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拼音一直是教師和學生頭痛的問題,對于方言區(qū)的孩子來說,拼音的學習就更顯困難。以往的教學單純地以學習拼音為主,其教學模式是看圖、認字母、拼讀。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只是孤立地學習,機械地接受,學生脫離了語言環(huán)境,效果自然不佳。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語文課本拼音部分的編排,對拼音、識字、學文進行了有機的整合。這樣的教材,為我們在教法上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造天地。新教材要求我們應尊重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以人為本”,讓學生在熟知的環(huán)境中開始學習,在興趣中完成學習任務,在交際中鞏固所學音節(jié),使拼音的學習有趣又有效。為此,我們對學拼音、識字、口語交際的整合教學進行了嘗試,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學模式,交際—學拼音—識字—交際,如此循環(huán)往復,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把枯燥的拼音、識字學習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一、巧設(shè)情境
六七歲的兒童已經(jīng)有了較豐富的語言基礎(chǔ),他們可以完整地說很多話,發(fā)很多音,只是還不懂得分音節(jié)拼讀。在教學中我們以學生原有認知為基礎(chǔ),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插圖,創(chuàng)設(shè)情境,從認識事物開始,從交際中起步,從已知引出未知。
1.整合拼音旁的配圖,編成故事
如教學《z c s》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從前,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刺猬,他從不專心聽講。有一天上課時,他在想:如果能到外面玩,不用學習,那該多好啊!想著想著,趁老師寫字的時候就跑到森林里去了。可是他迷路了,在森林中困了四天,餓得沒有力氣了,他哭了,他多想老師和同學啊。這時候,他聽到“咝咝咝”的聲音,是小蛇,后來,小蛇把小刺猬送回了學校,小刺猬再也不調(diào)皮了。把幾副不相干的圖片,整合成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既滲透了聲母的讀音,又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整合課文插圖與拼音配圖,創(chuàng)設(shè)大情境
把整課的內(nèi)容融合到一塊兒,使學生自始至終在一個大情境中學習。如教學《ɑo ou iu》時,先出示奧運會的五環(huán)旗,說今天是動物趣味奧運會開幕的日子,小貓、小狗、小牛、小馬將參加許多項目的比賽,同學們看:小狗叼蓮藕,小貓在游泳,小牛和小馬在長跑,然后學習配圖旁的韻母。我們的小動物經(jīng)過激烈的比賽,已經(jīng)餓了,同學們快拿食物給他們,再學習文中的句子,識字。最后告訴同學們,動物奧運會結(jié)束了,我們同學也應向動物們那樣,常鍛煉身體,做一個愛運動的孩子。
情境創(chuàng)設(shè)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的氛圍,學生倍感清新,課堂教學自然引入,避免了知識出現(xiàn)的突然性。
二、在交際中識字、學拼音
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已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教師伺機出示要學習的字、拼音,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交際,從而使學習在交際中自然地完成?!定籵 ou iu》一課,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了小主人獻禮物的情境后,主動向客人送食物,并與小動物進行交談:小貓,歡迎你的到來,這是你最喜歡的魚,可好吃了。小狗,我請你吃肉,這是紅燒的,味道美極了。在學生與動物進行交際時,教師出示小貓、小狗、小牛、小馬的生字卡片,說這就是他們的名字,并識記生字。再看每個字,他們是怎樣發(fā)出這樣的字音的,接著學習韻母ɑo ou iu。
三、在拼音、識字的鞏固中進行交際
怎樣有效地對拼音、生字進行鞏固?筆者認為學生在學了拼音、識字后,應該讓學生把拼音或生字有機整合進行說話練習。這既是一個鞏固知識的過程,也是進行交際的過程,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如在學習了ɑi ei ui后,讓學生給它們分別加上聲母和不同聲調(diào)組成音節(jié)并說話。有的學生說:“我回家拍皮球,好累呀!”有的說:“我非常愛喝汽水。”對生字的鞏固可以讓學生進行擴詞練習,再讓學生造句;亦可讓學生選擇幾個生字隨意組合說話。這樣的處理,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大大豐富了語匯量,訓練了口語表達。同時,也使學生及時獲得了對知識的認同感和成就感,學習興趣也大大增強。
四、擴展學習,激發(fā)創(chuàng)造
在“交際—學拼音—識字—交際”的教學中,學生已有較豐富的情感體驗,口語也有了充分的表達。不過,人們常說“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泵總€學生在此過程中都有他獨特的心理感受,由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并不一定都符合兒童心理的想法,此時可抓住學生的“余熱”,再給學生一個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擴展,展示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如在《zh ch sh r》一課結(jié)束時,教師讓學生自己把拼音部分的配圖整合起來講故事。有的學生就講出:“星期天到了,太陽暖烘烘地照在地面上,小草發(fā)芽了,媽媽坐在椅子上織毛衣,教師坐在石獅子前的椅子上讀書。小弟弟可高興了,他正和小刺猬吃蘋果呢!”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供孩子學習,孩子運用所學再造情境,使得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相得益彰。
整合后的拼音教學,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教學基礎(chǔ),把課堂變?yōu)榻浑H的樂園,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舞臺,賦予了課堂更多的活力,把知識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訓練的角度由單一變?yōu)槎嗑S度,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在課堂上的收獲也大大超過從前,拼音教學不再是難題。
參考文獻:
白麗君.拼音、識字、口語交際整合教學初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