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紅
[摘 要]看圖寫話是學生作文訓練的重要途徑。為了讓學生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學生多角度地思考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寫出有新意的開頭;合理想象故事的經(jīng)過,補充畫外情節(jié)。調(diào)動多種感官,才能讓畫面靈動起來。
[關鍵詞]看圖寫話 觀察 想象 感官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4-082
看圖寫話是學生作文訓練的重要途徑。但因為全班學生寫的是同一個畫面,再加上教師統(tǒng)一細致的指導,學生寫出來的習作大同小異,毫無創(chuàng)新可言。為了克服這一弊病,我在指導學生看圖寫話時,立足畫面,從多角度思考,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那么怎樣讓畫面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構(gòu)思出有創(chuàng)意的情節(jié)呢?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
觀察就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每次寫話前老師要交代清楚觀察的任務,以及應達到的效果。有了具體的任務,才能夠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使看圖寫話有一定的方向性。
那么要怎么觀察呢?第一,從整體著手,看清楚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nèi)容,知道圖上畫有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是怎樣做的,做的結(jié)果怎么樣等。第二,觀察背景。最好能從圖中看出這是什么時候,畫上還有什么,他們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等。第三,觀察細節(jié)。如人物的表情、姿勢、服裝、工具等。教師在指導的時候?qū)W生的觀察不要有太多的、直接的否定,只要學生對觀察到的東西有足夠的依據(jù),都是可以接受的。第四,觀察要有順序。教會學生觀察順序,在頭腦中形成總體的印象,再抓住細節(jié)觀察,最后回到整體畫面,這樣看圖就不再是件枯燥和困難的事情了。
二、多角度思考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寫出有新意的開頭
例如,一幅畫上有一個紅紅的太陽,碧綠的柳樹上有只蟬,一個小男孩在開滿野花的河邊釣魚。這是這幅圖展示給我們的主要內(nèi)容,這是無法改變的,給我們留下想象空間的是人物的身份、故事的起因。小男孩為什么來釣魚?以前釣過魚嗎?他到河邊釣魚之前會干些什么?學生的想象是豐富多彩的。有的說家中有個小弟弟,喜歡吃魚,所以大哥哥就出來釣魚;有的說,在河邊釣魚,我找到了快樂;還有的說,雙休日和爸爸去度假村玩,就在魚塘里釣起了魚……經(jīng)過啟發(fā),有的學生把這個男孩當成自己來寫,有的以旁觀者的角度來敘述故事情節(jié),還給小男孩設想了不同的身份,學生從人物不同的身份來敘述,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互相交流,思維十分活躍。
三、合理想象故事的經(jīng)過,補充畫外情節(jié)
很多學生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象。想象可以使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我們應該在寫上下工夫,指導學生先寫什么,重點寫什么;適當?shù)匾龑麄冊趯懙臅r候加入合理的想象,使整個畫面活起來。還是釣魚這幅圖,很多學生的主要內(nèi)容集中在一個“釣”上,但是他們也只會簡單地寫一下釣魚的經(jīng)過,沒有任何新意。其實這里還有文章可作。情境一:小男孩在釣魚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他是如何解決的?情境二:小男孩在釣魚的過程中,會遇到些什么有趣的或者討厭的事呢?后來怎么辦?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興致勃勃地想象,于是新的故事情節(jié)出來了。
四、調(diào)動多種感官,讓畫面靈動
調(diào)動多種感官指導看圖寫話,讓學生的眼、耳、口、鼻、手跟著畫面動起來,寫話就具備了活力。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集觀察、思維、表達于—體,不僅開發(fā)了多元智能,還促進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達能力的發(fā)展。(1)看一看:觀察畫面。如從畫面中能知道這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畫上還有什么,它們和畫面上的人物有什么關系。(2)聽一聽:圖片上的事物不是無聲的,鳥兒會叫,水會流,樹葉會飄動,動物會說話,這時我們要調(diào)動學生的耳朵,讓他們想想會聽到什么,把聽到的寫具體,畫面就有了動感。如上面這幅釣魚圖,可以讓學生聽一聽溪水流動的聲音,蟬在柳樹上鳴叫的聲音,魚兒在河里游動的聲音,男孩子釣到魚會說些什么等。這樣一寫,畫面就活起來了。(3)聞一聞:要把靜止的畫面寫活,還少不了嗅覺。比如春天到了,空氣中是什么味道?聞到花香味了嗎?(4)動一動:看圖寫話一般給的都是靜止的畫面,但是畫面中的人物和動物都是在動的,或說話,或做事,或思考,讓靜止的畫面動起來就是要尋找畫面的運動因素。小男孩釣魚的表情是生動的,等魚上鉤時、釣到魚后、沒釣到魚時,每個時間段的表情是不一樣的。釣魚時的動作每個人也不同。
總之,要讓學生在看圖寫話中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寫作的自由,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童心寫出富有童趣的文章。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