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余(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商學系,河南鞏義451200)
?
高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周余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商學系,河南鞏義451200)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各校教學的主要目標就變成了對學生人文以及科學兩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是高等院校,目前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少數人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也代表著高校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也越來越重要??墒蔷湍壳皝砜矗咝sw育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重技術輕思想的問題還一直存在。所以,文章就高校體育教學中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希望為日后人文素質的教育帶來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等院校;體育教學;人文素質教育
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target of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especiall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is no longer for the minority of peopl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lso means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ut for the present,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e article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ping to br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在我國新課改如火如荼的進行過程中,高校體育也開始飛速的發(fā)展。可發(fā)展的過程中卻也有很多問題凸顯了出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傳統(tǒng)教學理念所帶來的輕文化重技術現象。對于此類問題的思考,文章就將人文素質教育作為切入點進行研究,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以及未來高校體育對于人文素質教育該如何實施加以深入分析,目的就是希望今后高校體育能夠更加順利健康的發(fā)展。
對于人文素質教育來說,其核心就是對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識的培養(yǎng)與提高。在我國現代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教育領域也逐漸發(fā)現了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墒侨宋乃刭|教育的內涵卻很復雜,從文藝復興開始就有學者對其內涵和延伸進行了眾說紛紜的解釋。而隨著教育界對人文思想的發(fā)展和應用,人文素質教育的概念也開始變的清晰?!袄铆h(huán)境的熏陶、知識的傳授將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展現出來,融入到人們的氣質、人格和修養(yǎng)中,變成人的內在品質”,這就被稱之為人文素質教育[1]。所以,現代教育就是要將學生的情感、觀念、個性加以正確的引導。而體育課程,就長期被認為是“簡單粗暴”的社會活動。追根溯源就是因為對人文素質教育的缺失,這種缺失們就會導致對學生培養(yǎng)的不夠全面。
(一)體育思想中的“重武輕文”造成文化道德流失。俗話說,思想決定意識。在我國教育的發(fā)展中,一直將強身健體作為體育教育的中心思想。所以才會造成體育教育發(fā)展的停滯不前,單一的體能鍛煉致使體育教育無法跟上主流人文思想的社會發(fā)展。在我國專業(yè)運動員中,也時常會出現打架斗毆、服用興奮劑等違背道德的事件,這就足以說明在我國的體育教育上存在文化素養(yǎng)的缺失。
(二)體育思想中的“重文輕體[2]”造成人文知識素養(yǎng)相對較差?!爸匚妮p體”是指學生在高校受教育過程中,學校只是一味的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視體育的教學,甚至有一些高校都沒有相應的體育教材。如果體育課程的教學走不出以體質論為主導的怪圈,教學中就會一直存在問題。體育課的職能如果只是訓練體能技能和無所事事的解散打鬧,那根本就無法形成體育技能和人文知識的相結合。這種傳統(tǒng)式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學生們健全人格和全面的發(fā)展。更有甚者,一些學校因為專業(yè)課程的繁重而將體育課程取締。這些都是不利于體育教育的文化素質發(fā)展。
(一)加深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化[3]具有兩個層面:精神和物質。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它是一把雙刃劍。社會文化發(fā)展程度的好壞就要看人文素質是否得到貫徹落實。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必須要積極地開展對人文素質教育的學習。第一,體育教育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健身、育人以及娛樂,可是在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下,體育課程只完成了健身這一項功能,其他兩項根本沒有得到重視。所以,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高校的體育課程中,可以將大學體育課程中人文化的方面體現出來,比如:(1)為學生塑造更加健全和諧的人格。(2)對學生的情操進行培養(yǎng),將學生的情感表達力提升上來。(3)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文化品格素養(yǎng),把整體大學生在社會中的形象逐步提高。在體育課程不斷創(chuàng)新和不斷拓展中,讓學生們真正理解人文素質的意義。第二,受教育者也可以在人文素質的教育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傳統(tǒng)只注重體能的體育課程已經不再被適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加注重。和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比起來,人文素質教育中的體育課程教學則是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總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全方位的健康發(fā)展。第三,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素質教學,也是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一種拓展。在教學過程中,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改變教學方式,而人文素質教育就會為高校體育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這也為教學改革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幾年來,高校體育教育不僅融入了人文素質教育,還在此基礎上加強了與高新技術的結合,比如:遠程教育、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多種高科技科學。三為一體,改變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技術、科學以及社會的英文縮寫是“STS”。而STS教育[4]就是一種學科、社會以及生活的一種結合。在此種教育方式下,不僅能提高學生在人文知識方面的學習與掌握,更能幫助學生提高社會適應力。這對高校的體育教學是會帶來深遠影響的。
(二)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方法。高校體育教學的具體實施必須要通過課程的本身來實現。而在高校體育中對人文教育的應用就要通過體育活動的方式,讓大學生能在體育人文的精神感染下,培養(yǎng)健全的人文素質和體育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從中我們就可以了解,想要將人文素質教育合理的應用于高校體育課程中去,就無法離開人的發(fā)展和傳承,也不能離開人文思想對體育課程的交流和融合,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具體實施中,包含以下幾點:第一,對學生的人文知識思維意識加以增強。現在高校體育課程的基本設置有兩個部分: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要將二者相結合,進行人文知識的培養(yǎng)。在進行理論課程時,對人文的基礎知識進行一定的灌輸與宣導,將學生的文化認知力逐漸提高。而實踐課中也要融入一些文化課方面的知識,體育教師要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對文化知識在體育方面的價值加以深刻的說明,并分析其原因,其目的是將學生們的審美樂趣不斷提高,進而強化學生們的思維意識和知識感知力。第二,建立相應的人文知識教學課程。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要從課程的設置開始,在傳授人文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課程的規(guī)劃與教學的環(huán)境。而人文課程在高校中的開設也并不多見,這就會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人文知識。長此以往,會造成大學生素質偏低,社會評價不高等問題的出現。所以,對人文基礎知識相應課程的開設,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提高大學生自身文化修養(yǎng)的一種方式。第三,高校相關體育工作者要加強對人文知識的學習。作為人文知識的傳播者,體育教師一定要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只有對人文素質教育深入的了解,才能夠更好的教導學生們。這就需要教師多多的讀書,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逐漸提高,記住,學生是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獲得知識的;另外,精神文化素養(yǎng)也要加強,文化生活一旦被豐富起來,教學氣氛也會隨之變好;也不能忘記科研能力的提高,在課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并進行分析和了解,才能幫助學生在日后更好的學習,不僅如此,教師自身的也會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教學質量也會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現代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是刻不容緩的。因為此方法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們加強思維意識和文化修養(yǎng),對學生們的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墒?,目前在人文素質教育的推進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畢竟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這就需要相關教育人不斷的實踐、不斷的探索,為我國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綜合型人才而一直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唐明.體育文學在高校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實施途徑[J].鄂州大學學報,2015(9):80-82.
[2]王蘇輝.高校體育教學如何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問題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36-37.
[3]文東偉.高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的相關研究[J].高教學刊,2015(9):87-88.
[4]李同輝.高校體育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4):109.
作者簡介:周余(1982,9-),男,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研究生在讀,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06-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