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以前我住在城墻里,那兒是古都的魂。平層的大院子,講不完故事的老人,有貓咪抱了尾巴,陽光下睡得安詳。
那會兒家里是沒有電腦的,電視也不甚有人看,頭發(fā)被媽媽一剪便可上街,衣服發(fā)型難辨性別。但想來那時我也不大在意這些,照樣天天搬了小板凳樂顛顛地在大院里候著。吃完午飯,胡子爺爺就會來講故事。
爺爺其人,在我印象里已是相當模糊了。唯有一道鼻下青胡記得分明,講起話來扭來扭去,激昂時唾沫星橫飛,端的是一個神采奕奕,氣宇軒昂。冬日的空氣沉靜而干爽,新雪之后天地一片沁涼,我抬起頭看到爺爺搬著桌大步走來,陽光均勻的伏在他肩頭,時光曼妙,恍然如同一場異常美好的夢寐。但料想彼時我是絕沒有這么文藝的情操的,抽了抽鼻子,拿罩衫胡亂抹了一把,便趕忙善解人意地上前接應(yīng)了。
我將他包中東西鋪將開來:一包果脯,一杯茶,一塊方木。擺得極認真。小伙伴們也俱已落座。罩衫大多繪了時下流行的米老鼠,也有蘑菇和太陽的,花花綠綠一片喧鬧,爺爺便清嗓一咳,剎那安靜。
爺爺講的故事大多都是打仗的背景,我一個小姑娘收拾得與男孩無異,坐進去還真沒有什么違合感。史書上那些枯燥生硬的字眼,善于將一切腥風血雨淡化,冷靜的凝固于永恒的時光之中。只有參加過戰(zhàn)爭的人方永生不能忘記,那些餐風飲露、艱難竭蹶、誓死守城、浴血殺伐的日子。我主觀地認為爺爺一定有過故事,卻一直求不得知,但我永遠無法忘記爺爺略帶濁色的瞳孔中興奮的光芒,那目光如溫泉如春風如流水,博大浩瀚,遙及天涯,與無限平靜中綻放大光明,瞬間照破山河萬壑,而千頃碧海之上,有明月遙生。
講到激動處,他的喉管里甚至?xí)l(fā)出“喝喝”的抽風機聲,便抿一口茶,頓一頓,給我們?nèi)訋讉€果脯,再續(xù)。大家都是絕不作聲的,嘴唇微張,眼睛眨動,一直持續(xù)到故事講完,才默默地收拾了玩具離開。
再后來,我搬離了桐木巷,再沒回去過。
我默默地卸下耳機,長時間的音樂撐的耳中生疼,竟是愈發(fā)懷念起來。流光遍地幾聲長,來耶去耶,各自嗟呀。我終是再也回不到那純稚的時光,簡單,卻快樂,如此滿足。
桐木三里巷,深深淺淺的時光。蟬鳴聲聲,恍然間又過了半晌。
茉莉花茶香,醒木一聲悠長。就一碟蠶豆,故事說到第幾章。
別來無恙,我的桐木巷。
別來無恙,我的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