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張 筠,李源清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南寧 530022)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教材改革的思考
李靜,張筠,李源清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南寧53002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職業(yè)能力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教材針對性不強、系統(tǒng)性不夠、教學效果不夠明顯。文章從構建促進學生大量閱讀的教學內容體系、增強教材的學前教育職業(yè)教育特點等,探討《大學語文》教材改革渠道。
高職學前教育;大學語文;教材改革
2013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對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提出了要求,《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也提出幼兒園教師“要具有較好的文化修養(yǎng),具有較好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洞髮W語文》以一篇篇充滿美感和人生哲理的文章,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故事讓學生深受啟發(fā),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質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前職業(yè)院?!洞髮W語文》教材存在很多問題,沒有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科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在我國當前職業(yè)教育大發(fā)展的背景下,大力進行《大學語文》的課程改革就成了必然,而教材改革則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
當前可供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選用的《大學語文》教材不多。很多學校選用的是普通高校通用的教材,而且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使用。據(jù)調查,較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選用的教材是徐中玉老師主編的《大學語文》,而這本教材適用于本科層次學生的教育,專業(yè)性也不鮮明。這些教材針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職業(yè)教育針對性不強。如,北京大學溫儒敏教授主編的《高等語文》采取專題講座教學,對大學語文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通過對文化史、文學史以及作家的生動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但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過多去了解“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史傳傳統(tǒng)”等這些內容,與他們以后的就業(yè)沒有很直接的關系,無法選用。我們選用徐中玉的《大學語文》,選文按照人文主題分為“仁者愛人、胸懷天下、和而不同”等12個單元,這些主題對增強人文素養(yǎng),如何做一個“具有大格局”的人確實是非常好的設計,但是與學生未來崗位聯(lián)系不緊密,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上不是那么顯性,學生學習的興趣相對不高。特別是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一般采取2+1的形式,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只有2年,1年要到實訓基地接受綜合實踐教學,大學語文課時少,學生無法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對他們來說無法更好達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由于專業(yè)的不同,對學生在人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師范類的學生在兼顧人文性、工具性、審美性的特點之外,更要注重思想性的教育,作為未來的教師,他們的思想、行為會很大地影響他們的學生,因此要注意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突出對師范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yǎng)。二是教材內容單薄。目前的教材一般只有不到100篇的文學作品賞析,而且限于課時少,一學期能精講的課文一般就10多篇。這些內容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是遠遠不夠的。三是教材偏難,不適應高職層次學生認知水平。如選文偏重文言文,高職學生文化基礎相對本科層次的學生來說,文化底蘊要弱些,大量選用古文造成學生閱讀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如,目前我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使用的是徐中玉主編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大學語文》(第九版),80篇選文中,古文占了45篇,對于高職層次的學生來說,學習確實有難度。
針對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實踐教學中開展了積極探討,對于教材方面,我們提出了如下幾點改革思考:
(一)構建“大量閱讀”的《大學語文》內容體系,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言積累
現(xiàn)在的《大學語文》教材一般在10個單元左右,平均70-80篇的文章,這些文章都比較經典,思想性、藝術性與人文性都比較高。但是對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即使學生很認真學習了這80多篇課文,這個量還遠遠不夠,對學生的語言積累、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也是非常有限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閱讀,加強積累是提高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必要途徑。因此,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在大量閱讀中積累語言,感受文學作品的人文性、思想性、藝術性是語文改革的方向。作為學習自主性越來越強的高職學習階段,構建能促進學生“大量閱讀”的《大學語文》內容體系,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言積累,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跳出課本的局限性,把學生引向課外的閱讀就尤為重要。
《大學語文》課程內容體系應該包括:(1)精講課文。呈現(xiàn)在《大學語文》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課文,是師生共同參與學習的文章,通過教師對這類文章的講授,教會學生如何去閱讀鑒賞,感受文章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從目前的《大學語文》課時安排來看,這樣的課文一般只有15篇左右。(2)必讀課文。編輯在教材中的除了精講課文外的其他文章,因為課時少,這類的文章教師一般無法教授,要求學生通過自學達到教學目的。(3)必讀課外讀物。教師根據(jù)每個單元的主題,列出相關的名著、名篇,要求學生自行到圖書館、網絡查閱,凸顯課本以點帶面的效果,至少要有50本經典名著和50篇經典名篇。同時,還應規(guī)定學生一定量的必背名篇及古詩詞,這些內容由學生在課外(包括假期)來完成。(4)必看經典電影、電視劇、戲劇、話劇。學生通過這些感興趣的藝術形式,去直觀感知語言、思想以及藝術的魅力。(5)文學講座。文學講座結合學生實際,以鮮明的主題、時代性、現(xiàn)實性引導學生從經典文學作品中感知社會、人生。如開展愛情主題、生命主題的講座等。通過對《大學語文》內容體系的構建,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從狹窄、單一的課文,引向浩瀚的文學經典,通過感知經典名著里先哲們對人性、社會、人生的思考與探索,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二)教材要突出學前教育的特點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教高〔2006〕16號)指出:高等職業(yè)院校要積極與行業(yè)企業(yè)合作開發(fā)課程,根據(jù)崗位技術領域和職業(yè)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yè)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標準,規(guī)范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大學語文》課程內容應該具有如下特點:選文要針對學前教育人才培養(yǎng)要求?!洞髮W語文》作為培養(yǎng)學前教育師資的基礎課程,教材的內容應該服務于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和扎實的技能這一人才培養(yǎng)目標。
一是教材內容要充分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塑造幼兒教師充滿正能量的靈魂。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教師〔2011〕6號)指出:“在改革課程教學內容上,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融入課程教材中,把人文性與職業(yè)性相結合,精選對培養(yǎng)優(yōu)秀教師有重要價值的課程內容,將學科前沿知識、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惫湃嗽啤拔囊暂d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空洞的口號,應該是具體生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文學作品具體的情節(jié)、生動形象更容易被青年學生所認同和接受,有著比其他課程在思想教育上起不到的作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課程根據(jù)師資培養(yǎng)要求,有針對性選擇教材內容,通過具體生動的文學作品,豐富學生的人文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不僅在將來自身的生活中能做一個帶來正能量的人,更要在未來的教壇上給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和價值,以身示范。如楊沫的《青春之歌》《滄浪之水清兮》等選文,充滿著家國情懷,正是一位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思想品質。
二是教材應該蘊含豐富的教育理念及倡導良好的師德。“當今世界各國語文教材的編寫,從教材結構到教材內容,都開始由知識本位走向人格本位,由死板的知識形態(tài)走向鮮活的生命形態(tài),即以人的發(fā)展和促進生命成長為教材編寫的基本點,表現(xiàn)出鮮明的人本化趨勢[1]”。作為學前教育的語文教材,應該以一名合格及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的人格及道德培養(yǎng)為基本點,掌握扎實的教育教學原理,練就精湛的教育教學技能,也要有正確的兒童觀和高尚的師德。教育原理一般枯燥、無味,文學作品通過豐富生動的故事,闡釋教育原理,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陶行知的《師范生第一變——變成孫悟空》《師范生第二變——變個小孩子》,用幽默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闡釋了師范生如何轉變教師角色,走進孩子的心靈,重視兒童的情感等教育觀點,道理深刻,但是語言形象。當前幼兒教師師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關注的熱點,如何加強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及職業(yè)道德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大家從幼兒教師職前職后教育追溯原因,教育部從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設置上也提出了專門要求。作為具備人文性學科特點的《大學語文》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讓學生在充滿情感、文學色彩及具體生動的故事中感受教育的真諦,達到其他方式達不到的效果。在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關于“教育”的論述,如:韓愈的《師說》、葉圣陶的《如果我當老師》、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等,這些現(xiàn)當代有關教育家對教育論述的散文,兼顧文學性與思想性的文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既受到人文的熏陶,也通過文學生動具體的表述,了解教育及形成良好的教育理念。在師德教育上突出愛與責任的教育。
三是突出女性教育。幼兒師范學校學生以女性居多,雖然目前社會也呼吁男性參與到幼兒教育的事業(yè)上來,但是這個職業(yè)的特點還是一直會出現(xiàn)“女生占絕大部分”的現(xiàn)象。針對這樣的教育群體,在發(fā)揮《大學語文》的人文素養(yǎng)及思想教育的作用上要突出女性教育,教材選文要突出女性“自強、自立、自信、自愛”的教育,引導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女性命運的思考,學會如何把握自身的命運。
1.語文能力的培訓要體現(xiàn)學前教育的需求。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很重要,作為教師這的方面能力尤其重要。幼兒教師的實際語文能力普遍欠缺,特別是在“寫”方面的能力比較滯后。這也與師范生的語文教學針對性、實踐性不夠有關系。從目前的調查看,在《大學語文》教材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上要注重兩方面改革:一是實用文體寫作要符合學前教育實際需要。作為幼兒教師在實際的工作中會用到各種實用文體。但目前《大學語文》教材在寫作方面突出文學性,如要求學生練習寫詩歌、散文、記敘文、社會評論等,這些安排雖然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在未來的職業(yè)中并不實用,比如徐中玉老師編寫的《大學語文》“學文例話”包括記敘文的閱讀與寫作、議論文的閱讀與寫作等內容。記敘文、議論文的文體寫作在高中時期就已經學過,相對即將要面臨到幼兒園工作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這兩種文體并不那么迫切需要。高職高?,F(xiàn)行的《大學語文》也有很多版本把實用文體的寫作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但是于學前教育領域針對性不夠,職業(yè)教育特色不明顯。對學前教育而言,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活動方案、請示、通知、邀請函、調查報告等這些文體在工作中應用比較多,因此在《大學語文》編撰中要突出這些文體的寫作,在范文的選擇上要以學前教育實際工作為背景,增強練習的針對性。二是根據(jù)學生到幼兒園見習設計相應的語文實踐活動。與實訓基地幼兒園合作,加強教材內容的實踐性,如朗誦比賽、兒童經典劇展演活動等,把學生在?;顒优c實習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
2.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文化層次。相比較而言,高職高專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對于一些比較偏深的文章他們閱讀起來比較困難,這種困難也會減少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材的編撰上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文言文的選文不宜過多,而在語文能力的訓練方面要更注重實際的運用,避免過多、過高的要求。
總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的教材改革,在內容上既要突出學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也要突出職業(yè)性,要具有專業(yè)特點,這樣才能更符合當前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要求。
(責任編輯:蔣國平)
[1]曹明海.談高中語文新課標的教材觀[J].高中語文建設,2003(8):10.
Thinking on Reform of College Chinese-A Study of Teaching Material Applied to Major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 Jing,ZHANG Jun,LI Yuan-qing
(Guangxi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Nanning 530022,China)
A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ollege Chines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ulture refinement and occupational ability. However,some shortcomings still exsit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not well directed,non-systematic and without significant teaching results.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reform strategi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constructing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to improve students’ extentive reading,strenthening preschool education feature in voat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tc.
highe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College Chinese;reform of teaching materials
G642.0
A
1671-9719(2016)7-0036-03
李靜(1969-),女,廣西陸川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
2016-05-10
2016-05-24
廣西教改項目重點課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課程改革與實踐”(2015JGZ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