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潤科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課堂也發(fā)生了多次變化,在前些年“減負”理念的基礎上,最近又提出了“減負增效”的教學策略。然而,由于“小升初”壓力的影響,小學語文學習任務依然繁重,語文教學增效減負的情況并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成果的優(yōu)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入研究“增效減負”的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理念越來越受推崇,小學語文教學也發(fā)生較大的變化,由最初的“減負”理念轉化為“增效減負”的理念,這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需要,也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而增效減負的實現(xiàn),需要在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進行長期的實踐和探索。與其他基礎課程相比,語文是小學課程體系中最頻繁、最耗時的課程,完全可通過合理調(diào)整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因此,加強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策略的研究,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較大的升學壓力,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學校對語文老師的考核,也依然是以學生的成績?yōu)闇省kS著新課標的逐步推行,語文教學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但教學理念并未發(fā)生根本的變化,升學率仍然是評價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標準,學生的學習成績依然是衡量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主要標桿,更是重視子女的學習成績,種種原因導致語文老師不敢有所松懈。在這樣的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仍然偏向于使用“填鴨式”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因此,要想“增效減負”理念讓大眾接受,就必須讓人們認識到增效減負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二、增效減負的作用
與“減負”相比,增效減負似乎只增加了兩個字,但這兩個字才是關鍵。如果只提“減負”,家長不愿意,學校和老師更不愿意,因為“減負”會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這是多數(shù)家長、學校和老師最關注的。而增效減負重點則在“增效”上,通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來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語文課堂的增效減負并不意味著學生什么都不用做,也不等于不顧教學質(zhì)量,而是語文老師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等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將課后的學習任務放到課堂上。由此可以看出,增效注重的作用是,通過“增效”而“減負”,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化教學效果。增效減負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但又不增加學生學業(yè)負擔。
三、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的策略
1.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的關鍵在“增效”,這就對語文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效”必須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首先,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在其中自由徜徉、不受限制,這對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有效進行的基礎,只有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課堂教學才能順利開展。再次,語文老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語文老師應合理評價學生,對學生取得的成就和進步及時予以表揚和激勵,鼓勵學生提出質(zhì)疑,適當?shù)谋頁P能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進而奮發(fā)向上,更加努力。另外,對犯錯的學生,也不應一味批評職責,而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糾正自己的錯誤,多與學困生進行交流,充分尊重他們,不得歧視他們。
2.重視趣味性課堂的建設
增效減負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他們不可能將注意力長期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因而語文老師應重視趣味性課堂的建設。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趣味性因素的加入,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增效減負。首先,可運用幽默的語言開展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老師的親切,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其次,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制作精美的課件,通過對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的綜合處理,實現(xiàn)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增強語文課堂的吸引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比如,在開展課文《燕子》的教學時,語文老師可將燕子的叫聲通過圖片的形式放入多媒體課件中,或是剪輯一段燕子的小飾品,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在文本、聲音、圖片、視頻的結合中學習課文,加深記憶和印象,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再次,可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比如,在進行詩歌《太陽是大家的》教學時,可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大賽,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予以一定表揚,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也通過朗讀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如,在講解課文《去年的樹》時,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鳥兒、樹、門和小姑娘,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主旨。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時代條件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育改革的重點,語文教學亦是如此。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是增效減負的關鍵,因為減負的對象是學生,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習負擔自然會減輕。在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遇到問題時,不是依賴老師的講解,而是通過獨立思考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比如,在進行課文“貓”的教學時,講解完生詞后,語文老師可讓學生首先通讀全文,并考慮文中第一段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說貓的性格古怪呢?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并經(jīng)過獨立思考找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增效減負的關鍵在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除了自學學習,合作學習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團隊協(xié)作能力對一個人的終身發(fā)展至關重要,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科學合理而有效的學習方式,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增效減負。
5.有效開展課堂作業(yè)教學
作業(yè)訓練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學采用“題海戰(zhàn)術”,通過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來提高成績,這在短期內(nèi)可能會取得一定效果,但長期看來,加重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降低了教學效率。因此,語文老師應重視課堂作業(yè)訓練的有效性,通過開展典型訓練來提高效率,而不是“題海戰(zhàn)術”,逐步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增效減負。
6.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以考試成績?yōu)闇?,忽視了學習過程,尤其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這樣只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語文教師應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更加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也樂于學習,從而推動“增效減壓”的實現(xiàn)。
總之,增效減負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增效”為核心,采取各種措施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參考文獻:
[1]劉仲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0).
[2]王耀榮.新形勢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J].學園,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