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曉娜
【摘要】電子書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已經逐漸進入校園,本文即針對電子書包英語教學下的教學模式進行簡單分析,簡單介紹了分析教學模式的分析方法,最后利用實例對電子書包教學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電子書包 小學英語 教學模式 分析
一、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
電子書包在我國一些學校已經投入具體教學,不少優(yōu)秀教師在探索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所謂電子書包是一種學習工具,主要用于信息化教學,其主要功能包括:教學信息的傳遞、學習資料的存儲與共享以及帳號的管理等,電子書包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快速構建數(shù)字課堂,共享優(yōu)秀海量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有助于師生間的交流以及方便家長對學生的監(jiān)管等好處,幫助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在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有利于構建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學習模式,在教師教學中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將對這種自主學習模式進行簡單地介紹。
電子書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課前的預習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進行備課并給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任務,當學生完成預習任務例如聽說預習,需要在課前將聽說的音頻或視頻及時提交給教師,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地更新教案,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第二階段是課堂學習階段,利用電子書包,教師能夠在情景導入階段播放學生自己的音頻或視頻,很好地提高課程中學生的參與度。在課堂的演示之后,在聽讀階段,學生利用學生終端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地選擇聽讀的速度,在測試和創(chuàng)作階段,教師可以快速掌握學生的進度和測試結果,及時地進行人物的分配,以及確定和調整下一步的學習方案,或者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學習補救。在自主展示階段,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師生面前展示,對自己的表達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課堂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便是知識點的總結和作業(yè)的布置。第三階段是課后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的作業(yè)提醒功能提醒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并及時提交,教師根據(jù)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作出判斷,判斷學生需要的是繼續(xù)補救學習還是進行下一步的拓展。
二、對教學模式進行評價的方法和案例
電子書包環(huán)境的英語教學雖然目前為止還未能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一些學校,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已經開始進行基于電子書包的英語教學,但是目前還缺乏對電子書包課堂模式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標準,下文將簡單介紹教學模式評價的四種方法,并對電子書包課堂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究。
教學分析主要是對師生的行為或信息進行切分、識別、歸類和編碼,按照編碼對象和編碼體系的不同,目前一般運用以下四種教學分析方式對教學模式和行為進行分析。(1)S-T分析法,主要針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進行編碼,在編碼體系中,T即教師行為,S即學生行為。S-T分析法方法簡單、科學性強,也是本文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交互分析法(FIAS)的編碼對象為教師和學生的語言行為,編碼體系是短語的集合,通過對師生的語言進行統(tǒng)計和 分類,從而對課堂進行評價。計算機支持下的協(xié)作學習交互分析法(CSCL)作為FIAS的變式,編碼對象是師生的交互中的行為,編碼體系也是短語。IIS圖分析法的編碼對象是教師、學生和媒體三者間的信息流,編碼體系包括信息來源、操作、信息類型表征形態(tài)和知識網絡子圖。
S-T教學分析法方法簡單,客觀性強,但是,容易遺失微觀性的信息,本文在運用此方法對電子書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進行簡要分析的同時,加入了微觀分析的策略,以下將針對電子書包課堂的教學過程進行定量分析。
樣本數(shù)量:8個課時。8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和授課教師分別如下:C1—C3:PA,PB,PC部分教學,T1;C4—C5:屬于繪本教學,T1;C6—C7:Part部分教學,T2。分析內容:教學課堂中的個人活動、班級活動、小組活動、轉場過渡和其他五個行為。分析方法:對以上各要素占據(jù)整個課堂的時間比例進行定量分析。分析結果:班級活動:C4、C5約占15%,C1、C3約占20%,C2、C3約占30%,C6、C7約占26%;個人活動:C1約占20%,C2、C3約占40%,C4、C5約占15%,C6約占74%,C7約占30%;小組活動:C1約占48%,C2約占12%,C3約占22%,C4約占60%,C5約占65%,C6無,C7約占42%;轉場與過渡:C1約占10%,C2約占10%,C3約占6%,C4約占13%,C5約占6%,C6無,C7約占1%;其它,除了C2占了10%,其它各個課堂均無。
從以上對各個班級活動的定量分析看來,C4、C5班級活動所占時間相對較少,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所占比例較大,約占75%—80%。從教學內容來看,這兩節(jié)課屬于繪本教學,所以教師講授的活動相對較少,故而由此分布。C1、C3屬于同一教師所教授的教學內容相似的課程,故而課堂活動分布上相似。而C2中因為網絡問題占據(jù)了一定的時間。C6、C7屬于不同教師所授課程,有不同的教學風格,首先在轉場過渡方面T2所占據(jù)的時間明顯少于T1,T1在相似教學內容的部分,分布上也有所不同,見C6、C7,前者個人活動占據(jù)很大的比例,后者小組活動占據(jù)較大比例??傮w而言,電子書環(huán)境下,小組和或個人活動往往占據(jù)班級較大比例,在班級活動方面,所占比例較為穩(wěn)定,與課程的內容成正比。在電子書包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設備和網絡問題造成課堂效率的降低,是未來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
三、總結
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是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在著力探索的教學模式,目前一些學校已經引入了電子書包教學,本文即利用主流的教學分析方法對電子書包英語教學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能通過對其的科學分析,進一步了解和改善該種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鄭娟,賀平.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和行為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323).
[2]陳泳茵,電子書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