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離不開語言,良好的教師語言文化修養(yǎng)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提高語言文學修養(yǎng)非常重要。本文從教師語言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出發(fā),介紹提高教師語言文學修養(yǎng)的幾種方法。
關鍵詞: 語言文學修養(yǎng) 語言技能 提升策略
一、教師語言修養(yǎng)的要求
教師語言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語言,以普通話的形式表達。教師語言的運用面對的是特定人群,在一個特定的地方并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使用特定的方式啟動。教師的語言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教師的語言和文學的訓練要求非常高。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準確性。這是教師語言文學修養(yǎng)的內(nèi)在要求,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脫俗。要言簡意賅,能夠正確且深刻地表達教學內(nèi)容,明確不含糊,在表達上要具有感染力與吸引力,簡單易懂,將教學知識點說白說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二是符合邏輯的。邏輯是精度的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接受效果為中心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語言的邏輯性與銜接性,將陌生的知識與學生熟悉的內(nèi)容有效鏈接,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奠定基礎。
三是情感性。情感性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情感與智慧的統(tǒng)一。教師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知識,啟發(fā)學生的智慧,引發(fā)學生對生活對世界的思考。因此,教師要充滿智慧,無論哪個學科的教師,都必須不斷鍛煉語言能力,讓教學語言充斥飽滿的熱情,這樣課堂的色彩才不會減退。
二、教師語言修養(yǎng)的重要性
教師若具有良好的語言修養(yǎng),則可以顯示教師自身的知識和教學能力,而學生們將被復制和尊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是刻意建立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口頭語言、肢體語言和學生相處中認真的態(tài)度、風趣的工作特點都向?qū)W生展現(xiàn)了正確的人格,可以允許從學生心底尊重老師。相反,教師的不良教學語言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反而這種影響是深刻而持久的。例如,有些教師詞匯不豐富,缺乏語言的變化,內(nèi)容低俗,這樣的教師語言不僅不能吸引學生,反而會導致學生的聽力訓練能力受到阻礙,造成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提高,甚至下降。
三、提高教師語言文學修養(yǎng)的策略
(一)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語言不僅是一種交際工具,而且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體現(xiàn),教師要讓自己的語言富有文彩,首先必須讓自己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學,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生命追求和是非愛憎。教師要想讓學生臣服于自己,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與道德情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老師將會產(chǎn)生巨大的人格魅力,這將會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提高教師的語言和文學能力,最基本的是要提高教師素質(zhì)的思想道德。作為一名教師,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滿愛的,愛自己的教育,熱愛學生,可以有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和關心學生。
(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語言作為知識信息的外在表現(xiàn)是人的素質(zhì)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想使自己的語言具有洞察力,必須儲備充足的知識和很深的造詣。如果教師缺乏知識,即使語言技能很多,就只是一座空房子。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博覽群書,拓寬知識面,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保持縝密的思維,機智幽默地應對學生的提問,教學內(nèi)容清晰、表達準確。教師要提高文化水平,必須不斷學習,習得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zhì)。
(三)強化語言技能訓練。教師通過語言達到知識傳授、開發(fā)學生智力的目的,通過語言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因此教師的語言是與日常的語言不一樣的。它有著自身的規(guī)范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之外,還必須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技巧。主要包含三點:
1.音韻美。普通話是一種音樂感非常強烈的語言,因此,老師首先要說一口流利的標準普通話,字正腔圓,能準確地將文字轉(zhuǎn)變成聲音的語言,給予學生良好的示范效應。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當?shù)氐囊魳犯小?/p>
2.文采美。教師語言的文采美主要體現(xiàn)在形式與內(nèi)容兩個方面,在內(nèi)容上要做到具有深刻的語言思想和豐富的哲理,在用語與用詞上規(guī)范、嚴謹;在形式上要巧妙地運用比喻、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并且善于從生活中常接觸的民族語言元素中吸取養(yǎng)分,巧妙地運用成語、諺語、詩句等藝術語言,使教學語言更加生動,富有感染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母語的魅力,得到審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對美的體驗與追求。
3.態(tài)勢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一定的態(tài)勢語言,這是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為達到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等目的而必須使用的特定身體語言,如面部表情、目光、手勢、體姿等。態(tài)勢語言能夠?qū)處煹目陬^語言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甚至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替代有聲語言。
教師的語言不僅是一種工具,而且是傳授知識、引導思考的一種示范。教師語言是學生養(yǎng)成語言習慣最直接、最有效的范例。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yǎng),必須堅持長時間地反復訓練,運用優(yōu)美豐富的藝術話語,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
參考文獻:
[1]毛勇,司書會.淺談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J].職業(yè),2015,S1.
[2]王忠成,林海霞.議教師語言修養(yǎng)[J].雞西大學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