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中華
摘 要: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因此,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寫作方法新方向,旨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文字素養(yǎng);寫作方法;作文評改
目前我國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寫作興趣,甚至是厭惡寫作,所以,學生寫作出來的文章通常缺乏真情實感,并且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所以,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在小學語文寫作過程中,教師應采取科學、合理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一、注重平時積累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注重平時積累。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1)日記積累。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讀和寫是離不開的,所以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學生在寫日記時,可以自由地寫作,不必注重日記內(nèi)容以及體裁,主要目的是利用日記,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表達空間,從而讓學生喜歡寫作、愛上寫作。(2)課文內(nèi)容積累。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每一篇文章都有好詞、好句,學生可以摘抄下來,并將其背誦下來,將這些好詞、好句運用到寫作中。例如《夕陽真美》課文內(nèi)容中“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等等,這句用的是擬人的手法,學生可以將這句背誦下來,在寫作中進行應用。(3)生活積累。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應注意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并從這些人和事中獲得生活感悟,加強對生活的認識和思考,從而為寫作獲得更多的素材,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更具真情實感。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寫作的重要基礎,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重視學生閱讀,每周至少要上兩節(jié)閱讀課。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學生對詞匯的理解,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運用詞匯,避免用錯詞語的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為了激勵學生閱讀和寫作,教師應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在閱讀方面,可以從閱讀數(shù)量、質量上進行評價,每月評出“閱讀之星”;在寫作方面,可以從寫作要求進行評價,每月評出“寫作之星”。
例如,在學習《東方之珠》這一課時,文章中“鱗次櫛比”“琳瑯滿目”這兩個詞語讓學生感覺比較陌生,學生不能完全理解,進而影響到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師特別對這兩個詞進行了解釋,并讓學生用這兩個成語進行造句,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對這兩個詞語的運用,而且對文章也理解得更加深入,同時在本課內(nèi)容中有許多的比喻句,如“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等等,教師讓學生模仿這些句子,寫2~3個比喻句,學生寫完之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了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寫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并將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詞語和比喻句運用到文章中,學生寫完之后,教師主要從學生對詞語和比喻句的應用兩個方面,評價學生寫作的文章,對于運用好的學生,教學應給予表揚,以此鼓勵學生。
三、加強作文評改
對于教師來說,批改作文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如果教師對學生文章進行詳細的批改,工作量過重,教師則難以承擔,反之則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所以采取有效的作業(yè)批改方式非常重要,本人認為可以采用自主批改和交互批改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自主評改指的是讓學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在學生批改之前,教師應教會批改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批改;交互批改是讓學生和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學生完成自主批改以后,可以讓小組形式互相進行批改。對待他人的評價,學生應虛心接受和學習,從而改正自己寫作過程中不足的問題,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例如,學習《大作家的小老師》這一課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一次寫作任務,讓學生寫一篇描寫人的作文,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教師沒有將作文收上來,而是讓學生進行自主批改。在批改之前,教師讓學生從三個方面進行批改,一是作文內(nèi)容是否切題,二是文章是否條理清晰、詳略得當,三是文章是否有語病、錯別字。學生自改后,教師又讓學生小組互相批改、交互批改時,可以從任何方面進行批改,不做限制,批改完成后,可以針對修改意見,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此完善作文內(nèi)容,實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應不斷探索寫作方法新方向,以此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本文主要從注重平時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作文評改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此加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從而從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和靈感,以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李立立.對小學語文寫作方法新方向的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109.
[2]鮑麗娜.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