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潔
摘 要:文章是以錯誤分析為研究方法的一項實證研究,對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的一次課堂翻譯實踐作品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研究,總結(jié)出了學生在英語學習的最基本層面——詞匯層面的各類錯誤分布情況,并嘗試找出相對應的糾錯方法,希望能夠?qū)Ψ怯⒄Z專業(yè)研究生英語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guān)鍵詞:錯誤分析;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翻譯實踐
一、文獻綜述
傳統(tǒng)語言學將語言分為語音、詞匯、語法三大塊,而詞匯在語言習得和使用中占據(jù)核心部分。英國語言學家 D. Awillins曾經(jīng)說過:”沒有語法仍能傳達很多東西,沒有詞匯就什么也傳達不了。”在二語研究方面,詞匯作為語言的中心組成部分,二語教師和二語習得研究者最為重視的一塊。
對比分析理論和錯誤分析理論是進行語言學習者錯誤研究時應用最廣的兩大理論。對比語言學盛行于20實際五六十年代,受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影響,認為外語學習的主要障礙來自于母語的干擾。然而,對比語言學在忠實于語言學習外部環(huán)境時忽略了語言學習者本身的因素。20世紀六十年代后期開始,人們發(fā)現(xiàn)對比語言學不能準確預測二語學習者的全部錯誤,于是對比分析法逐漸被錯誤分析法取代。
二、引言
錯誤分析是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第二語言習得過程是一個不斷與語言錯誤斗爭的過程。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學生所犯的語言輸出錯誤。
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前輩們所做的關(guān)于錯誤分析的研究,選取的語料大多都是學生們的作文。但根據(jù)我個人曾多次批改學生作文的經(jīng)驗來看,作文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教師很難做到完全理解每一位學生作文中的每一個句子,然而理解的偏差就很容易導致錯誤歸納的偏差,從而導致錯誤分析的結(jié)果失去應有的價值。因此本次研究我選用的語料是學生的隨堂翻譯(漢譯英)作品,有中文原文作為參照,可以避免許多理解上的偏差,因而對錯誤的分析和歸類也會更客觀和準確。
(一)研究對象
安徽大學2014級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研一),分別來自新聞、環(huán)境、生物、藝術(shù)、經(jīng)濟等九個專業(yè),文理分布相當。一共四十名學生,男女生各20人。以往的錯誤分析多以高中生或大學本科生也就是社會教育的基礎(chǔ)或是中高檔階段作為研究對象,而本次研究以研究生一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試圖探究社會的高等教育階層(碩士研究生)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英語詞匯的使用方面的錯誤分布情況。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隨堂翻譯指定作品的方式,翻譯的內(nèi)容是楊航的知名散文《盼頭》。翻譯要求為可以查閱紙質(zhì)字典、詞典,但不可借助任何網(wǎng)絡(luò)手段幫助翻譯。本次翻譯練習在課上老師的監(jiān)督下完成,因而搜集的語料真實度高。班級共四十名學生,當次課有兩位同學因事請假,故搜集到38分有效語料。
三、研究結(jié)果統(tǒng)計與分析
(一)結(jié)果統(tǒng)計
筆者通過仔細批改38份有效語料,分析總結(jié)出了在學生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的詞匯方面的全部錯誤,共九種。
(二)結(jié)果分析
下面就錯誤數(shù)量由多到少,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來依次對錯誤進行分析。位列排行榜榜首的錯誤類型是詞的誤選,在38篇語料中一共出現(xiàn)86次,占總百分比的31.5。詞的誤選往往是由于學生對近義詞、形近詞甚至是音近詞的混淆而導致的。
例一:
a.《盼頭》原文:“盼有一個好愛人”,這里的“愛人”一詞我們可以選用wife,spouse等詞,但38分語料中有26份都選擇了lover一詞來表示。然而lover一詞一般用來表示情人,情夫居多,用在這里很不恰當。
b.又如原文“自己竟成了一個大男人,一個養(yǎng)家糊口的忙碌人了”,有的同學翻譯為“I turn out to be a male,a busy man to support a family”學生選擇的male一詞,雖說是有“男人”的意思,但male(男性)主要是和female(女性)對應存在的,而原文中提到的男人是和孩子對應存在的。如果用male 一詞,給人的感覺是小時候是female,長大了變成male,因而male用在這里不合適,我們可以選用a fully grown man或者直接用man也可以表達。
排名第二的錯誤類型是詞性錯誤,在38篇語料中一共出現(xiàn)47次,占總額的17%。之所以會混淆詞性是由于學生普遍缺乏詞類意識,時常忽略單詞的詞性,只注重詞義。比較常見的是把形容詞和副詞混淆,名詞和形容詞混淆。又有些單詞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形式都有,但基本功不扎實的同學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用錯。
例二:
a.…while adults usually wish spring comes fastly…
b.…I could enjoy the gourmet food and eating meat…
a句中的fastly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形式,fast本身就是副詞,用來形容動詞comes,不需要加詞綴ly。b句中的gourmet是名詞,意思是美食或美食家,而在b句中學生卻把它當成了形容詞,用來形容food,畫蛇添足。
排名第三的錯誤類型是冠詞誤用、漏用,在38篇語料中一共出現(xiàn)42次,占總額的15.6%。冠詞在英語中的出現(xiàn)頻率極為頻繁,但由于其沒有太強的語意功能而時常被忽略或者誤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幾個學生翻譯實踐中的真實例句。
例三:
a.…A big dream can sustain∧(the) whole life…
b.Everyday is ∧(a) new day
c.…Without the water,the fields become dessert…
a句和b句都因缺少冠詞而使得句子不完整,c句和d句卻都在不需要的地方加上了冠詞。如c句中,失去了水,土地就會變成沙漠,這里的水water是泛指,不需要定冠詞the修飾。
例四:
a.…we should have some hopes for our life…
b.…I want to share the burden for my parents…
a句中的介詞for應改為in,意為“在我們的生活里”,for表示為了,語意不通;b句中for應改為with,與某人分擔重任是固定搭配share the burden with,這里既可以算是介詞使用錯誤也能算的上固定搭配錯誤。
四、糾錯研究
(一)錯誤類別
Corder根據(jù)中介語發(fā)展的特點,把錯誤分成前系統(tǒng)性錯誤,系統(tǒng)性錯誤,后系統(tǒng)性錯誤。反應在本次課堂翻譯實踐中,詞性錯誤、詞的誤選、助動詞系動詞混用、詞義重疊都屬于前系統(tǒng)性錯誤;詞的形式錯誤、搭配錯誤、介詞錯誤都屬于系統(tǒng)性錯誤;冠詞誤用漏用和數(shù)的錯誤都屬于后系統(tǒng)性錯誤。
(二)糾正什么樣的錯誤
對二語教師來說,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學生的錯誤是否應該糾正的問題,而是哪些錯誤應該被糾正,如何糾正更有效的問題。在此階段,教師應直截了當?shù)刂赋銎溴e誤,使其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 或及時予以引導,示以正確的用法,并作出相對的解釋。而對于學生因語言技能不熟練而出現(xiàn)的前系統(tǒng)性錯誤,教師應寬容待之,不用多作解釋,提出正確說法即可。對后系統(tǒng)性的錯誤,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較完整的語法系統(tǒng),教師適當加以引導,由學生自己糾正。
(三)由誰糾錯和怎樣糾錯
糾錯不只是二語教師的任務(wù),學生也很有必要加入進來。理想的糾錯策略應分為三部:1.學生自我糾錯;2.同伴糾錯;3.教師糾錯。
1.學生自我糾錯
學生出錯時,教師可以給予適當提示,留給學生思考空間,應以引導為主,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糾正錯誤。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自我糾錯本身也可以強化正確的語言形式。并且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調(diào)動積極性,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2.同伴糾錯
因個體的能力有限,有些僅靠自我糾錯無法解決的問題就要交給同伴合作完成了。同伴糾錯是自我糾錯的一種及時補充。自我糾錯時很多錯誤發(fā)現(xiàn)不了,這時不妨互相交換一下,也許能發(fā)現(xiàn)不少平時遺漏的錯誤。其次,同伴糾錯也是合作學習的一部分。這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且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3.教師糾錯
以往大家似乎都會這樣認為:教師的糾錯越詳細越具體糾錯的效果越好。其實不然,這種糾錯形式并未引起學生對錯誤的反思和理解。因此,對于學生的錯誤可以采取直接糾錯和間接糾錯相結(jié)合的方法。直接的書面糾錯主要是對學生自己不能糾正的系統(tǒng)性錯誤,間接的書面糾錯主要指教師使用相應符號指明錯誤所在和提示學生錯誤類型,由學習者自行改正,學生糾正不了時,可以進行同伴糾錯。
五、總結(jié)與思考
詞匯是二語學習的基礎(chǔ)、重點也是難點;錯誤又是語言學習的一大特征。通過本次的實證研究,我分析總結(jié)了學生作品中各種詞匯錯誤,將其歸為九類,并提出了相對應的糾錯方法,希望對二語教學和今后的詞匯糾錯研究有所幫助。
當然,本次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1.本次研究選取的預料是學生的翻譯作品,雖避免了因理解上不同帶來的差異,但因有中文原文為參照,所以對詞匯學習重點模塊——連接詞的考察甚少。2.本次研究選取的文章是散文,今后可以用小說、記敘文、說明文等不同文體進行研究,看看錯誤類型是否會發(fā)生變化。
參考文獻:
[1]Corder 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5):36-42.
[2]James, C. Errors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 [M]. London:Longman, 1998.
[3]黎素薇.論詞匯學習策略與詞匯搭配錯誤的關(guān)系[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5.
[4]呂長竑.詞匯量與語言綜合能力、詞匯深度知識之關(guān)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2):17-21.
[7]楊連瑞,張德祿,等.二語習得研究與中國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