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_王夢倩
個性定制你的教育
特約記者_王夢倩
當然,在這樣的課堂上,老師、家長、學生三方的角色都被打破,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老師,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長。
先鋒學校的學生小宇(化名),在別人看來,他是一個自閉的孩子,沉默不語,不善交際,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世界里,有時候甚至不愿多看別人一眼。
老師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觀察鳥,于是合伙為他尋得了一處可以看鳥的地方。包括劉校長在內(nèi),大家也會陪同他一起去看各種鳥。有一次,學校舉行農(nóng)場活動,老師們無意間發(fā)現(xiàn)小宇在拍攝。打開相機,大家都震驚了,他在短短的時間里居然抓拍了不同的鳥類,數(shù)量多得驚人。
更讓老師們吃驚的是,平日里少言寡語的小宇,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和實地考察,竟然在百度科目中,撰寫了上千條鳥類詞條。
這個農(nóng)場,是先鋒學校在離校大概3公里的地方打造的自然生活社區(qū)的一部分。校長劉曉偉正在致力于建設(shè)一所師生共同成長的學習型社區(qū)學校。
從上學期開始,先鋒學校做的一項全新的大膽嘗試——“完全取消必修課!”所有課程都是選修,所有課程都由學生自主決定如何進行,游學地點、學校建設(shè)、老師授課等等,一切都為學生“個性定制”。
在這里,老師和學生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學習,把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抓住學習的契機。劉校長指出,“把生活當中出現(xiàn)的任何真實問題都看作是我們學習的契機,都是我們老師施教的機會,都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契機?!?/p>
插畫或者茶藝課,學校會邀請家長共同來參與,老師不會教孩子如何去插出漂亮的花或者如何欣賞茶味的美,而是讓大家聚在一起共同探索。打破師生的界限,老師可以從孩子身上學習童真和單純,孩子可以從老師身上學會技能和方法。當然,在這樣的課堂上,老師、家長、學生三方的角色都被打破,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老師,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長。
先鋒學校還嘗試打破教室的局限,將教育的場所擴展至社區(qū)。
利用社區(qū)的一塊空地,學校把足球課搬到了學校外。原先的售樓部被打造成一個圖書教室,同學們自己規(guī)劃,將沙盤撤掉,改成座椅,繼而又開設(shè)了咖啡教室。后來,咖啡教室更發(fā)展為學生、家長、老師學習、交流的場地。
擴展學習空間的同時,劉校長更大膽地提出踐行“實現(xiàn)個性化的學習”。除了完全取消“必修課”,學校還組織游學活動,游學地點選擇、活動組織和策劃、安全防護等等都由學生自己負責。一些學生喜歡電子游戲,這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學校則靈活運用了孩子這個特點,他們將游戲也變成一種學習工具,探討學習的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