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平
【內(nèi)容摘要】在初中的所有學習科目中,生物是比較偏理科類的學科。學生在初一的時候才真正接觸生物學,因此,初中是學生打好生物學基礎的關(guān)鍵期,為以后更深入的高中生物學習做好準備。生物是一門偏重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的學科,尤其是實驗操作,可以說是整個生物學習的關(guān)鍵點。教師如何靈活的利用實驗進行教學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研究課題。筆者結(jié)合目前初中生物的教學現(xiàn)狀,具體探討如何將實驗教學有效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關(guān)鍵詞】初中生物 實驗教學 有效途徑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和同學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實驗探究是學好生物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動手操作和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生物學習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當然,任何科目學習的前提都是要先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轉(zhuǎn)化教學思維,改進教學方法,結(jié)合生物科目與自然生活相關(guān)的特性,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將書本的實驗和任務延伸到課外去完成,最大程度的發(fā)揮生物這門科目的功能,而不是僅將其當成一門死知識、應試科目來教授。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
如今的生物課堂教學活動,教師一般采用的還是以教師的教學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學生在課堂中只是作為接受知識的客體。在這種單一枯燥的課堂模式下,原本在實際生活中很具有靈活性的知識點,變得固定和死板。由于教師缺乏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了解和觀察,只注重自己對知識點的講解,導致生物這門學科在學生的印象中變成了一門理論化的科目。而且,應試教育的趨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目的性很強烈,讓學生花費時間死記硬背各個知識點,只為了讓他們在結(jié)業(yè)考試中多拿幾分。這種功利性的教學模式,忽視了生物教學中最關(guān)鍵的實驗部分。教師沒有將知識的運用引導到生活中來,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會死記知識點。這樣機械的記憶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必須將自然、生活和實驗操作相結(jié)合,深化學生的學習。
二、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途徑
1.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的開端。在生物的實驗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初一的生物實驗“探究光對鼠婦分布影響”中,由于城市條件的限制,學生不可能親自動手在課后抓到鼠婦,所以我會提前在實驗室預備好鼠婦。然后讓學生們親自體驗動手抓鼠婦的樂趣。我還會在課前和同學們詳細講解鼠婦的一些基本的習性,比如它喜歡呆在陰暗干燥的地方,它的蟲類屬性等。一般對自然科學比較感興趣的同學,就會主動的提出問題,和老師進行交流和探討。這時候,教師不要忽視了那些在課堂中保持沉默的學生,應該設計一些提問,來引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其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高效的課堂。
2.課前預習,把握實驗的尺度
課前預習是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實驗要求的必要條件。課前預習有助于學生提前了解實驗項目和實驗內(nèi)容,加快實驗的進度和實驗探究的教學效果,幫助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例如,在初一的實驗探究“觀察人的表皮細胞時”,我會提前要學生完成好教輔教材中的實驗預習題,每個人在課前必須設計出一份自己的實驗思路。同時,在正式開始實驗以前,給同學們觀看一些實驗過程的視屏,以便他們更好的掌握實驗流程和儀器操作,避免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失誤。教師通過安排合理的課前預習,幫助學生了解實驗的脈絡和基本內(nèi)容,有利于提升學生實驗的成功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有利于學生在實驗目標完成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3.將分組學習合作法應用于實驗探究
所謂“分組學習”就是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劃分成組,進行課內(nèi)課外學習。一個小組主要由三個級別的學生構(gòu)成,一為生物學習興趣濃厚、水平能力偏上的學生;二為生物學習水平中等、興趣平平的學生;三為生物水平偏下,興趣缺失的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法的主要步驟為:教師發(fā)放學習任務——小組合理分配完成——小組展示——小組評比。
例如,在初中“觀察野外不同的植物類型”的課后實驗探究中,我會布置出不同學習難度的學習任務,按小組組織組員課后去野外踏青。組長再對任務進行合理的劃分,要保證每個組員都能參與進來。最后小組將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在小組的展示完成以后,我評定一個小組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除了他們的展示要符合要求以外,最關(guān)鍵的是要看到小組組員是否真正全部參與到任務的完成中間來。
結(jié)語
生物的實驗探究將自然科學和日常生活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避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誤解和誤區(qū),有利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廣闊的學習空間,鼓勵他們對實驗過程進行實驗的暢想。同時教師實驗探究這種較輕松的教學內(nèi)容環(huán)境下,合理的引導學生轉(zhuǎn)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能一昧的死記硬背,隨著課程內(nèi)容的深入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應該要更加靈活。在生物實驗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中,還需要教師不斷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和學生實際的課堂反應,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真正讓學生在生物實驗的探究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
【參考文獻】
[1] 胡春來. 初中生物有效教學實現(xiàn)的途徑,2009(11).
[2] 趙霞. 初中生物的實驗探究教學,2012(8).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