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東莞啟智學校 丁 霞
?
低年級智障兒童語言康復訓練實踐與探索
文/東莞市東莞啟智學校丁霞
針對低年級智障兒童語言障礙類型及特點,教師可將語言訓練有機貫穿和滲透到知識學習、技能學習、日常生活等活動中,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語言學習活動體驗,促進了他們的語言發(fā)展。
日常生活中蘊含著各種各樣美妙的聲音,把孩子拉進生活的每個情景,讓他們去感受、體驗,獲得豐富而又真實的聲音刺激。將“全語言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理念,運用到智障兒童的生活活動之中,讓智障兒童的語言學習置身于完整的情景,真實的言語實踐中。選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將教學融入學生生活。同時要求家長和生活阿姨配合課堂教學,復習鞏固智障兒童課上所學內容的同時,還請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結合情景引導學生說話,發(fā)展他們的語言。如吃和喝時,引導智障兒童學說“吃,吃飯,吃肉,吃菜,吃雞蛋;一塊餅干,二塊餅干、我吃餅干;水,喝水,我在喝水……”起床時,引導智障兒童邊穿邊說:“穿,穿衣服;鞋,鞋子,穿鞋子”等等??傊蒙钪幸磺锌衫玫臋C會,對智障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訓練,發(fā)展智障兒童語言。李某,在校一年依然不會說話,家長十分著急,筆者主動與家長溝通,請家長與老師配合,從孩子的生活入手,利用李某特別喜歡吃和喜歡玩某樣東西的契機,有目的地進行語言訓練,逐步培養(yǎng)其說話的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再一年的訓練,現在當拿出他喜歡吃的水果時,他就能說“好吃”、“果”。同時,他也學會了說一些生活禮貌用語。當他看見老師的時候,他主動說:“好”;周末放假,他總是會對老師揮揮手,說:“再見”??梢姡倪M步與日常生活中的有意訓練是密不可分的。
語言綜合主題活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形式,能充分調動智障兒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教學效率。針對低年級智障兒童學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差,極易遺忘及以“直覺行動思維”“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遵循“小步子,多循環(huán),直觀形象,多感官補償”的教學原則,選擇富有刺激和能激發(fā)智障兒童學習興趣的主題活動,以提高智障兒童的興趣度和反應度。降低教學內容難度和坡度,從極簡單的常用字詞,逐漸發(fā)展到極簡單的常用句子,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按照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使處于不同發(fā)展水平的智障兒童語言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語言活動《小雞》,A組(語言能力強一點)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逐漸會說詞組句子:“小雞嘰嘰嘰,小鴨嘎嘎嘎”“兩只小雞”。B組(語言能力弱一點)教學目標位:認識小雞,會說“雞”,逐漸會說“小雞”,學習模仿小雞“嘰嘰嘰”的叫聲;涂色小雞,進一步感知小雞的外形特征;學習模仿小雞嘰嘰叫和小雞吃米的動作;激發(fā)幼兒熱愛關心小動物情感。C組(重度智障兒童)教學目標為:能參與活動,發(fā)出“雞”的聲音或者模仿發(fā)“雞”的口型。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認識來源于動作,知識來源于活動,活動是思維發(fā)展的基礎。”筆者設計了一些律動操來幫助智障兒童學習理解語言。如《請你跟我這樣做》是一個經典的律動,深受低年級智障兒童的喜歡。“請你跟我跺跺腳,我就跟你跺跺腳”;“請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請你跟我轉轉圈,我就跟你轉轉圈”;“請你跟我踢踢腿,我就跟你踢踢踢”……智障兒童在輕松活潑的律動活動中體能得到了鍛煉,學會了與同伴友好相處。教學律動《動物》時,教師邊問邊做動作,學生邊回答邊做動作。師:小羊怎樣叫?生:小羊這樣叫。師:小雞怎樣叫?生:小雞這樣叫。師:小狗怎樣叫?生:小狗這樣叫……,智障兒童在一問一答和相應的動作中認識有關小動物,并能模擬動物的聲音。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擁有音樂的天賦,音樂是孩子們愿意接受的聲音刺激,音樂可以成為任何教育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部分,智障兒童也很喜歡音樂。為此,筆者借助于音樂游戲幫助智障兒童學習語言,讓智障兒童在唱說中學習語言,在音樂游戲中鞏固語言。如音樂游戲《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某某某,你是我的好朋友?!痹趦和醪綄W會介紹自己名字及同伴名字的基礎上,通過音樂游戲《找朋友》這種輕松活潑的形式,邊唱邊表演找朋友,敬禮!握手!并說出某某某是我的好朋友。不僅培養(yǎng)智障兒童間親密、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同時也“鞏固了會說同伴名字”的教學目的。通過《找朋友》的音樂游戲形式,戴上小動物頭飾,將同伴名字替換成某動物名字,從而遷移認知了鴨、鵝、羊、貓、狗等動物,知道它們也是人類的好朋友。鼓勵他們一起邊舞動,邊哼唱,在快樂舞動中獲得對音樂的感知,對語言的刺激。
低年級智障兒童特別愛看動畫片,可謂是百看不厭。教師巧借動畫片,因勢利導,選擇了幼兒熟悉的《我有一雙小小手》、《小兔乖乖》和《手指變變歌》等兒歌動畫片進行教學,說、唱兒歌,發(fā)展智障兒童語言。如吳同學,上課坐不住,很不安靜,什么都不會說。通過《我有一雙小小手》兒歌動畫片教學,漸漸地能安靜聽看,雖然上課不跟說,也不跟唱,但放假回去后在家能自言自語表演兒歌中的“我有一雙小小手,一只左來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這一句,很有韻律,百說不厭。在家也會和家長扮演教師上課的游戲。他的語言好像突然頓悟了,語言的話匣子突然打開了。這一現象表明,一些智障兒童平時上課時雖然不發(fā)言,那是他還不會說或者沒有膽量說,但他課上注意聽了,積累儲藏起來了,教師決不能因他當時不說而不教他放棄他,反而要多說,多訓練,多引導,就有可能打開他語言的話匣子。一些平時多動的學生如王某,在看動畫和唱游課上也相對變得安靜了,因為有了圖文并茂的聲像畫面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只要觀看《我有一雙小小手》《小蘋果》等動畫片歌曲,他們就能安靜下來,看,聽,說,唱,有的還跟隨動畫片做動作。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