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卓 王鵬
【摘要】 目的 對舒芬太尼復合靶控輸注丙泊酚麻醉用于宮腔鏡電切術患者的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 60例宮腔鏡電切術患者, 按照患者掛號的先后順序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 治療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 手術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OAA/S鎮(zhèn)靜的評分以及臨床效果。結果 OAA/S鎮(zhèn)靜的評分、丙泊酚總量、宮縮痛、鎮(zhèn)痛率及患者滿意度方面比較, 治療組患者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進行宮腔鏡電切術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復合靶控輸注丙泊酚麻醉安全有效, 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宮腔鏡電切術 ;丙泊酚 ;舒芬太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21
宮腔鏡電切術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較短等特點, 所以對于麻醉的要求就較高, 需要患者可以在手術后較為迅速的蘇醒, 在目前的宮腔鏡電切術中丙泊酚是最為首要的麻醉藥物之一, 但是其具有的鎮(zhèn)痛效果不佳, 通常需要與鎮(zhèn)痛藥物、氯胺酮等配合使用[1]。本次研究中, 隨機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宮腔鏡電切術患者共60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對治療組30例患者實施舒芬太尼-丙泊酚治療, 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現(xiàn)將具體的臨床治療報告作如下分析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宮腔鏡電切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患者掛號的先后順序, 將其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23~55歲, 平均年齡(41.22±4.59)歲, 體重45~61 kg, 平均體重(51.50±3.17)kg。治療組年齡24~56歲, 平均年齡(42.32±4.56)歲, 體重44~62 kg, 平均體重(52.50±3.17)kg。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手術進行前均禁食8 h, 禁水4 h, 所有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后采取截石位, 開放靜脈通路, 對照組患者給予芬太尼緩慢靜脈滴注, 劑量為1 μg/kg。治療組患者給予舒芬太尼緩慢靜脈滴注, 劑量為0.5 μg/kg, 治療組10 min開始進行麻醉。在進行麻醉之前給予4 L/min面罩吸氧, 此外還需要醫(y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并做好詳細記錄。兩組患者均采用Diprifuor TCI系統(tǒng)麻醉給藥, 開始時丙泊酚效應室靶濃度設置為2 ?g/ml;在對宮頸管進行擴張時需要將濃度提升至4~6 ?g/ml;當擴張結束后靶濃度應保持在2~3.5 ?g/ml, 直至手術完成。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和觀察下, 對患者進行皮膚消毒處理, 之后進行手術操作, 擴宮前和擴宮后其濃度有所不同, 通常在擴宮前, 每次調整1 μg/ml, 之后需要減去0.5 μg/ml。手術操作完成后, 在觀察室停留1 h, 并評估其宮縮痛。手術進行時如果患者的血氧飽和度(SpO2)<90%, 抬起患者的下頜或采取輔助呼吸, 直至SpO2>95%;若收縮壓低于基礎值的20% , 就要給予6 mg麻黃素靜脈滴注。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蘇醒時間、OAA/S評分、丙泊酚總量、離院時間、宮縮痛、鎮(zhèn)痛率及滿意度進行比較。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OAA/S評分、丙泊酚的總量及離院時間比較 兩組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在OAA/S評分、丙泊酚的總量、離院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宮縮痛、鎮(zhèn)痛率及滿意度比較 手術后發(fā)現(xiàn), 治療組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宮縮痛, 對照組中有4例患者出現(xiàn)宮縮痛;治療組患者鎮(zhèn)痛率為96.7%(29/30);對照組為80.0%(24/30);治療組患者滿意度為100.0%(30/30), 對照組為80.0%(24/30), 治療組患者在宮縮痛、鎮(zhèn)痛率以及滿意度方面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中, 正確、合理的麻醉治療方法對于減輕患者的疼痛, 促進術后恢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詳細探究了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和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治療, 其中芬太尼-丙泊酚治療時, 難以維持手術順利完成, 其效果欠佳[2]。而舒芬太尼復合靶控輸注丙泊酚麻醉治療時, 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促進患者手術順利進行, 其主要利用藥效動力學、藥物代動力學等, 醫(yī)護人員在手術前和手術過程中, 根據(jù)計算機對給藥輸注的速率變化及麻醉鎮(zhèn)痛的深度進行調節(jié)和設置, 以較簡單的方法控制患者的麻醉效果,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和應用[3]。
在本次研究中, 根據(jù)統(tǒng)計學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在OAA/S評分、丙泊酚總量、離院時間方面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治療組患者中無任何不良反應發(fā)生, 對照組中有4例患者出現(xiàn)宮縮痛;治療組患者鎮(zhèn)痛率為96.7%;對照組為80.0%;治療組患者滿意度為100.0%, 對照組為80.0%, 治療組患者在宮縮痛、鎮(zhèn)痛率以及滿意度方面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嚴密的檢測和管理下, 對宮腔鏡電切術患者實施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治療, 鎮(zhèn)痛效果良好, 起效快, 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 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值得推廣的麻醉方法。
參考文獻
[1] 何偉, 曾睿峰, 羅宏, 等.布托菲諾復合靶控輸注丙泊酚麻醉用于宮腔鏡電切術的臨床觀察.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9, 25(21): 3682-3684.
[2] 李恒峙.布托菲諾復合靶控輸注丙泊酚麻醉用于宮腔鏡電切術臨床分析.當代醫(yī)學, 2013, 19(1):137-138.
[3] 楊武, 陳小麗, 袁東彬.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宮腔鏡手術中效果比較.當代醫(yī)學, 2015, 21(7):128-129.
[收稿日期: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