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
【內容摘要】高中歷史講評課水平的高低與教學質量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還是學生學習歷史要點,掌握歷史學習技巧的有效途徑。對于高中歷史教學而言,試卷講評更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此,筆者以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基礎,以新課程理念為思想指導,提出了歷史試卷講評課得以有效提升的幾種對策,以此為鑒。
【關鍵詞】新課程 歷史 講評課
試卷講評課并不是正課之后的放松課,而是一堂非常關鍵的課。對于學生來說,講評課能夠指導他們改正知識上的錯誤,而對于教師來說,則能夠了解學生的知識弱點,并進行相應的鞏固。但現階段因為部分教師對試卷講評課的認識不清,加之其他因素的影響,歷史試卷講評效率低下,效果差強人意。而在新課程理念下,歷史試卷講評課的效率低下情況應怎樣改善呢?
一、批改試卷,做有效試卷分析
試卷的批改與試卷分析是提升講評課效率的基礎。當前,高中歷史試卷都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客觀題,第二部分為主觀題。兩相比較之下,客觀題的答案基本都是固定的,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分歧,便于批改。但主觀題的批改則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而且疲態(tài)也要比較慎重。批閱前,教師應明確評分標準,給予客觀分,如若不然將會使學生的心理受挫。其次,因為現階段高考在評閱主觀題部分時采用踩點給分的方式,因此教師的試卷批改不應只給出最終分數,而是應劃出學生的得分點。與此同時,還要在學生出錯的試題旁邊標注上批語,例如“思考問題應全面”、“答案請用書面語言”等。教師在寫批語的過程中也就更加明確的知道學生的丟分原因了,還能讓學生在改正時提起注意。
試卷批改完后,教師還需要進行試卷分析①。而分析時要先分析試卷中涉及到的具體題目,例如出題人的考查點,重點的考查形式等。如此一來,教師才可能明確考試中的常考點、主要考查形式等。再者,則是要對學生的答卷進行分析,分析內容包括學生哪道題容易得分,哪個知識點丟分嚴重等。這樣,教師頭腦中就形成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遺漏,從而在講評課上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
二、及時性的、有重點的講評
研究資料表明,學生可以在做完試卷的一小段時間內記住大部分題目與自己的解題方法,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他們也急于獲得正確答案。所以,在學生答完試卷后,教師應及時進行講評,否則學生將跳出原來的解題思維,對題目及當時的解題思路失去印象,最終影響講評效率。
試卷的講評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體現出重點內容。通常情況下,教師可將學生答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成三大類。首先,第一類,沒有或少數學生出錯的題。第二類,一部分學生出錯的題。第三類,大部分學生都出錯的題。在講評第一類題時,教師應選擇不講或蜻蜓點水式講解②。講評第二類題時則可以根據題目的難度大小進行或深或淺的講解。第三類題通有重點的講解,一針見血,避免學生再出現類似的差錯或進入相同的誤區(qū)。
三、做好知識拓展與延伸
試卷講評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拓展知識點,做出與知識點相關的樹狀“拓展樹”。例如當學習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時間為線索分別給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現狀,同時寫明各個時期民族工業(yè)曲折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及其產生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與記憶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在教育領域,人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試卷評講不應只把答案告訴學生便戛然而止,而是要向學生表明在解答此類問題時的思路或有效方法③。例如最近幾年的高考題都引入了許多新材料,設立的情景、提問方式也都有所改變,這就導致很多學生不知如何下手。面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按照題意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再將其轉化為已學知識或將其與已學知識進行有機的連接,考慮答題時應用到哪部分知識點。最后,則是要讓學生自主對信息進行整合,給出綜合答案。
四、以學生為中心,給予欣賞與鼓勵
西方教育家薩爾姆認為,人類天生就有一種將自己看作是探索者、分析者的渴望,而這種渴望在中小學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十分突出。研究資料表明,在面對難度較大的題目時,大部分學生都希望教師可以給他們充足的思考或小組討論時間。這是因為這不僅能夠開發(fā)學生思維,還能夠加深他們的記憶。所以,試卷講評課也應將學生作為中心,避免教師滿堂灌的無效課堂。心理學家表示,對課堂講評試卷時也應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這一訴求,盡可能多的鼓勵與表揚學生。對于那些成績優(yōu)異、知識掌握速度快的學生,要激勵他們繼續(xù)保持,勇攀高峰。對于成績一般、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則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鼓勵,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從而盡快改正,杜絕一切惡語批評或挖苦。
五、總結
總而言之,評閱試卷與試卷分析是提高歷史試卷講評課效率的基礎,及時性、針對性的講評與有效知識拓展是提高歷史講評課效率的途徑,鼓勵是提高歷史講評課效率的支持后盾。教學方法是多元的,講評課形式同樣也不應拘泥于一種或幾種,筆者希望在教學實踐中出現更多、更高效的試卷講評課效率提升途徑。
【注釋】
① 任鵬杰. 發(fā)展性評價應該根植于日常教學——教育評價需要注意的幾個認識問題[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3(08):22-23.
② 陳澤龍. 講評課教學之研究[J]. 教學與管理,2010(03):187-189.
③ 史鳳春. 新課改背景下探究高中歷史講評課的必要性[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8):108-109.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縣中學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