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微課理念引導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

      2016-03-15 01:19:53金紅珍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教學平臺職業(yè)技能微課

      金紅珍

      (閩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

      ?

      微課理念引導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

      金紅珍

      (閩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模式,是提高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水平和學校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本文對現代學校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需求進行分析,結合現代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分別對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微課”在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中的依據、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展開論述,并對微課理念引導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進行分析和探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體育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教師職業(yè)技能的提高。

      [關鍵詞]微課;職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教學平臺

      如今年輕一代對于新興技術非常熟悉,更加強調在職前教師教育過程中更好地利用新興技術,這使得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性與技術性大大增強,對教師職業(yè)技能素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事教師職業(yè)的人不僅要具有高尚的師德、淵博的知識,而且必須具備多方面的技能素質[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2]: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fā)展的整體戰(zhàn)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充分利用優(yōu)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chuàng)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強優(yōu)質教育資源開發(fā),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教師職業(yè)教育必須實現重大的變革,打破工業(yè)時代教育的格局,開始從工業(yè)時代向信息時代轉變,通過整合教師教育領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聚集優(yōu)秀教育人才,以微課的方式開展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教學科研經驗分享,為學習者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和互動性的自助式學習平臺,營造具有網絡時代特點的數字化學習環(huán)境,促進教師職業(yè)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

      信息環(huán)境下,基于教育與應用的資源及分享平臺日益豐富,教學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及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深度融合是整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根本出發(fā)點。微課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時代的要求和大眾心理,在國內外教育領域中得以快速發(fā)展[3]。隨著國內外微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不斷豐富和深化,人們對于微課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全面。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教學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微課表現出短小精悍、主題突出、實踐性強、時間靈活、資源共享的特點。

      1“微課”應用于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理論依據

      1.1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可分解性

      美國著名學者艾倫在談到教師培養(yǎng)問題時說:“復雜的教學行為,至少能在某種程度上被分成一些更簡單的、可訓練的技能或技術”?,F代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使得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除了包括一般教師職業(yè)技能外,還包括與體育教學相關的專業(yè)技能,如專業(yè)運動技能、專項技術講解與示范能力、保護與幫助能力、體育課組織與管理能力等具有體育教學特點的教學技能。對當前學校體育教學特點和趨勢,以及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需求進行分析,可以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進行分解,形成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模塊體系,并以此為依據構建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微課資源庫,為完成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訓練目標提供基本素材。教師或職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所從事的體育教學工作需要,以及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參考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yè)技能水平。

      1.2微課主題突出,技能指向明確

      微課主題突出,技能指向明確,緊貼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單個具體的培養(yǎng)目標。在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過程中,通過把體育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分解為不同的技能模塊,形成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模塊體系。針對不同的技能培養(yǎng)目標,制作完成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微視頻,最終形成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微視頻資源庫。在體育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將每個技能目標分解得越細小,微視頻的技能指向性越強,職業(yè)技能的教學效果越好,技能掌握得越牢固。微課教學目標更加單一,教學內容更加精煉,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更加具有針對性,更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掌握各項具體的教學技能。

      1.3微課短小精煉,便于觀摩

      微課以精短的微視頻為核心,通過教學設計、教學素材的篩選、多媒體微課視頻的制作等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最終形成教學主題突出、教學結構緊湊、教學情景生動、教學形式多樣的微課程教學視頻資源庫。微課視頻資源體積小,格式多為流媒體,方便學生利用不同的多媒體移動終端下載課程資源,并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學生通過一定的教學技能學習及課后的自學與練習,將自己針對某一項技能自學、自練的過程錄成視頻,并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供教師和同學進行點評與學習,促進教學技能學習過程中的相互交流。

      1.4微課資源多樣,情境真實

      紙質的資源通常只提供單一視角和線性事例,而可視化的動態(tài)過程提供給學習者的是更為多樣、全面的教學場景[4]。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表現出目標多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點,其不僅包括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專業(yè)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還包括教師基本職業(yè)技能、體育專業(yè)教學技能與訓練技能、科學研究能力、體育管理基本能力。通過對學校體育各項工作和體育教學與訓練規(guī)律的深入研究,根據體育教師在不同教學場景中對職業(yè)技能的要求,充分模擬體育教學場景,建立起多元化的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體系,并進行微課視頻資源的設計與制作,使不同的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學習的視頻資源與不同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更加匹配,學生在了解各項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重要性的同時,理解各項教師職業(yè)技能的應用途徑與方法。

      1.5微課容量有限性和資源結構系統性,易于現代媒體的廣泛傳播

      單個微課資源短小精悍主題突出、容量有限,更適合于隨時隨地使用各種移動或固定設備學習。而微課視頻資源庫是一種結構化的學習資源,針對某個教學主題,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等建立起來,以網頁為主要呈現形式。微課教學資源體系具有開放性的優(yōu)點。學校體育教學不斷地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提出新的要求,通過對微課教學資源體系的不斷修改、擴展和更新,形成一個不斷變化的、半開放的動態(tài)良性循環(huán)。

      2微課理念引導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

      2.1構成要素

      各類教學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現象集合,基于微課理念的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和其他教學活動一樣,由教師、學生、微課資源庫、教學平臺這四個基本要素組成,這些要素之間密切相關、相互影響,因此在建立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體系時,對這四個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2.1.1教師和學生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引導者,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目標的設計、微課資源庫的構建、教學過程的設計、微課資源的呈現方式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表現出積極態(tài)度和獨立、自主、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行為。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體現在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還體現在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角色的轉換。通過由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強化學生的角色認知,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目的性和主動性。

      2.1.2微課資源庫

      在教師教育過程中,多媒體資源案例學習給職前教師知識的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機會。在教師培養(yǎng)體系中,職前教師實踐教學的機會有限,很難觀察到經驗豐富教師的教學活動[5]。因此,多媒體案例教學有利于職前教師通過觀察和分析其他教師應用教學技術的過程來整合他們的知識[6]。在建立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微課資源庫的過程中,短小、精悍的微視頻是微課資源的最主要形式。首先,在對當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進行分析和分解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學校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具體需求,建立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目標體系;其次,依據不同的體育教學階段和教學場景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要求,制作不同類型的微課視頻資源,形成體育教師微課視頻資源庫;最后,針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微課教學設計,使教學目標明確。以合理有效的教學主題與內容設計,以及系統化與模塊化的微課資源,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技能學習要求,提高學習自由度和職業(yè)技能多元化的需求。

      2.1.3教學平臺

      信息和通信技術在課堂教學里的系統成功應用被認為是源于教師構建適合具體知識教學的教學環(huán)境能力,而不是作為一個孤立的知識進行教學[7]。一些研究針對信息與通信技術對教學的影響進行研究,而其他研究探討了教師如何加強信息與通信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8]。各種教學平臺(尤其是基于互聯網的網絡教學平臺)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教學信息傳播方式,根據其內容的不同和具體的實現方式,分別有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平臺,如運動場、多媒體教室和微格教學教師,以及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網絡教學平臺,

      2.2教學模式

      在教學平臺上搭建起以微視頻為主要形式的教學體系后,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教師的參與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學活動,而是要在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的情況下,對傳統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和改進,使教學活動更加快速、高效和便捷(圖1)。

      圖1 基于微課理念的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教學模式

      2.2.1課前學習階段

      在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水平千差萬別,有的非常優(yōu)秀,有的確很普通,有的對知識學習內容吸收和實踐技能的掌握特別快,而有的連基本的閱讀與理解和基礎技能的學習都存在障礙。在微課理念引導下,基于微課的教學系統將很多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yè)實踐技能以微視頻的形式呈現在網絡教學互動平臺上,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數碼終端之間自由選擇,通過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完成課前相關知識的預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以后所從事不同體育教學工作的特點,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還可以根據自身學習能力的強弱,以及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不同,建立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由于微課資源具有在線學習的靈活性和移動學習的便捷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相對零碎的時間完成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較為系統的課前學習。此外,隨著各種網絡教學互動平臺的快速發(fā)展和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不斷開發(fā)與利用,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動平臺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或求助于教師,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互動的及時性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確保學生課前自學的系統連貫性。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進行監(jiān)控,了解學生課前學習的基本情況和學習效果。

      2.2.2課堂教學階段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上得到最多關注的通常是整體技能水平最好和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以及那些能夠第一時間提出精彩問題的學生,而其他的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取教師和那些好問學生的交談。把微課引入到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過程之后,我們就會發(fā)現:由于學生在課前通過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對課程相關知識有了較為系統的學習,課堂教學開始時已經基本完成了教學內容相關知識信息的傳遞,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階段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實踐訓練項目的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根據學生在課前學習階段發(fā)現的問題,對課堂教學調整,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其次,根據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過程中不同階段教學工作的要求,設計和選取相應的實踐訓練項目,讓學生通過分組探討和協作學習完成實踐訓練項目的教學與訓練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從以前課堂教學的主演轉變?yōu)檎n堂教學的導演,教師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通過微視頻的適時展示,引導學生進行各項教學技能的訓練與強化工作,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提高學習的有效性。而教師也從以前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和相關教學問題的解答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和為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供個性化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

      2.2.3課后練習提高階段

      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需要經過很多次的練習才能掌握,然而體育專業(yè)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使得大部分學生很難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所有技能培養(yǎng)實踐訓練項目的教學和訓練。因而需要課上、課下相結合:課上主要由教師講解一些技能訓練的理論、要求、措施、方法,并做一些必要的示范;課下主要是學生自學自練,教師進行檢查、指導和督促[9]。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資源庫的微視頻來幫助自己解決在進行課后實踐訓練項目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通過與同學或教師進行交流解決相關問題。學生還可以將自己課后進行實踐訓練項目訓練的過程錄成微視頻上傳到網絡互動平臺,由教師進行評價或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進一步加快知識的內化和技能的形成。

      3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實施

      3.1明確培養(yǎng)目標,并進行分解

      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目標則是為了完成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而設立的各個階段的和最后的預期成果。為了更好地完成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首先要設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總目標和各項技能的分目標,建立起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目標體系。通過對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目標的研究,對總目標和各項分目標熟記于心,通過對現代學校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師技能需求的現狀分析,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進行主題式分解,進而構建起不同類別的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微目標群,并以此為依據制作完成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微視頻,形成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微課微視頻資源體系。

      3.2完善資源體系,構建學習交流平臺

      在教師培養(yǎng)過程中,事例教學是通過加強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論的聯系來提高教師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10]。根據當今學校體育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要求,提出并建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目標體系,構建起以不同教學場景下教學事例為主要形式,以具體的不同職業(yè)技能微單元為主題單元的微課資源體系,并通過相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的重組,不斷改進和完善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資源體系。以當前學校各類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充分利用現代新興信息技術和新媒體資源,以及學校各種教學軟件資源和硬件平臺,構建微課學習交流平臺。通過課前引導預習、課堂綜合練習、課后強化訓練,并將實訓的結果以視頻的形式上傳到平臺供教師指導,最終完成一站式的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模式。

      3.3提高信息素養(yǎng)

      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教育信息資源可以實現動態(tài)利用,掌握使用互聯網工具的使用方法不足以提高教師對于把互聯網工具作為教學工具的認識,更不能提高他們有效利用互聯網工具的能力[11]。教師教育計劃必須包括深入討論教學過程中互聯網工具的使用和教學內容的科學性[12]。在借助微課提高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技能的過程中,要提高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確認所需信息、尋獲信息、評估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微課理念引導的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主要是針對某個知識點而展開的,如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等。要制作拍攝一個高質量、高品質的微課視頻,需要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縝密分析,充分體現微課資源短小精悍、新穎獨特的特點。

      4結論

      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是體育教師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體育在21世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基石。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必須與一定的教學實踐相結合,植根于現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和技術設備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利用微課為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搭建自主互動平臺,通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共同挖掘它的功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它的價值,為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

      [參考文獻]

      [1]Ertmer.Teacher pedagogical beliefs: the final frontier in our quest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5,53(4):25-40.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工作小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Z].2010.

      [3]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中國高校微課研究報告[R].2014.

      [4] Kinzer,C.K.Assessing pre-service teachers ’conceptual change in an Internet-based, case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Z],2006.

      [5]Sahin, S.Pre-service teachers’ perspectives of the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CTs) and the effect of case-based discussions (CBDs)[J].Computers and Education,2012(59):1089-1098.

      [6] Insook Han, Miri Eom, Won Sug Shin. Multimedia case-based learning to enhance pre-service teachers’ knowledge integration for teaching with technologies[J].2013(34):122-129.

      [7]Mishra,P.,& Koehler,M.J.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 knowledg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108(6):1017-1054.

      [8]Law,N.,Lee,M.W.,Chan,A.Policy impacts on pedagogical practice and ICT use: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sults from SITES 2006[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10(26):465-477.

      [9]楊志恒.加強高師學生職業(yè)技能訓練的構思與實踐[J].隴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4(1):104-107.

      [10]Baker,E.A.Multimedia case-based instruction in literacy: pedagogy, effectiveness, and perception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2009,18(3):249-266.

      [11]Martinovic, D., Zhang, Z.Situating ICT in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overcoming challenges, fulling expectation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2(28):461-469.

      [12]Goodwin, A.L.Globaliza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of quality teachers: rethinking knowledge domains for teaching[J].Teaching Education,2010,21(1):19-32.

      Research on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icro-class Ideas

      JIN Hong-zhen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Abstract: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innovat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teachers ’ professional skills,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raise P.E. student’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 level of teaching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the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required 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modern schools, and combining the modern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information er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icro-class” teaching concept in the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On this basis, respectively, on the PE teachers ’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micro-class” on basis of the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s, and the developing of the P.E.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based on micro-clas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Key words:micro-class; pre-service P.E. teacher; 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 platform

      [作者簡介]金紅珍(1978- ),男,講師,碩士,從事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

      [基金項目]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深度融合”(JAS150339);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度校級教改項目“基于微課理念的職前體育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體系研究”(JG201528)。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2-0120-05

      猜你喜歡
      教學平臺職業(yè)技能微課
      大英縣職業(yè)技能培訓調研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yè)技能競賽舉行
      工會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職業(yè)危害控制技術課程創(chuàng)新型教學平臺建設研究
      基于WordPress構建項目化課程教學平臺的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21:22
      數字積分法插補仿真實驗教學系統開發(fā)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03:32
      大學計算機基礎“微課程”設計1
      努力開創(chuàng)職業(yè)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學習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东乌| 松滋市| 井陉县| 鹤壁市| 平武县| 原平市| 乌海市| 梅河口市| 信丰县| 平潭县| 新昌县| 安庆市| 汾西县| 麦盖提县| 黔西县| 上饶县| 留坝县| 信丰县| 永善县| 南昌县| 勐海县| 曲松县| 集贤县| 镇江市| 灵山县| 朔州市| 芒康县| 沭阳县| 临洮县| 鄂伦春自治旗| 财经| 钟山县| 固安县| 新密市| 昌吉市| 方正县| 驻马店市| 巴林左旗| 全椒县| 玛多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