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發(fā)虎 祁蘭霞
[摘 要]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工作的一個永恒主題,沒有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就不會培養(yǎng)出一批好的學生,學校也只能是一所薄弱學校。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后,均衡發(fā)展已成為其戰(zhàn)略性任務。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進程中,薄弱學校的改造成為抬高底部的重大工程。其中,教師資源配置不均衡又成為了主要制約瓶頸。加強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關涉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戰(zhàn)略性任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策略
作為一所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一所薄弱學校工作,在工作中對薄弱學校存在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諸如學校硬件不足、質量低;學校管理薄弱,領導班子沒有凝聚力,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家長素質參差不齊,生源缺乏;教師隊伍相對薄弱,專業(yè)結構不合理,年齡結構偏大,職業(yè)倦怠,教學方法陳舊等。改變薄弱學校的落后面貌,除了要依靠政府在資金上的大力支持來改善辦學條件外,更重要的是要“自強”。現(xiàn)基于教師隊伍的合理使用和教師的培養(yǎng)發(fā)展,筆者談談自己對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的任用與隊伍的穩(wěn)定
教師隊伍的建設離不開制度,特別是薄弱學校的改進過程中。但是,如果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干群關系緊張,隊伍內部不和諧,教師隊伍也就缺乏凝聚力和活力,也難以建立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因此,在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的過程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思想,是有重要意義的。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落到實處,就應處處體現(xiàn)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在教師隊伍的管理上,應注重“尊重、培養(yǎng)、信任”,努力做到在“思想上幫助,政治上關心,業(yè)務上培養(yǎng),生活上照顧”,以情感人,以誠待人,以事業(yè)凝聚人。要心系教師冷暖,力所能及地為教師排憂解難,處處體現(xiàn)學校的關愛,增強了教師的歸屬感。
1.倡導以人為本,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學校廣泛征求教職工對學校管理、教職工的崗位職責、獎懲等方面的意見與建議,制定一系列相關制度,規(guī)范了教師年終考評的細則,為檢查、評比、獎懲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在大是大非上講原則,在小是小非上講人情,在涉及教職工個人利益的問題上,本著客觀公正、獎罰分明的態(tài)度對待。特別是對待落后教師的處理不能簡單化,必須深入了解情況,分析落后的原因,認真細致地進行思想工作,給予適當?shù)膸椭c激勵,使其緊跟組織不斷進步。
2.充分發(fā)掘教師潛力,做到知人善任。針對班子現(xiàn)狀,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重新調整領導班子。如某老師樸實、細心、責任心強,一有時間就到學校轉一圈,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學校反映,為此安排其擔任總務工作;某老師工作認真負責,綜合素質高,文筆較好,讓其擔任政教主任及大隊輔導員工作。
二、搭建平臺,努力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1.搭建學習的平臺。學校積極鼓勵中青年教師參加省、市、區(qū)級的教研活動,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巧妙育人方法,讓教師體驗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感受課改春風,從而提升自身的育人專業(yè)水平。同時,在校內倡導有層次、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學以致用的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學校建立了教師學習制度,定期向教師推薦教育書目,指定必讀和選讀書目,對教師讀書筆記、學習進度分年齡段都有定時、定量的要求。督促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促進本人不斷反思,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yè)素質。
2.搭建交流的平臺。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育部門、片區(qū)組織的公開課、交流課,學習兄弟學校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為了讓教師們在交流中成長,交流中提高,采取了“聽”“評”“改”的方式。聽:教師集體聽一節(jié)課。評:現(xiàn)場評課,采取“聽后即評,邊聽邊評,評后再講,講后再評”的評課形式,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改:執(zhí)教老師根據(jù)大家的建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師們“人人聽我、我聽人人,人人評我、我評人人,”毫無保留地切磋教學技藝,使得教研氛圍日益濃厚。
3.搭建展示的平臺。每有教師基本功大賽、教學能手比賽以及各種形式的教學展示活動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報銷參賽的所有費用,獲得的教科研成果,可作為評比先進、評選校教學能手、年度考核優(yōu)秀的先決條件。每年末對發(fā)表論文、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表揚獎勵,從而提高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
4.校長深入課堂第一線聽課、評課。校長與教師同學習、同探索、同反思、同研究、同轉變,及時幫助教師破解教學之中的困惑和難題。學校為老師提供了一切便利條件,校長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流程、情境安排、語言運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板書呈現(xiàn)、問題設計、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等方面入手作具體細致的指導,幫助其反復修改課稿,組織教師聽課、評課,指出問題,進一步修正。
三、加強自我反思,鼓勵教師參與課題研究
葉瀾教授曾經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過程中,學校嘗試著引導教師不斷進行反思,要求中青年教師樹立“一課一反思”和“問題即課題”的意識,提倡“問題―課題―學習―實踐―反思―總結”的研究方法,將課堂教學中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學得失、教學過程中成功的做法和經驗、自身當時的教學體驗等,都及時記錄下來,對照自己實際不斷感悟,反思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歸納,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最終完成實驗課題,進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與科研素養(yǎng)的逐步提高。在這種氛圍中,教師論文發(fā)表的數(shù)量與日俱增。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fā)展中的一個永恒主題,需要我們不斷實踐和探索,尤其是作為一所薄弱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更需要自身的不斷努力,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心血,扎實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如法國教育家埃米爾·涂爾干說的“教育的成功取決于教師,教育的不成功也取決于教師”,師資是立教之基,興教之本,強教之源,在成就教師的同時也成就自我。
參考文獻:
[1]田惠生.關于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8).
[2]談松華.農村教育:現(xiàn)狀、困難與對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1).
[3]董志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12,(4).
[4]史靜寰,延建林.聚焦農村中小學教師關注農村基礎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