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臻
【摘要】 本文簡要論述了媒體和教學媒體的概念以及在英語教學中的媒體策略。
【關鍵詞】 媒體 教學媒體 媒體選擇策略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3-090-01
媒體,也稱傳播通道、傳播媒介。這一術語來源于拉丁語“medium”,意為“兩者之間”,即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從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間承載并傳遞信息的各種載體或工具。教學媒體是“傳遞教學信息的物理手段”(加涅《教學設計原理》213頁)。在教學中恰當的媒體選擇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但如果媒體選擇不合理,則會給人畫蛇添足之感,嚴重的甚至干擾、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英語教學媒體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能突出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并促進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發(fā)展,既要遵循一般的媒體選擇原則,又要符合英語學科的特點,有效地實施英語素質教育。
一、依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整合媒體
單詞卡和教學掛圖(包括地圖)是英語傳統(tǒng)教學中最常用的媒體,隨著電教媒體和信息技術的不斷介入和普及,傳統(tǒng)媒體的地位受到了挑戰(zhàn)。但從英語學科的特點來看,傳統(tǒng)的媒體仍然有獨特的魅力。當然每種新的教學媒體的出現都為英語教學增添了新的風景:投影的靜態(tài)展示功能、幻燈的實景放大功能、錄像的重復再現功能、計算機的動畫和交互功能等等。有了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這些功能都可以整合到多媒體的英語教學課件中去。但在我國,因為發(fā)展的不均衡,有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多媒體教學平臺還得不到普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研究各種媒體的功能,注意傳統(tǒng)媒體和現代媒體的有機的結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媒體的作用。
二、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來選擇教學媒體
主體性是人作為對象性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本質特征,弘揚人的主體性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主題,在現代教育中,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各種教學媒體進入英語課堂,形成了由傳統(tǒng)和現代媒體組成的英語多媒體教學的系統(tǒng),而多媒體與信息技術的加入又可以把傳統(tǒng)媒體進行數字化,進而統(tǒng)一到多媒體課件中來。而多媒體的教學課件也是由這些文字、聲音、動畫、視頻等素材構成的。多媒體不是單一的媒體,多媒體是各種傳統(tǒng)媒體數字化的集合。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對圖像有好奇和新鮮感,多媒體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但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有賴于選擇恰當的媒體幫助學生做出各種學習反應,以強化感官刺激,形成層次和順序結構,促進理解和記憶,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不同年齡文化層次的學生感知接受能力參差不齊,他們的成就感、學習能力傾向、學習方式、興趣愛好及生活經驗都不同。一種媒體對某個層次的學生可能是最優(yōu)的,但它決不可能對任何層次的學生都是最優(yōu)的。因此,老師選擇和利用的媒體應該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我們來看李運林和李克東兩位學者所繪制的層次結構圖:
兩位學者認為,在實際操作中, 具體和抽象程度的不同在不同的媒體(如教科書、電影等等)上得到體現,而且也在并應該在同一媒體中得到體現。比如,同是電影,其具體程度和抽象程度有所不同,給小學生看的電影和給大學生看的電影相比具體程度和抽象程度理應有所不同(摘自邵培仁《教育傳播學》)。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同樣要注意運用這一原則。在小學的英語課堂上,我們常??梢钥吹嚼蠋煖蕚淞撕芏嗯c教學內容有關的實物,初中的課堂上也不時可以見到,但到了高中的英語課堂上實物就幾乎見不到蹤影了。另外,在課堂上長時間地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往往會引起他們的思維疲勞和厭煩情緒。因此,要盡量提供有足夠刺激強度的媒體。比如,在聽力教學中,課本上的內容通常就只有文字,聽了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免不了覺得單調,這時老師若能適時地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肯定會事半而功倍,聽英語歌曲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然,聽英文歌曲也是有任務的(歌詞填空等),要是通過視頻播放效果可能會更好。優(yōu)美的音樂、漂亮的畫面肯定能吸引學生,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學習。
總之,每種教學媒體都有其適應性也有其局限性,往往一種媒體的局限性可由其它媒體的適應性來彌補。因此,我們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該發(fā)揮媒體優(yōu)化組合所形成的多渠道多信息的媒體群功能,擴展教學過程中信息傳遞的途徑,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選擇媒體時要注意適時、適量、適度、適序和適勢。所謂適時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媒體的使用時機要恰當;適量是指媒體出現的頻率和使用時間的長短要恰如其分;適度是指媒體的使用應考慮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和思維特征;適序是指媒體的銜接和組合要安排合理;而適勢則是指媒體的使用一定要能形成一種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媒體的作用,讓學生“要學”而且“樂學”。
[參考文獻]
[1] R.M.加涅.教學設計原理.皮連生,龐維國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 邵培仁主編.教育傳播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3] 趙桂芳.英語教學中的語境創(chuàng)設與現代媒體的運用 .(人大復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