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更應當重視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中,筆者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探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有效性策略
自2001年伊始,我國開始了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旨在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應試教育,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語文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門重要科目,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語文的閱讀教學而言,對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語文教師應當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然而,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現(xiàn)狀來說,其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無法得到高效的提升。而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閱讀教學理念傳統(tǒng)落后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的閱讀教學還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也就是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方式。這樣的教學理念具有被動性,初中生無法鍛煉其語言能力,在對語言的積淀上存在明顯的不足,語文功底并不牢靠。在閱讀教學中,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使得學生并不自主進行閱讀的時間和精力,教師成為了教學的主體,占用著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學生淪為了教學的工具。初中生本身就好動,其無法在課堂上展開閱讀,那么在課下的時間就更加不可能自主進行閱讀,其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到閱讀教學的效果,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2.閱讀教學方式不夠科學完善
由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沿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很多的教師在進行閱讀文講解的過程中,會將一篇文章分為兩個課時或者是三個課時進行講解,但是教師也只會挑其中的重點進行講解,這樣就使得閱讀的內容并不完整,閱讀內容被肢解為多個模塊,使得學生無法通順的了解閱讀文的主旨內容。這樣的肢解教學方式,并沒有起到良好的引導學生學習閱讀的作用,而是一種控制性的教學方式,同時,在將課文肢解后,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也不夠連貫,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喪失對閱讀的學習積極性。
3.教學模式依然是以考試為基礎
由于我國的教育目前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也著重對考點知識進行講解,而忽略了對其他知識點的講解,教師會采用反復閱讀的方式和死記硬背的形式使得學生能夠記住相應的考點,卻沒有使得學生深刻的理解相關的內容,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臨場健忘的情況。
一些教師由于過多的重視講解考試重點知識,對于考試的結果也過分的重視,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一味的進行閱讀試題的訓練和講解,完全將學生培養(yǎng)成做題的機器,而一旦遇到擴展題,學生往往只能夠蒙題,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的閱讀情感無法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在閱讀興趣上更加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面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十分重要。下面筆者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應對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文章的內容來選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能夠獲取到相應的資源。開展閱讀教學,主要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對閱讀產(chǎn)生好奇心,可以自主的加入到閱讀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自主的進行閱讀內容的獲取。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雖然其屬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項目,但是其也有著其自身的獨立性,相關的教師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轉變閱讀教學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學理念來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的將閱讀教學的獨立性體現(xiàn)出來。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的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能夠獨立的進行閱讀學習,為學生預留出大量的閱讀時間,展開開放式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自覺的深入到閱讀教學中,針對文章中的內涵進行深刻的了解,加強其記憶力,以更好的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比如在講解《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時候教師應當從閱讀的題目開始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針對該題目,教師可以將其分為兩個觀點,將認為這個觀點正確與不正確的學生分成兩小組,鼓勵學生通過閱讀來進行觀點辯論。
2.加強閱讀內外條件創(chuàng)設
閱讀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要考慮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使學生利用自己的學習興趣作為內在動力參與到閱讀學習中來。對于學生來講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于自己喜歡的書具有明顯的閱讀傾向,而學生的需求也正是閱讀教學效率提高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強迫學生完成對某些問題答案的尋找,而是要讓學生自主選擇合理范圍內的閱讀素材引發(fā)思維的活動。
另外教師要關注課外閱讀活動將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喜歡讀什么樣的書,喜歡用什么方式閱讀,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正確地引導,為學生推薦一些有利于青少年發(fā)展的名著或者現(xiàn)當代小說,教師的有效指導會使學生的閱讀目標更加明確。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對于那些不懂的問題可以與老師進行探討,這樣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總而言之,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當前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教學手段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保蘭.初中學生數(shù)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J].初中數(shù)學教與學,2011(12)
[2]駱亮亮.文本閱讀方法探尋[J].文學教育(下),2011(04)
[3]許先江.談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