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梅
摘 要: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成績和能力一般都是參差不齊,故而在進行教學時,尤其是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并運用于教學中,如此才能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整體效果。本文是筆者運用自身教學經驗,使用整體哲學思想進行職業(yè)計算機教學,以期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關鍵詞:整體哲學思想;職業(yè)中學;計算機教學;效果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在整體哲學思想的引導下讓學生去嘗試和發(fā)現(xiàn)事物特點,也就是說所謂的整體哲學思想就是以哲學的角度為出發(fā)點,使得教學應變“理在事先”為“理在事中”,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未知的內容,從而掌握知識技能與方法。由此,教師通過整體哲學思想所進行的計算機教學,正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以下就是筆者的具體分析。
一、以整體哲學思想轉變教學觀念
常規(guī)的計算機教學中,“理在事先”的教學組織通常表現(xiàn)為先講理論,再上機檢驗。“認識—實踐—再認識”的反復運動是認識論的基本規(guī)律,以這一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來指導實際的教學活動,是有好處的。在進行職業(yè)中學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深刻認識到這一理論,并運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故而,在職業(yè)中學計算機課堂上,教師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讓學生產生認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以此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提高計算機水平。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三版中第三章《Windows 2000操作系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教理論,讓學生對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有所認識,然后再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機操作。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理論是有相對獨立性的,它既可以與實踐同步運行,也可能先于實踐,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具體實施了。
二、以整體哲學思想轉變課堂形式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但職業(yè)中學計算機學科教學有其特殊性,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進行的教學,難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計算機這門學科具有工具性,若只是這樣的教學,學生的技能很難提高。所以,教師只能將一些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能代替學生對這些技能產生自己的認知,由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應努力打破這種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教學中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學習進度,也可以互相探討、交流,使每個人的思路更開闊、更清晰。教師根據學生意愿,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學生用教師提供的題目,也可以自己找題目,利用課堂學習的知識編寫軟件,使學生的學習從原來的“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水平,就必須嚴格貫徹“嘗試—發(fā)現(xiàn)—經驗”這一整體哲學思想的理論。故而,教師在職業(y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以整體哲學思想來轉變課堂教學形式,變?yōu)樽寣W生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積累經驗,最后認知。在這個反復的過程中,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同時提高了計算機教學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興趣。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三版中第七章《Powerpoint 2002的功能與使用》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與研究,盡管可能花費的時間會有點長,但在不斷糾正錯誤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認識印象就會加深,有效地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促使學生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三、以整體哲學思想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
對于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通過教學,培養(yǎng)與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式。而整體哲學思想中,深刻詮釋了這一理論與方式。故而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運用一定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方式,從而能夠逐漸脫離教師,自己進行學習。而這個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此,筆者認為,教師需要不斷分析與研究整體哲學思想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不斷進行運用。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水平,同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對于其在社會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三版中第四章《Office XP的功能與使用》中的《Office XP的組件》,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之前,讓學生對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進行預習,然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針對自己對課本內容的認知,進行實踐,進行學習。
通過整體哲學思想在職業(y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地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希望通過筆者的一些分析與建議,能夠更好地幫助其他計算機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以此幫助學生提高計算機水平。
參考文獻:
[1]蔡秋紅.任務驅動法在中等職業(y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0,(5X).
[2]李 琪,常 亮.科學、哲學與計算機科學[J].才智,2010,(20).