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
摘 要: 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適當增加翻譯教學的比例、選擇合適的練習材料、夯實學生語言基礎及翻譯基本功、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翻譯水平,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關鍵詞: 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 翻譯教學 教學啟示
一、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
當前形勢下,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在此背景下,精通專業(yè)且能熟練運用英語的復合型人才在人力資源市場中非常受歡迎。為了順應社會的變化與需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不斷調整。從2007年1月起,四六級考試采用了漢譯英題型。2013年12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四六級的題型、分值、時間等方面做出了進一步調整。翻譯部分由原來的單句翻譯(補全句子)調整為段落漢譯英,四級翻譯題目長度為140~160個漢字,六級為180~200個漢字,分值比例由原來的5%調整為15%,提高了主觀題的分值,增加了對綜合語言能力的測試。
新方案公布后引起了熱烈討論,考生普遍覺得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部分的調整使整個考試難度大大增加。但從長遠角度看,此項舉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拓展知識面,增強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進行語言、文化交流,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然而,新方案實施至今,參考學生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部分的得分普遍偏低,其表現(xiàn)并沒有達到改革的預期。因此,在這一背景下研究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測試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由于多種原因,大學英語課堂中基本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學習或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再者,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仍然存在注重應試教育、忽視素質教育的現(xiàn)象,偏重向學生介紹語言知識要點,忽視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跟不上國家推行的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參與跨文化交流的趨勢。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職場對就業(yè)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這樣的變化對求職的畢業(yè)生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應該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文化視野。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曾一度左右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和日常教學,但有關翻譯的教學安排非常少。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中,基本沒有專門的翻譯課,即便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翻譯訓練,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使用的材料往往過于隨意,缺乏系統(tǒng)性,往往是課文里抽出來的或者課后練習中的一些句子,或者臨時找到的某些材料,題材、難度等都不太符合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測試的要求。其次,教學方法與四六級翻譯測試的目標與要求有較大差距。教師往往著眼于句子,側重引導學生關注句式結構、短語搭配等方面,對翻譯的基本理論與技巧運用較少,對段落提供的語境進行分析及信息利用程度不夠,對學生文化差異意識及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比較欠缺。再次,學生的翻譯水平不高,缺乏基本的翻譯常識,對翻譯基本理論與技巧了解不多,且由于語言基礎不夠扎實,文化意識與能力薄弱,導致很多時候理解不到位,表達不符合目的語習慣,文化差異處理欠妥,最終效果不盡如人意。此外,由于課時及其他語言學習任務的影響,課堂教學中缺乏足夠的翻譯練習,課后學生對翻譯練習也不夠重視,最終學習效果無法達到四六級翻譯測試的要求,更難以適應社會需求。
三、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
鑒于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及學生實際情況,建議采用以下方案改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狀況:
1.適當增加翻譯課程。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大量懂專業(yè)、會外語、能翻譯、可交流的復合型人才。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注重對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背景下,適當增加大學英語日常教學中翻譯教學的比例,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翻譯基本技巧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開設翻譯選修課,更全面地向學生介紹翻譯的基本理論與技巧,彌補課堂翻譯教學的不足。
2.選擇合適的翻譯教學材料。首先,考慮到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考試涉及的領域,應有傾向性地選擇一些有關中國歷史、經濟、社會發(fā)展、文化傳統(tǒng)等領域的材料。其次,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所選段落或者短篇翻譯材料的難度必須適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偏難或偏易都無法達到訓練的目的。再次,可結合日常教學材料與四六級的要求,選擇相關話題并適當拓展,同時保證一定的翻譯訓練量,才能與四六級考試接軌。
3.引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四六級考試翻譯部分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語言基礎知識作為最重要的鋪墊,應首先得到保證。在日常教學與翻譯訓練中,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句子主干的分析與搭建練習,這對分析理解長句,翻譯時進行準確表達大有益處。同時,加強翻譯基本技巧的學習,引導學生掌握常用的翻譯基本技巧并熟練運用。
4.廣泛閱讀,提高文化素養(yǎng)。閱讀帶給學生的收獲是多方面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理解技能,同時適當增加學生雙語文章的閱讀量,并布置合適的閱讀與翻譯任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背景知識,為翻譯打下良好基礎。此外,由于改革之后的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部分的內容涉及中國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平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多關注這些領域,增加文化積累,提高文化素養(yǎng),以便在翻譯中正確地對待和處理文化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大學生基本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越來越重要。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不僅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還對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促進翻譯的發(fā)展及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鄧禮紅.英語四六級翻譯考試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挑戰(zhàn)與對策[J].特立學刊,2013,(6):62-64.
[2]富小樂.英語新四六級考試改革背景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9(24):102,104.
[3]陸仲飛.大學英語需要從“教學翻譯”向“翻譯教學”過渡——評析“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新題型”中的段落翻譯[J].上海翻譯,2014(2):72-74.
[4]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EB/0L].(2013-08-14)[2013-10-15].http://www.cet.edu.cn/sl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