生8.99%,男生27.52%。而認為“很好”的,初三級女生42.37%,男生27.59%;高三級女生30.34%,男生22.02%。由此可知,第一,絕大部分學生認可“讀書節(jié)各項比賽活動的獎品都是書籍”;第二,在高度認可方面,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初中畢業(yè)班的比例高于高中畢業(yè)班。
統(tǒng)計表顯示,畢業(yè)班學生認為校辦讀書節(jié)對他們課外閱讀“很有促進作用”的占13.89%,“有促進作用”的占44.68%,“作用不大”的占29.17%,“毫無作用”的占10.65%。其中,認為“毫無作用”的,初三級女生3.39%,男生12.93%;高三級女生7.87%,男生18.35%。而認為“有作用”或“很有作用”的,初三級女生69.49%,男生64.66%;高三級女生52.81%,男生44.95%。由此可知,第一,超過一半的畢業(yè)班學生感到校辦讀書節(jié)對其課外閱讀“有促進作用”甚至是“很有促進作用”;第二,在肯定性評價上,女生多于男生,初中畢業(yè)班學生多于高中畢業(yè)班學生。
綜上所述,結論主要如下。第一,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普遍認為讀一些課外書對語文成績的提高有利;第二,多數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讀些課外書與備考之間“有點矛盾,但能協(xié)調好”;第三,從動機來看,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讀課外書的實用目的較為突出,他們中有較大比例是“積累素材,以便寫好作文”;第四,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近半年里“不讀課外書”的只占少數,絕大多數在繁忙的應考過程中仍堅持課外閱讀;第五,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打算升學后“既多讀經典書籍,又多讀流行書籍”的占大部分,“都不讀”的占極少數;第六,雖然高中生在課外閱讀的某一點上比初中生有進步,比如,在書籍類別的價值取向上,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合理,但在閱讀時間、閱讀目的等方面均不如初中生理想;第七,大多數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認為“考試制度”是“目前制約著他們多讀課外書的最重要因素”;第八,初、高中畢業(yè)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校辦讀書節(jié)”對他們的課外閱讀有促進作用,也對他們的學習成績或成長有幫助。
應該指出的是,這里所調查的學生至少經歷過本校舉辦的三屆讀書節(jié),故其對校辦讀書節(jié)的感知和評價比非畢業(yè)班學生更全面,更有代表性。學校舉辦讀書節(jié)為的是全體學生的進步,但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并非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所以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認可其對他們的幫助,實在可喜。
[1]鄭惠生.“考試至上時代”小學生課余時間用在哪兒——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7,(04):106-108.
[2]姚佩瑯.略論當前中學文學教學的“八重八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02):85.
[3]鄭惠生.“視聽時代”中學生最喜歡閱讀的紙質讀物探討——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五[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6,(08):111.
[4]鄔書林.養(yǎng)成閱讀習慣是一門科學[N].光明日報,2009-6-8(1).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校辦“讀書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以汕頭市東廈中學為個案》(2012YQJK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